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放电底座锁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8046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充放电底座锁紧装置,包括固定座、压钳、连杆、铰接座、伸缩驱动元件、驱动安装座;所述压钳整体为倒置的L形;所述压钳的上部为压腭部;所述压钳的底部通过主轴铰接在所述固定座的中间;所述压钳的L形转角处与连杆通过推拉轴进行铰接;所述铰接座为具有摆动运动的连接板件,上面设有3个铰接点,分别为底座铰接轴、连杆铰接轴、伸缩铰接轴,分别与所述固定座、所述连杆、所述伸缩驱动元件相铰接;所述伸缩驱动元件为直线驱动元件;所述伸缩驱动元件的固定端通过伸缩固定轴铰接固定在所述驱动安装座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加装在充放电底座上,对电池组件进行可靠的锁紧。对电池组件进行可靠的锁紧。对电池组件进行可靠的锁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放电底座锁紧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针对具有换电功能的电动卡车而专门设计的充放电底座,设置的电池组件锁紧装置,属于新能源汽车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技术的成熟,及国家社会对环保的愈加重视,近些年电动汽车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相应的,在工厂、码头等生产现场,越来越多的电动卡车也已投入使用;不同于普通家用车,可以利用晚上休息时间,利用充电桩对电动汽车的电池进行充电,以满足使用需求,卡车作为重要的生产运输设施,需要长时间保持使用状态,当其电能耗尽时,优选的是对电池包进行快速更换,从而使卡车能够快速的再次投入到生产中去,故目前工矿企业采购电动卡车作为运输设施时,一般都需要配备专门的充换电站,用于对卡车的电池进行快捷更换,及集中充电。
[0003]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11764962U的具备换电和充电功能的载重卡车,公开了一种具备换电功能的卡车结构,其中可拆卸换电的电池箱安装固定在卡车的驾驶室后部、载货平台前部;目前大部分电动卡车都采用类似的布局设计,当在载货平台上安装了车斗、车厢等部件后,对电池的更换,一般只能采用从上方将电池吊装起来,再水平移除的方式进行。故针对卡车的换电需求,其换电作业机构与常规的电动汽车换电作业机构具有显著的区别。
[0004]由于电动卡车的耗电量远高于常规电动车,为便于电池组的更换维护,电池组一般采用了矩形设计,且体积较大;在此基础上,在电动卡车,以及充换电站内,需要设置专门的充放电底座,用于与电池组对接,实现充电或放电。
[0005]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9649214A的一种能精准定位锁紧的吊装式电池箱,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10466386A的一种重型卡车电池锁止机构及其用于电池解锁的方法,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11002844A的具备换电和充电功能的载重卡车及其供电方法,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13103912A的一种纯电动重卡换电系统导向机构,都公开了类似的专用充放电底座;充放电底座,除了常规的充放电组件、导向组件外,还需要设置专门的锁紧装置,当电池组件放置到充放电底座上后,需要启动锁紧装置,将电池组件锁紧,提供可靠的固定。现有的锁紧装置,大都采用与吊装锁紧类似的锁紧机构,能提供一定的竖直方向锁紧力。
[0006]但现有的锁紧装置,大都采用销钉的形式,需要与电池组件上的销孔配合,才能实现锁紧,故对电池组件的框架焊接、定位有较高要求;且随着框架的变形,还易出现定位不准等问题,后期都很难修复,只能直接更换新的电池框架。
[0007]故针对现有结构的相关缺陷,有必要采用更加便捷、可靠的锁紧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放电底座锁紧装置,用于对电池组的安装到位进行智能定位检测,配合系统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及工作过程中的可
靠性、安全性。
[0009]为达到上述技术的目的,提供了一种充放电底座锁紧装置,包括固定座、压钳、连杆、铰接座、伸缩驱动元件、驱动安装座;
[0010]所述固定座固定在充放电底座上;
[0011]所述压钳整体为倒置的L形;所述压钳的上部为压腭部;所述压钳的底部通过主轴铰接在所述固定座的中间;所述压钳的L形转角处与连杆通过推拉轴进行铰接;
[0012]所述连杆为连接杆件;
[0013]所述铰接座为具有摆动运动的连接板件,上面设有3个铰接点,分别为底座铰接轴、连杆铰接轴、伸缩铰接轴;
[0014]通过所述底座铰接轴,所述铰接座的底部铰接在所述固定座上;
[0015]通过所述连杆铰接轴,所述铰接座的一侧与所述连杆的另一端相铰接;
[0016]通过所述伸缩铰接轴,所述铰接座的另一侧与所述伸缩驱动元件相铰接;
[0017]所述伸缩驱动元件为直线驱动元件;所述伸缩驱动元件的固定端通过伸缩固定轴铰接固定在所述驱动安装座上;所述伸缩驱动元件内设有伸缩驱动杆,所述伸缩驱动杆的端部即设置在所述伸缩铰接轴上;
[0018]所述驱动安装座固定。
[001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钳的压腭部设有压板。
[0020]进一步的,所述压板的宽度大于所述压钳的宽度。
[0021]进一步的,所述压板的厚度可调。
[002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锁紧状态下,所述推拉轴、所述底座铰接轴、所述连杆铰接轴处于一条直线上。
[0023]进一步的,锁紧状态下,所述压板呈水平状态。
[0024]本技术的锁紧装置中,所述固定座、所述驱动安装座为固定部件,其余均匀运动部件,在所述伸缩驱动元件的驱动下,进行转动或摆动。
[0025]本技术的锁紧装置,分为松开状态,及锁紧状态。
[0026]当所述伸缩驱动元件的伸缩驱动杆处于缩回状态时,所述铰接座相所述驱动安装座一侧摆动,带动所述连杆向后移动,进而拉到所述压钳向所述驱动安装座方向转动,使所述压板脱离底座框架的正上方,让出电池框的竖直下落空间,即为松开状态。
[0027]当电池框下落到位后,所述伸缩驱动元件启动,所述伸缩驱动杆伸出,推动所述铰接座向所述固定座的方向摆动,进而带动所述连杆向前移动,推着所述压钳远离所述驱动安装座方向转动,使所述压板逐渐从电池框的上方转动下压,压到所述电池框上,将电池框压紧在充放电底座上。
[0028]本技术的锁紧装置,由于采用从上方压紧的方式进行锁紧,故只要电池框材料不被压扁,即可实现压紧,不需要依赖孔位等进行对空,压紧效率更高;且当电池框的材料尺寸发生改变时,只需要更换所述压板的厚度,既能进行适配,调整更灵活方便。
[0029]本技术的锁紧装置,采用多连接结构,通过巧妙的设计,当处于锁紧状态时,所述推拉轴、所述底座铰接轴、所述连杆铰接轴处于一条直线上,即实现死点锁紧,此时只要所述伸缩驱动元件不释放,电池框对本技术的反向力均施加在主轴,及连杆上,受力方向合理,不易造成损坏,提高了安全性、可靠性。
[0030]本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加装在充放电底座上,对电池组件进行可靠的锁紧。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2]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3]图3为本技术的整体剖视图;
[0034]图4为本技术的整体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36]本技术的锁紧装置,可以参照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11002844A,设置在充放电底座的框架平台内侧或外侧,电池组件的电池框落在底座平台上后,启动本技术的锁紧装置,将电池框压紧在充放电底座平台的框架上。
[0037]如图1

图4所示,为本技术的锁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的锁紧装置采用连杆结构,从电池框的顶部下压,将电池框压紧在底座上。具体来说,本技术的锁紧装置,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充放电底座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压钳、连杆、铰接座、伸缩驱动元件、驱动安装座;所述固定座固定在充放电底座上;所述压钳整体为倒置的L形;所述压钳的上部为压腭部;所述压钳的底部通过主轴铰接在所述固定座的中间;所述压钳的L形转角处与连杆通过推拉轴进行铰接;所述连杆为连接杆件;所述铰接座为具有摆动运动的连接板件,上面设有3个铰接点,分别为底座铰接轴、连杆铰接轴、伸缩铰接轴;通过所述底座铰接轴,所述铰接座的底部铰接在所述固定座上;通过所述连杆铰接轴,所述铰接座的一侧与所述连杆的另一端相铰接;通过所述伸缩铰接轴,所述铰接座的另一侧与所述伸缩驱动元件相铰接;所述伸缩驱动元件为直线驱动元件;所述伸缩驱动元件的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磊蒋德南朱宇涛吴丹妮余志钢王清峰王燕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范特西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