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酸奶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58254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酸奶茶,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反渗透膜浓缩牛奶74.41~75.848%、白砂糖5~8%、果胶0.43~0.45%、茶浓缩液1~4%、发酵剂0.002~0.01%,反渗透膜渗透水13.1~17.7%。还公开了一种酸奶茶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特殊工艺,制作出了奶茶口感的酸奶茶产品;本发明专利技术扩充了奶茶类饮品的品类和风味,将营养价值丰富的酸奶和茶完美结合,口感独特,填补了市场空白。填补了市场空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酸奶茶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酸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酸奶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牛奶不仅给人们带来营养,其浓郁的奶香更是人们搭配茶或咖啡的尚佳伴侣。近年来,街饮愈发流行,街饮中的奶茶更是受到各年龄段消费者的喜爱,奶茶的销量也相当可观,始终居于各品牌街饮的点单前列。鉴于此,各饮料品牌也纷纷推出了瓶装奶茶产品。与此同时我们发现,无论是即饮还是街饮奶茶产品中,可有绿茶、红茶、甚至茶品类的选择,但是奶基始终是牛奶。同样作为风味良好的乳制品,从未出现酸奶与茶结合的饮品。酸奶较牛奶,虽有独特的发酵奶香,但由于较为粘稠的质地和酸感,并不容易与清香甘甜的茶结合出风味口感适宜的产品。因此,本专利技术旨在克服酸奶现有的质地和口味问题,制作出独特而受欢迎的酸奶茶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生产出一种如奶茶般适口、风味独特、酸甜适宜的常温酸奶茶产品。
[0004]本专利技术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酸奶茶,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反渗透膜浓缩牛奶74.41~75.848%、白砂糖5~8%、果胶0.43~0.45%、茶浓缩液1~4%、发酵剂0.002~0.01%,反渗透膜渗透水13.1~17.7%。
[0006]优选的,所述反渗透膜浓缩牛奶为将2~10℃原料乳经反渗透膜浓缩后,得到浓缩牛奶:渗透水=8:2;所述反渗透膜渗透水为经反渗透膜过滤浓缩牛奶时截留下来的水。
[0007]优选的,所述果胶包含低酯果胶和高酯果胶。
[0008]优选的,所述茶浓缩液为红茶浓缩液、阿萨姆红茶浓缩液或锡兰红茶浓缩液。
[0009]优选的,所述发酵剂为嗜热链球菌、嗜酸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唾液乳杆菌、乳链球菌、鼠李糖乳杆菌、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乳酸乳球菌乳脂亚种、乳酸乳球菌、双歧杆菌和肠膜明串珠菌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酸奶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1](1)将反渗透膜浓缩牛奶加热至40~50℃,加入部分白砂糖、低酯果胶,混合15~30min;
[0012](2)将步骤(1)所得的物料均质、杀菌,冷却至发酵温度;
[0013](3)在步骤(2)的发酵基质中加入发酵剂发酵得到酸奶基料;
[0014](4)将步骤(3)的酸奶基料进行均质;
[0015](5)将反渗透膜渗透水加热至75~85℃,加入高酯果胶、剩余白砂糖,高速剪切搅拌10~20min,搅拌中缓慢加入茶浓缩液,之后95~121℃、15~300s杀菌,冷却至38~43℃,得果胶溶液;
[0016](6)将酸奶基料与果胶溶液按8:2比例进行混合,搅拌10分钟至混合均匀;
[0017](7)将步骤(6)所得混合料液进行均质、杀菌,冷却、灌装。
[0018]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均质的温度为60~65℃,压力为18~25Mpa;所述杀菌为瞬时超高温杀菌,温度130~135℃,时间4~6s;所述冷却的温度为38~43℃。
[0019]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发酵时间为4~10小时,温度为38℃~43℃;发酵的终点为滴定酸度70~72
°
T。
[0020]优选的,步骤(4)中,所述均质压力为10~20Mpa。
[0021]优选的,步骤(7)中,所述均质的温度为混合后物料的温度38~43℃,压力为15~25Mpa;所述杀菌为巴氏杀菌,杀菌温度90~100℃,杀菌时间10

20s;所述冷却的温度为30~35℃;所述终产品粘度达到在20℃下测试值为5~50mPa.s。
[0022]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专利技术各较佳实例。
[0023]本专利技术所用试剂和原料均市售可得。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002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常温酸奶茶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特殊工艺,制作出了奶茶口感的酸奶茶产品;本专利技术扩充了奶茶类饮品的品类和风味,将营养价值丰富的酸奶和茶完美结合,口感独特,填补了市场空白。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一种酸奶茶,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反渗透膜浓缩牛奶74.41~75.848%、白砂糖5~8%、果胶0.43~0.45%、茶浓缩液1~4%、发酵剂0.002~0.01%,反渗透膜渗透水13.1~17.7%。
[0027]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浓缩牛奶即符合GB

1930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生乳》要求的原料乳,2~10℃原料乳经反渗透膜(RO)过滤后,得到浓缩牛奶和水的比例为8:2。膜压力优选为20bar,膜孔径优选为1nm;所述反渗透膜(RO)渗透水为经反渗透膜过滤浓缩牛奶时截留下来的水。以酸奶茶百分量为100%计,反渗透膜浓缩牛奶的添加量为74.41~75.848%,优选为74.8~75.2%,更优选为75.0%。反渗透膜渗透水的添加量为13.1~17.7%,优选为14.5~16.5%,更优选为15.0%。
[0028]本专利技术中,添加有白砂糖,作为甜味剂。以酸奶茶百分量为100%计,白砂糖的添加量为5~8%,优选为6~7%,更优选为6.5%。
[0029]本专利技术中,添加有果胶。果胶是一种酸性大分子多糖,是酸奶里的稳定剂,而且会提高酸奶质量,果胶有利于肠道中有益菌的生长。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果胶包含了低酯果胶和高酯果胶,以酸奶茶百分量为100%计,果胶的添加量为0.43~0.45%,优选为0.44%。本专利技术对果胶的来源没有特殊限定,采用市售产品即可。
[0030]本专利技术中,添加有茶浓缩液,所述的茶浓缩液是指采用物理方法从茶叶的水提取液中除去一定比例的水分经加工制成,加水复原后具有原茶汁应有风味的液态制品。本专利技术优选为红茶浓缩液、阿萨姆红茶浓缩液或锡兰红茶浓缩液。以酸奶茶百分量为100%计,茶浓缩液的添加量为1~4%,优选为2~3%,更优选为2.5%。本专利技术对茶浓缩液的来源没有特殊限定,采用市售产品即可。
[0031]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发酵剂为本领域常规使用的乳酸菌菌种,优选为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lgaricus)、植物乳杆菌(Laetobacillus plantarum)、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唾液乳杆菌(Laetobacillus salivarius)、乳链球菌(Strept.lactis)、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GG)、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Lactococcus lactis subsp.lactis)、乳酸乳球菌乳脂亚种(Lactococcus lactis subsp.cremor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酸奶茶,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反渗透膜浓缩牛奶74.41~75.848%、白砂糖5~8%、果胶0.43~0.45%、茶浓缩液1~4%、发酵剂0.002~0.01%,反渗透膜渗透水13.1~17.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奶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膜浓缩牛奶为将2~10℃原料乳经反渗透膜浓缩后,得到浓缩牛奶:渗透水=8:2;所述反渗透膜渗透水为经反渗透膜过滤浓缩牛奶时截留下来的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奶茶,其特征在于,所述果胶包含低酯果胶和高酯果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奶茶,其特征在于,所述茶浓缩液为红茶浓缩液、阿萨姆红茶浓缩液或锡兰红茶浓缩液。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奶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剂为嗜热链球菌、嗜酸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唾液乳杆菌、乳链球菌、鼠李糖乳杆菌、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乳酸乳球菌乳脂亚种、乳酸乳球菌、双歧杆菌和肠膜明串珠菌中的一种或多种。6.一种如权利要求1

5任意一项所述酸奶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反渗透膜浓缩牛奶加热至40~50℃,加入部分白砂糖、低酯果胶,混合15~30min;(2)将步骤(1)所得的物料均质、杀菌,冷却至发酵温度;(3)在步骤(2)的发酵基质中加入发酵剂发酵得到酸奶基料;(4)将步骤(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君莅李伟
申请(专利权)人: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