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生产用均化储料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8411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塑料生产用均化储料罐,包括外罐体、内罐体、导热腔室、顶盖、搅拌组件;内罐体安装于外罐体内,且外罐体与内罐体之间设有导热腔室,顶盖上设置有朝向内罐体内进料用的进料管;搅拌组件安装于顶盖上,其包括搅拌电机、搅拌轴、搅拌体,搅拌电机安装于顶盖上,且其驱动端与伸入到内罐体内的搅拌轴驱动相连,多组搅拌体沿搅拌轴的轴向上交错分布固定,每组搅拌体迎向搅拌物料的两组正迎面相交设置,且其相交线呈弧形延伸分布,弧形的相交线的凸起侧为迎向搅拌物料的正面一侧,其凹陷侧的两端还固定有用于加强支撑搅拌体的加强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且能够实现低阻耗效果,同时亦具有快速热量传导效果。同时亦具有快速热量传导效果。同时亦具有快速热量传导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料生产用均化储料罐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储料罐,尤其是一种塑料生产用均化储料罐。

技术介绍

[0002]塑料的主要成分是树脂。树脂这一名词最初是由动植物分泌出的脂质而得名,如松香、虫胶等,树脂是指尚未和各种添加剂混合的高分子化合物。树脂约占塑料总重量的40%~100%。塑料的基本性能主要决定于树脂的本性,但添加剂也起着重要作用。有些塑料基本上是由合成树脂所组成,不含或少含添加剂,如有机玻璃、聚苯乙烯等。所谓塑料,其实它是合成树脂中的一种,形状跟天然树脂中的松树脂相似,经过化学手段进行人工合成,而被称之为塑料。
[0003]目前在塑料生产的过程中,用于对物料进行均化储存的储料罐一般是生产环节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但是现有的储料罐中用于对于物料实现均化效果的搅拌结构普遍为螺旋形搅拌叶片或是直线型搅拌叶片形式,其在搅拌时阻耗较大。
[0004]因此急需一种结构简单,且能够实现低阻耗效果,同时亦具有快速热量传导效果的塑料生产用均化储料罐。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塑料生产用均化储料罐,结构简单,且能够实现低阻耗效果,同时亦具有快速热量传导效果。
[0006]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塑料生产用均化储料罐,包括外罐体、内罐体、导热腔室、顶盖、搅拌组件;内罐体安装于外罐体内,且外罐体与内罐体之间设有导热腔室,外罐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导热介质进口和导热介质出口;顶盖可拆卸安装在外罐体上,且用于盖合在内罐体和外罐体顶端,外罐体的底部设置有与内罐体底端的出料口连通的出料管,顶盖上设置有朝向内罐体内进料用的进料管;搅拌组件安装于顶盖上,其包括搅拌电机、搅拌轴、搅拌体,搅拌电机安装于顶盖上,且其驱动端与伸入到内罐体内的搅拌轴驱动相连,多组搅拌体沿搅拌轴的轴向上交错分布固定,每组搅拌体迎向搅拌物料的两组正迎面相交设置,且其相交线呈弧形延伸分布,弧形的相交线的凸起侧为迎向搅拌物料的正面一侧,其凹陷侧的两端还固定有用于加强支撑搅拌体的加强杆。
[0008]优选的,内罐体的外壁上还设置有多组伸入到导热腔室内的导热翅片。
[0009]优选的,顶盖上安装有内锥面体和以及位于内锥面体外侧且与内锥面体同轴设置的外锥面体,内锥面体为朝向内罐体底端扩口设置,外锥面体为朝向内罐体的顶端扩口设置,且内锥面体与外锥面体的底端形成连通进料管与内罐体内的环形通道,内锥面体或外锥面体的顶端设置有与顶盖通过螺丝可拆卸固定的安装边。
[0010]优选的,搅拌体与搅拌轴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0011]优选的,顶盖上还设置有用于连通内罐体内的出气管。
[0012]优选的,顶盖与外罐体的顶端安装板通过螺栓连接。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中间具有导热腔室的内罐体和外罐体结合的形式,从而可实现在导热腔室中添加导热介质,实现对于内罐体内物料的加热或冷却,而由于内罐体内的搅拌体为迎向搅拌物料的两组正迎面相交设置,且弧形的相交线凸起侧为迎向搅拌物料的正面一侧,故而搅拌物料时,正面迎接物料的正迎面可实现物料朝向相交线两侧的分流,同时弧形相交线也进一步的加强了分流效果,从而使得物料对于搅拌体的阻碍效果较小,搅拌时阻耗降低。
附图说明
[00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5]图1是实施例1中本技术的结构剖视图;
[0016]图2是实施例2中本技术的结构剖视图;
[0017]图3是实施例3中本技术的结构剖视图;
[0018]图4是搅拌轴的结构剖视图;
[0019]图5是搅拌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6是图5中A

A截面的结构剖视图;
[0021]图中的标记:1为外罐体,2为内罐体,3为导热腔室,4为顶盖,5为搅拌组件,6为导热介质进口,7为导热介质出口,8为出料口,9为出料管,10为进料管,11为导热翅片,12为出气管,13为内锥面体,14为外锥面体,51为搅拌电机,52为搅拌轴,53为搅拌体,54为相交线,55为加强杆,56为正迎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实施例1
[0023]结合图1、4、5、6所示的一种塑料生产用均化储料罐,在本实施例中,包括外罐体1、内罐体2、导热腔室3、顶盖4、搅拌组件5;内罐体2安装于外罐体1内,且外罐体1与内罐体2之间设有导热腔室3,外罐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导热介质进口6和导热介质出口7;顶盖4可拆卸安装在外罐体1上,且用于盖合在内罐体2和外罐体1顶端,外罐体1的底部设置有与内罐体2底端的出料口8连通的出料管9,顶盖4上设置有朝向内罐体2内进料用的进料管10;搅拌组件5安装于顶盖4上,其包括搅拌电机51、搅拌轴52、搅拌体53,搅拌电机51安装于顶盖4上,且其驱动端与伸入到内罐体2内的搅拌轴52驱动相连,多组搅拌体53沿搅拌轴52的轴向上交错分布固定,每组搅拌体53迎向搅拌物料的两组正迎面56相交设置,且其相交线54呈弧形延伸分布,弧形的相交线54的凸起侧为迎向搅拌物料的正面一侧,其凹陷侧的两端还固定有用于加强支撑搅拌体53的加强杆55。
[0024]为了提高导热效果,内罐体2的外壁上还设置有多组伸入到导热腔室3内的导热翅片11。顶盖4上还设置有用于连通内罐体2内的出气管12。顶盖4与外罐体1的顶端安装板通过螺栓连接。
[0025]实施例2
[0026]结合图2、4、5、6所示的一种塑料生产用均化储料罐,在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的
不同之处在于,为了确保当进料管10开口较大时,进液依然可以呈环形均匀流入到内罐体2内,故而,可设置在顶盖4上安装有内锥面体13和以及位于内锥面体13外侧且与内锥面体13同轴设置的外锥面体14,内锥面体13为朝向内罐体2底端扩口设置,外锥面体14为朝向内罐体2的顶端扩口设置,且内锥面体13与外锥面体14的底端形成连通进料管10与内罐体2内的环形通道,内锥面体13或外锥面体14的顶端设置有与顶盖4通过螺丝可拆卸固定的安装边,从而可通过更换内锥面体13和外锥面体14的形式,可选择环形通道的底端环形料口的开设大小。
[0027]实施例3
[0028]结合图3、4、5、6所示的一种塑料生产用均化储料罐,在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为了进一步的提高搅拌效果,搅拌体53与搅拌轴52之间的夹角为锐角设置。
[0029]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设置中间具有导热腔室3的内罐体2和外罐体1结合的形式,从而可实现在导热腔室3中添加导热介质,实现对于内罐体2内物料的加热或冷却,而由于内罐体2内的搅拌体53为迎向搅拌物料的两组正迎面56相交设置,且弧形的相交线54凸起侧为迎向搅拌物料的正面一侧,故而搅拌物料时,正面迎接物料的正迎面56可实现物料朝向相交线54两侧的分流,同时弧形相交线54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生产用均化储料罐,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罐体、内罐体、导热腔室、顶盖、搅拌组件;所述内罐体安装于外罐体内,且所述外罐体与所述内罐体之间设有导热腔室,所述外罐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导热介质进口和导热介质出口;所述顶盖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外罐体上,且用于盖合在内罐体和外罐体顶端,所述外罐体的底部设置有与内罐体底端的出料口连通的出料管,所述顶盖上设置有朝向内罐体内进料用的进料管;所述搅拌组件安装于所述顶盖上,其包括搅拌电机、搅拌轴、搅拌体,所述搅拌电机安装于顶盖上,且其驱动端与伸入到内罐体内的搅拌轴驱动相连,多组搅拌体沿搅拌轴的轴向上交错分布固定,每组搅拌体迎向搅拌物料的两组正迎面相交设置,且其相交线呈弧形延伸分布,弧形的相交线的凸起侧为迎向搅拌物料的正面一侧,其凹陷侧的两端还固定有用于加强支撑搅拌体的加强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生产用均化储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戈峰吴仲霞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兴鼎塑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