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氨直冷-柴油双燃料一体化混合动力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57015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6:57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液氨直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氨直冷

柴油双燃料一体化混合动力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喷射装置,具体地说是双燃料一体化喷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众多低碳实现途径中,唯有从燃料着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碳排放问题。氨作为典型的低碳燃料之一,与氢燃料相比,储能更高,便于储存和运输,有成熟的供应链,是主要的低碳替代能源之一。目前国际上尚无成熟的氨燃料动力装置,已有的氨燃料发动机存在体积效率低、燃烧效果差,热效率以及能量利用率低等问题,限制了推广应用。
[0003]为了实现氨燃料的充分燃烧,需要采用高压直喷,而非进气道喷射的方式。同时由于氨燃料所需喷射压力(60MPa)相对于柴油较低(200MPa),相对难以实现高饱和高雾化喷射。而电控单体泵燃油系统最高喷油压力可超过250MPa,同时每缸一泵的布置形式可实现其所匹配柴油机的多缸灵活控制。然而氨燃料往往需要辅助柴油引燃及氢气助燃,导致喷射系统结构加工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将氨燃料高压液态喷入气缸中实现充分燃烧的液氨直冷

柴油双燃料一体化混合动力系统。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6]本专利技术液氨直冷

柴油双燃料一体化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是:包括电控单体泵、柴油增压

液氨直喷双燃料喷射器,所述柴油增压

液氨直喷双燃料喷射器包括喷射器体、液氨喷射部分、柴油喷射部分,液氨喷射部分、柴油喷射部分位于喷射器体里,液氨喷射部分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增压模块、第一蓄压谐振限流模块、超磁滞电磁控制执行器、相变可控超雾化喷嘴模块,柴油喷射部分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第二蓄压谐振限流模块、副增压模块、压力平衡式电磁控制执行器、针阀偏心自调节喷嘴;所述直接控制式超雾化喷嘴模块包括直接控制针阀体、直接控制阀座、直接控制喷嘴壳,直接控制喷嘴壳里安装直接控制针阀体,直接控制针阀体所在空间形成储氨腔,直接控制阀座位于直接控制喷嘴壳下方,直接控制阀座与直接控制喷嘴壳之间形成喷射流道,直接控制针阀体的下端为直接控制喷嘴体,直接控制喷嘴体通过连接螺栓连接直接控制阀座。
[0007]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包括:
[0008]1、所述增压模块包括增压磁轭、增压主副磁极、主增压活塞、增压衔铁、增压限位块、增压双密封阀杆、增压上阀杆座、增压下阀杆座,增压衔铁套于增压双密封阀杆顶部,增压磁轭与增压衔铁之间设置增压复位弹簧,增压复位弹簧外侧设置增压主副磁极,增压主副磁极缠绕线圈,增压双密封阀杆的中部位于增压上阀杆座里,增压双密封阀杆的底部位于增压下阀杆座里,增压双密封阀杆的中部套有增压阀杆复位弹簧,增压双密封阀杆的中部与底部之间设置增压双密封凸起,增压上阀杆座、增压下阀杆座与增压双密封阀杆对应的面上均设置密封面,主增压活塞位于增压下阀杆座下方,主增压活塞外部套有主增压活
塞复位弹簧,增压上阀杆座里设置相通的回氨通道,增压下阀杆座里设置进氨通道和中间管路,增压下阀杆座里增压双密封凸起所在空间为连通空间,连通空间与中间管路相通。
[0009]2、所述第一蓄压谐振限流模块包括谐振块、中间块、棱形密封块、限流活塞、蓄压阀座,主增压活塞下方的喷射器体里设置蓄压腔,蓄压腔的侧壁上安装单向进氨口,喷射器体上设置液冷管入口,液冷管入口连通蓄压腔,蓄压腔下方依次设置谐振块、中间块、菱形密封块、蓄压阀座,蓄压阀座里设置限流活塞,中间块里设置中间块复位弹簧,中间块的底部分别设置进氨孔和谐振块进氨路节流孔,菱形密封块位于限流活塞之上,限流活塞里设置中间孔,限流活塞下方设置限流活塞复位弹簧,限流活塞复位弹簧下方设置储存腔。
[0010]3、所述谐振块里分别设置一号进氨路、二号进氨路、一号进氨腔、二号进氨腔、一号出氨路、二号出氨路,一号进氨腔分别连通一号进氨路和一号出氨路,二号进氨腔分别连通二号进氨路和二号出氨路,一号进氨腔与二号进氨腔通过连通孔相通,一号进氨腔通过一号进氨节流孔连通一号进氨路,一号进氨腔通过二号进氨节流孔连通蓄压腔,一号进氨路和二号进氨路连通蓄压腔。
[0011]4、所述超磁滞电磁控制执行器包括超磁滞主副磁极、磁滞座、上阀杆、下端锥阀,主副磁极的通孔里设置超磁滞材料,超磁滞材料的下方依次设置磁滞座、上阀杆、下端锥阀;直接控制针阀体的顶端连接超磁滞电磁控制执行器的下端锥阀。
[0012]5、第二蓄压谐振限流模块的结构与第一蓄压谐振限流模块相同,并列设置在喷射器体里。
[0013]6、所述副增压模块包括副增压磁轭、副增压主副磁极、副增压活塞、副增压衔铁、副增压限位块、副增压双密封阀杆、副增压上阀杆座、副增压下阀杆座,副增压衔铁套于副增压双密封阀杆顶部,副增压磁轭与副增压衔铁之间设置副增压复位弹簧,副增压复位弹簧外侧设置副增压主副磁极,副增压主副磁极缠绕线圈,副增压双密封阀杆的中部位于副增压上阀杆座里,副增压双密封阀杆的底部位于副增压下阀杆座里,副增压双密封阀杆的中部套有副增压阀杆复位弹簧,副增压双密封阀杆的中部与底部之间设置副增压双密封凸起,副增压上阀杆座、副增压下阀杆座与副增压双密封阀杆对应的面上均设置密封面,副增压活塞位于副增压下阀杆座下方,副增压活塞外部套有副增压活塞复位弹簧,副增压上阀杆座里设置回油管路,下阀杆座里设置副增压油道、副增压连通通道,副增压油道分别连通进油通道和副增压双密封凸起下方,副增压双密封凸起所在空间为连通空间,副增压连通通道分别连通连通空间和副增压活塞上方,进油通道设置密封球,密封球下方设置密封球复位弹簧,副增压活塞下方为增压油管路,增压油管路连通密封球复位弹簧下方的进油通道。
[0014]7、所述压力平衡式电磁控制执行器包括压控式主副磁极、压控式衔铁、平衡阀杆,平衡阀杆的上部设置于压控式主副磁极里,平衡阀杆的下部位于压控式衔铁里,压控式衔铁位于压控式主副磁极下方,压控式衔铁和平衡阀杆的下方设置压控式回油孔上段和压控式回油孔下段,压控式回油孔上段和压控式回油孔下段通过压控式回油节流孔相通,压控式回油孔下段通过压控式进油节流孔连通进油管路。
[0015]8、所述针阀偏心自调节喷嘴包括偏心自调节中间块、偏心自调节针阀体、偏心自调节针阀体外壳、偏心自调节阀块、偏心自调节喷嘴体,偏心自调节针阀体位于偏心自调节针阀体外壳里,偏心自调节针阀体位于偏心自调节喷嘴体里,压控式回油孔下段设置于偏
心自调节中间块里,偏心自调节中间块下端连接偏心自调节阀块,偏心自调节针阀体顶部位于偏心自调节阀块里,偏心自调节针阀体、偏心自调节阀块以及偏心自调节中间块之间形成偏心自调节控制腔,偏心自调节控制腔连通压控式回油孔下段,偏心自调节针阀体中部设置偏心自调节针阀体凸起,偏心自调节针阀体凸起上方套有偏心自调节针阀体复位弹簧,偏心自调节针阀体为偏心结构,其一部分贴于其外部的偏心自调节针阀体外壳的内壁。
[0016]9、所述电控单体泵包括壳体、电控模块、柱塞、柱塞座、滚轮、凸轮,壳体顶端设置单向球阀,电控模块位于单向球阀下方,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液氨直冷

柴油双燃料一体化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是:包括电控单体泵、柴油增压

液氨直喷双燃料喷射器,所述柴油增压

液氨直喷双燃料喷射器包括喷射器体、液氨喷射部分、柴油喷射部分,液氨喷射部分、柴油喷射部分位于喷射器体里,液氨喷射部分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增压模块、第一蓄压谐振限流模块、超磁滞电磁控制执行器、相变可控超雾化喷嘴模块,柴油喷射部分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第二蓄压谐振限流模块、副增压模块、压力平衡式电磁控制执行器、针阀偏心自调节喷嘴;所述直接控制式超雾化喷嘴模块包括直接控制针阀体、直接控制阀座、直接控制喷嘴壳,直接控制喷嘴壳里安装直接控制针阀体,直接控制针阀体所在空间形成储氨腔,直接控制阀座位于直接控制喷嘴壳下方,直接控制阀座与直接控制喷嘴壳之间形成喷射流道,直接控制针阀体的下端为直接控制喷嘴体,直接控制喷嘴体通过连接螺栓连接直接控制阀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氨直冷

柴油双燃料一体化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增压模块包括增压磁轭、增压主副磁极、主增压活塞、增压衔铁、增压限位块、增压双密封阀杆、增压上阀杆座、增压下阀杆座,增压衔铁套于增压双密封阀杆顶部,增压磁轭与增压衔铁之间设置增压复位弹簧,增压复位弹簧外侧设置增压主副磁极,增压主副磁极缠绕线圈,增压双密封阀杆的中部位于增压上阀杆座里,增压双密封阀杆的底部位于增压下阀杆座里,增压双密封阀杆的中部套有增压阀杆复位弹簧,增压双密封阀杆的中部与底部之间设置增压双密封凸起,增压上阀杆座、增压下阀杆座与增压双密封阀杆对应的面上均设置密封面,主增压活塞位于增压下阀杆座下方,主增压活塞外部套有主增压活塞复位弹簧,增压上阀杆座里设置相通的回氨通道,增压下阀杆座里设置进氨通道和中间管路,增压下阀杆座里增压双密封凸起所在空间为连通空间,连通空间与中间管路相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氨直冷

柴油双燃料一体化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蓄压谐振限流模块包括谐振块、中间块、棱形密封块、限流活塞、蓄压阀座,主增压活塞下方的喷射器体里设置蓄压腔,蓄压腔的侧壁上安装单向进氨口,喷射器体上设置液冷管入口,液冷管入口连通蓄压腔,蓄压腔下方依次设置谐振块、中间块、菱形密封块、蓄压阀座,蓄压阀座里设置限流活塞,中间块里设置中间块复位弹簧,中间块的底部分别设置进氨孔和谐振块进氨路节流孔,菱形密封块位于限流活塞之上,限流活塞里设置中间孔,限流活塞下方设置限流活塞复位弹簧,限流活塞复位弹簧下方设置储存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氨直冷

柴油双燃料一体化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谐振块里分别设置一号进氨路、二号进氨路、一号进氨腔、二号进氨腔、一号出氨路、二号出氨路,一号进氨腔分别连通一号进氨路和一号出氨路,二号进氨腔分别连通二号进氨路和二号出氨路,一号进氨腔与二号进氨腔通过连通孔相通,一号进氨腔通过一号进氨节流孔连通一号进氨路,一号进氨腔通过二号进氨节流孔连通蓄压腔,一号进氨路和二号进氨路连通蓄压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氨直冷

柴油双燃料一体化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超磁滞电磁控制执行器包括超磁滞主副磁极、磁滞座、上阀杆、下端锥阀,主副磁极的通孔里设置超磁滞材料,超磁滞材料的下方依次设置磁滞座、上阀杆、下端锥阀;直接控制针阀体的顶端连接超磁滞电磁控制执行器的下端锥阀。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氨直冷

柴油双燃料一体化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是:第二蓄压谐振限流模块的结构与第一蓄压谐振限流模块相同,并列设置在喷射器体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氨直冷

柴油双燃料一体化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副增压模块包括副增压磁轭、副增压主副磁极、副增压活塞、副增压衔铁、副增压限位块、副增压双密封阀杆、副增压上阀杆座、副增压下阀杆座,副增压衔铁套于副增压双密封阀杆顶部,副增压磁轭与副增压衔铁之间设置副增压复位弹簧,副增压复位弹簧外侧设置副增压主副磁极,副增压主副磁极缠绕线圈,副增压双密封阀杆的中部位于副增压上阀杆座里,副增压双密封阀杆的底部位于副增压下阀杆座里,副增压双密封阀杆的中部套有副增压阀杆复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云鹏都坤范立云吴岳霖许聪聪张瀚文许菁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