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盖板侧边支撑位抛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7817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玻璃盖板侧边支撑位抛光机,包括支架、固定机构、抛光机构,以及喷淋组件;其中,支架上设有储液箱,储液箱的顶面开放;固定机构设于支架或储液箱上,具有多个分别伸入储液箱内的输出端,多个输出端用于将多个玻璃盖板夹持固定为水平堆叠;抛光机构设于储液箱的上方,设有水平转动的抛光盘,抛光盘与水平堆叠的顶面抵触,且具有沿水平堆叠的轴向运动的自由度;喷淋组件设于支架上,输出端伸入储液箱内部,用于朝向抛光盘和水平堆叠的顶面之间喷洒抛光液。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玻璃盖板侧边支撑位抛光机,采用抛光盘与支撑位面接触抛光的方式,能够提高抛光效率,避免因接触压力的差异而导致的抛光质量问题。接触压力的差异而导致的抛光质量问题。接触压力的差异而导致的抛光质量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玻璃盖板侧边支撑位抛光机


[0001]本技术属于显示面板类钢化玻璃组件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玻璃盖板侧边支撑位抛光机。

技术介绍

[0002]显示面板类钢化玻璃的侧面支撑位抛光属于特殊工艺,通过对支撑位的抛光,将加工刀痕去除,使磨削后的粗糙面变为光亮的抛光面,从而提升产品的抗弯折能力和抗跌落能力。目前,支撑位抛光是通过位于盖板堆叠两侧的两个抛光筒的相互远离或靠近的运动,从而保持与盖板支撑位的接触,然后通过转动堆叠从而实现对盖板周侧支撑位的抛光。这种抛光方式由于抛光筒与抛光位置始终是相切式线接触,因此抛光接触面小,容易导致产品不同位置上的抛光力度差异,从而影响产品的尺寸精度,尤其是在抛光过程中盖板堆叠旋转至四个边角的位置时,与抛光筒的接触压力会显著增加,从而导致产品四角位置变形,而通过在前序加工时将四角位置预留补偿量的方式也难以保证产品的最终成型尺寸精度,而且由于是线接触的抛光方式,因此加工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玻璃盖板侧边支撑位抛光机,旨在提高玻璃盖板侧边支撑位的抛光质量和效率。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玻璃盖板侧边支撑位抛光机,包括支架、固定机构、抛光机构,以及喷淋组件;其中,支架上设有储液箱,储液箱的顶面开放;固定机构设于支架或储液箱上,具有多个分别伸入储液箱内的输出端,多个输出端用于将多个玻璃盖板夹持固定为水平堆叠;抛光机构设于储液箱的上方,设有水平转动的抛光盘,抛光盘与水平堆叠的顶面抵触,且具有沿水平堆叠的轴向运动的自由度;喷淋组件设于支架上,输出端伸入储液箱内部,用于朝向抛光盘和水平堆叠的顶面之间喷洒抛光液。
[000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固定机构包括支撑组件、定位组件,以及夹持组件;其中,支撑组件设于储液箱的底壁上,支撑端穿过储液箱的底壁并伸入储液箱内,且支撑端用于承托水平堆叠;定位组件设于储液箱上,具有两个分别穿过储液箱的两个相对侧壁并伸入储液箱内的定位端,两个定位端分别用于抵接水平堆叠的两个水平相对侧支撑位;夹持组件设于储液箱上,具有两个分别穿过储液箱的另外两个相对侧壁并伸入储液箱内的夹持端,两个夹持端用于沿水平堆叠的轴向配合夹紧水平堆叠。
[0006]一些实施例中,支撑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一伸缩驱动件,以及水平托板,其中,至少两个第一伸缩驱动件沿水平堆叠的轴向间隔固定于储液箱的底壁上,第一伸缩驱动件的伸缩端竖直向上穿入储液箱内;水平托板与两个第一伸缩驱动件的伸缩端分别连接。
[0007]一些实施例中,定位组件包括两组第二伸缩驱动件和两个定位竖板;其中,两组第二伸缩驱动件分别固定于储液箱的两个相对侧壁上,第二伸缩驱动件的伸缩端水平穿入储
液箱内;两个定位竖板分别固定连接于两组第二伸缩驱动件的伸缩端上。
[0008]一些实施例中,夹持组件包括两个第三伸缩驱动件和两个夹板;其中,两个第三伸缩驱动件分别固定于储液箱位于水平堆叠的轴向上的两个相对侧壁上,第三伸缩驱动件的伸缩端水平穿入储液箱内;两个夹板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第三伸缩驱动件的伸缩端上。
[000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两个第三伸缩驱动件的伸缩端上分别沿其伸缩方向滑动套设有滑键套,滑键套与储液箱的侧壁转动连接,储液箱或支架上设有旋转驱动件,旋转驱动件的输出端与两个滑键套分别连接,用于带动两个滑键套、进而带动两个第三伸缩驱动件的伸缩端沿其自身轴线同步转动。
[0010]示例性的,滑键套的周壁套设有第一传动轮,旋转驱动件包括电机、两个第二传动轮,以及两条传动带;其中,电机固定连接于储液箱的侧壁上,输出轴沿第三伸缩驱动件的轴向延伸;两个第二传动轮套设于电机的输出轴上,且分别与两个第一传动轮对齐;两条传动带分别套设于两个第一传动轮和相应的第二传动轮上。
[0011]一些实施例中,抛光机构包括两组滑柱、滑轨、两组第四伸缩驱动件、抛光器,以及第五伸缩驱动件;其中,两组滑柱沿竖直方向固定于储液箱或支架上;滑轨沿水平堆叠的方向延伸,且两端分别竖直滑动连接于两组滑柱上;两组第四伸缩驱动件分别固定连接于滑轨的两端,第四伸缩驱动件的输出端与储液箱或支架固定连接;抛光器沿滑轨的轴向滑动连接于滑轨上,具有抛光盘;第五伸缩驱动件设于滑轨上,输出端沿滑轨的轴向伸缩,且输出端与抛光器连接。
[0012]示例性的,抛光器的转轴为空心轴,喷淋组件的输出端设有旋转接头,旋转接头与空心轴的内孔密封旋接。
[0013]具体的,喷淋组件包括储液罐、喷淋管,以及回液管;其中,储液罐固定连接于支架上,储液罐上设有泵;喷淋管的一端与泵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朝向抛光盘和水平堆叠的顶面之间喷洒抛光液;回液管的一端与储液箱连通,另一端与储液罐连通。
[0014]本技术提供的玻璃盖板侧边支撑位抛光机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玻璃盖板侧边支撑位抛光机,多个玻璃盖板能够按照水平堆叠的方式通过固定机构夹持在储液箱内部,然后通过水平转动的抛光盘沿水平堆叠的轴向往复运动对水平堆叠的顶面进行抛光,在抛光过程中通过喷淋组件向抛光位置抛洒抛光液以提高抛光质量,由于抛光过程中采用水平转动的抛光盘与水平堆叠进行面接触抛光的方式,不仅抛光接触面积大,能够提高抛光效率,还能够保证水平堆叠上各个位置的受力均衡性,从而避免出现因接触压力的差异而导致的抛光质量问题,以及因局部受力过大而导致的变形问题,能够提高产品抛光尺寸精度,提升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玻璃盖板侧边支撑位抛光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采用的玻璃盖板的水平堆叠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采用的支架和固定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采用的滑键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采用支撑组件与储液箱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支架;10、储液箱;101、围板;11、滑键套;111、第一传动轮;2、固定机构;
21、支撑组件;211、第一伸缩驱动件;212、水平托板;2121、挡板;22、定位组件;221、第二伸缩驱动件;222、定位竖板;23、夹持组件;231、第三伸缩驱动件;232、夹板;3、抛光机构;30、抛光盘;301、空心轴;302、旋转接头;31、抛光器;32、滑柱;33、滑轨;34、第四伸缩驱动件;35、第五伸缩驱动件;4、喷淋组件;41、储液罐;411、泵;42、喷淋管;43、回液管;5、旋转驱动件;51、电机;52、第二传动轮;53、传动带;6、水平堆叠;60、玻璃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2]请一并参阅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玻璃盖板侧边支撑位抛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储液箱,所述储液箱的顶面开放;固定机构,设于所述支架或所述储液箱上,具有多个分别伸入所述储液箱内的输出端,多个所述输出端用于将多个所述玻璃盖板夹持固定为水平堆叠;抛光机构,设于所述储液箱的上方,设有水平转动的抛光盘,所述抛光盘与所述水平堆叠的顶面抵触,且具有沿所述水平堆叠的轴向运动的自由度;喷淋组件,设于所述支架上,输出端伸入所述储液箱内部,用于朝向所述抛光盘和所述水平堆叠的顶面之间喷洒抛光液。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盖板侧边支撑位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支撑组件,设于所述储液箱的底壁上,支撑端穿过所述储液箱的底壁并伸入所述储液箱内,且支撑端用于承托所述水平堆叠;定位组件,设于所述储液箱上,具有两个分别穿过所述储液箱的两个相对侧壁并伸入所述储液箱内的定位端,两个所述定位端分别用于抵接所述水平堆叠的两个水平相对侧支撑位;夹持组件,设于所述储液箱上,具有两个分别穿过所述储液箱的另外两个相对侧壁并伸入所述储液箱内的夹持端,两个所述夹持端用于沿所述水平堆叠的轴向配合夹紧所述水平堆叠。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盖板侧边支撑位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一伸缩驱动件,沿所述水平堆叠的轴向间隔固定于所述储液箱的底壁上,所述第一伸缩驱动件的伸缩端竖直向上穿入所述储液箱内;水平托板,与两个所述第一伸缩驱动件的伸缩端分别连接。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盖板侧边支撑位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两组第二伸缩驱动件,分别固定于所述储液箱的两个相对侧壁上,所述第二伸缩驱动件的伸缩端水平穿入所述储液箱内;两个定位竖板,分别固定连接于两组所述第二伸缩驱动件的伸缩端上。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盖板侧边支撑位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括:两个第三伸缩驱动件,分别固定于所述储液箱位于所述水平堆叠的轴向上的两个相对侧壁上,所述第三伸缩驱动件的伸缩端水平穿入所述储液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磊王伟任曙彪彭琪梁庚欣李德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甲艾马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