一种可移动托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87194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2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可移动托架。包括:支撑框架,移动机构和调节机构,本申请设计有支撑框架,其上有用于容纳管道的第一凹槽;在支撑框架上设置移动机构,移动机构包括至少两个沿第一方向排列且设于支撑框架底部的浮动板,两个浮动板相对靠近的一端与支撑框架的底部旋转连接;浮动板上相对远离第一凹槽的一端设有可移动件,通过浮动板与可移动件的配合,可带动支撑框架移动;通过在浮动板自由端设置调节机构,调节机构沿第二方向沿伸,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且与第一凹槽的轴线方向垂直;启动调节机构带动浮动板的自由端围绕第一轴线旋转,进而调节可移动件与支撑框架底部边沿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实现支撑框架在移动状态和稳定状态之间的切换。状态之间的切换。状态之间的切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移动托架


[0001]本公开涉及托架
,具体为一种可移动托架。

技术介绍

[0002]在管道焊接车间及培训场地内,通常需要用管托架将管道架起一定高度才能且使管道保持平稳,这样才能对管道进行环缝全位置焊接作业,管托架通常是用钢质型材组焊而成,体积和重量都很大,在厂区内不便移动,需要四个人勉强抬起并挪动,费时费力;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可移动托架,用以解决上述的管道托架移动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以期望提供一种便于移动,结构简单且易于实现的可移动托架。
[0004]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可移动托架,包括:
[0005]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上有用于容纳管道的第一凹槽;
[0006]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至少两个沿第一方向排列且设于所述支撑框架底部的浮动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一凹槽的轴线垂直;两个所述浮动板相对靠近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框架的底部旋转连接;所述浮动板上相对远离所述第一凹槽的一端设有可移动件;
[0007]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沿第二方向沿伸,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且与所述第一凹槽的轴线方向垂直;所述调节机构的底部与对应侧的所述浮动板的自由端相连接;
[0008]启动所述调节机构带动所述浮动板的自由端围绕第一轴线旋转,进而调节所述可移动件与所述支撑框架底部边沿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实现支撑框架在移动状态和稳定状态之间的切换。
[0009]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在外力驱动下,能够沿第二方向上下往复移动的调节杆部,所述调节杆部的下端与所述浮动板的自由端之间活动连接,当调节杆部下移时,带动浮动板向远离调节杆部的一侧旋转,使得支撑框架处于移动状态;当调节杆部上移时,带动浮动板向靠近调节杆部的一侧旋转,使得支撑框架处于稳定状态。
[0010]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调节杆部包括:设于所述浮动板上方且固定在支撑框架中部的螺杆套件和沿第二方向延伸且与所述螺杆套件相配接的螺杆件;旋动所述螺杆件上远离所述浮动板的一端,能够实现螺杆件沿第二方向上下往复移动。
[0011]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浮动板的自由端上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行程孔;
[0012]所述调节杆部的底部设有与调节杆部同轴延伸的连接部;且所述连接部与调节杆部端部之间形成阶台;所述连接部进入行程孔内;
[0013]当调节杆部下移时,所述阶台挤压浮动板的自由端向远离调节杆部的一侧旋转;
[0014]当调节杆部上移时,所述连接部的轴线与行程孔的孔壁之间产生相互滑动摩擦,带动浮动板的自由端向靠近调节杆部的一侧旋转。
[0015]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浮动板相对靠近的一端分别通过铰接件与所述支撑框架的底部旋转连接。
[0016]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铰接件包括:
[0017]铰接套,固定在两所述浮动板相对靠近的一端,并与所述支撑框架固定;
[0018]铰接轴,其穿入所述铰接套内,且其两端分别与所述浮动板连接。
[0019]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浮动板的底部安装有固定螺栓;所述可移动件通过固定螺栓与浮动板连接。
[0020]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框架采用型材拼接而成,所述第一凹槽呈v型形状。
[0021]综上所述,本技术方案具体地公开了一种可移动托架的具体结构。本申请设计有支撑框架,其上有用于容纳管道的第一凹槽;在支撑框架上设置移动机构,移动机构包括至少两个沿第一方向排列且设于支撑框架底部的浮动板,两个浮动板相对靠近的一端与支撑框架的底部旋转连接;浮动板上相对远离第一凹槽的一端设有可移动件,通过浮动板与可移动件的配合,可带动支撑框架移动;进一步地,通过在浮动板自由端设置调节机构,调节机构沿第二方向沿伸,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且与第一凹槽的轴线方向垂直;启动调节机构带动浮动板的自由端围绕第一轴线旋转,进而调节可移动件与支撑框架底部边沿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实现支撑框架在移动状态和稳定状态之间的切换。
[0022]此方案可使大型管道的移动变得省时省力,以解决管道托架移动不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3]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4]图1为一种可移动托架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一种可移动托架底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支撑框架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浮动板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调节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9]图6为实施实例示意图。
[0030]图中标号:1、支撑框架;2、第一凹槽;3、移动机构;4、浮动板;5、调节机构;6、调节杆部;7、螺杆套件;8、螺杆件;9、行程孔;10、连接部;11、铰接套;12、铰接轴;13、固定螺栓;14、可移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专利技术,而非对该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
[0032]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0033]实施例一
[0034]请参考图1所示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移动托架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包括:
[0035]支撑框架1,支撑框架1上有用于容纳管道的第一凹槽2;
[0036]移动机构3,移动机构3包括至少两个沿第一方向排列且设于支撑框架1底部的浮动板4,第一方向与第一凹槽2的轴线垂直;两个浮动板4相对靠近的一端与支撑框架1的底部旋转连接;浮动板4上相对远离第一凹槽的一端设有可移动件14;
[0037]调节机构5,调节机构5沿第二方向沿伸,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且与第一凹槽2的轴线方向垂直;调节机构5的底部与对应侧的浮动板4的自由端相连接;
[0038]启动调节机构5带动所述浮动板4的自由端围绕第一轴线旋转,进而调节可移动件14与支撑框架1底部边沿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实现支撑框架1在移动状态和稳定状态之间的切换。
[0039]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框架1为整体支撑,其上有第一凹槽2,用于容纳管道,防止管道径向滑动;
[0040]移动机构3,用于移动整个支撑框架1;
[0041]具体的,移动机构3包括:浮动板4,其数量为至少2个,设置在支撑框架1底部且沿第一方向排列,第一方向与第一凹槽2的轴线垂直。两个浮动板4相对靠近的一端与支撑框架1的底部旋转连接,浮动板4用以旋转移动。
[0042]可移动件14,其设置于浮动板4的底部,且与浮动板4连接,可移动件14用以在水平方向上带动支撑框架1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托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框架(1),所述支撑框架(1)上有用于容纳管道的第一凹槽(2);移动机构(3),所述移动机构(3)包括至少两个沿第一方向排列且设于所述支撑框架(1)底部的浮动板(4),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一凹槽(2)的轴线垂直;两个所述浮动板(4)相对靠近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框架(1)的底部旋转连接;所述浮动板(4)上相对远离所述第一凹槽的一端设有可移动件(14);调节机构(5),所述调节机构(5)沿第二方向沿伸,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且与所述第一凹槽(2)的轴线方向垂直;所述调节机构(5)的底部与对应侧的所述浮动板(4)的自由端相连接;启动所述调节机构(5)带动所述浮动板(4)的自由端围绕第一轴线旋转,进而调节所述可移动件(14)与所述支撑框架(1)底部边沿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实现支撑框架(1)在移动状态和稳定状态之间的切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在外力驱动下,能够沿第二方向上下往复移动的调节杆部(6),所述调节杆部(6)的下端与所述浮动板(4)的自由端之间活动连接,当调节杆部(6)下移时,带动浮动板(4)向远离调节杆部(6)的一侧旋转,使得支撑框架(1)处于移动状态;当调节杆部(6)上移时,带动浮动板(4)向靠近调节杆部(6)的一侧旋转,使得支撑框架(1)处于稳定状态。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移动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部(6)包括:设于所述浮动板(4)上方且固定在支撑框架(1)中部的螺杆套件(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晶史顺成张峰赵幸伟
申请(专利权)人:电王智焊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