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蓄电池的盖及与该盖配用的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5608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蓄电池的盖(1),在其表面(2)上,有一个或多个孔(10),各孔用于装入至少一个第一装置(20)和至少一个第二装置(30),该第一装置(20)在用于形成正负电极的快速初充电过程中用来保证电解液的循环;该第二装置(30)用来保证在再次的快速充电期间重新装填电解液,上述盖(1)备有在上述表面(2)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孔道(5),各孔道(5)的一端(51)朝向上述一个或多个孔(10)的表面,而另一端(52)与在配有上述盖(1)的蓄电池的槽(6)的垂直内壁上形成的至少一个孔道(62)联接。(*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适用于实现快速充电的蓄电池的盖及与该盖配用的用于实现快速充电的装置。众所周知,蓄电池在其使用期限内要通过将其极柱与外部电源连接进行多次的充电。尤其是当蓄电池是新的时,由制造厂对其进行形成该单元所需的初充电。在其使用期限内还要接连地由用户进行另外的多次充电,每次充电都是用来恢复其最佳的工作状态。大家知道,充电过程相当长(约8~10小时),但通过采用适当措施可使其大大缩短。例如,众所周知,如果充电本身使用通过在冷却闭合回路中的外部循环过程保持恒温的低密度电解液,则能使用于形成该单元的初充电的进行时间显著缩短。对于在蓄电池使用期限内接连进行的充电,如果在进行充电时将带压空气引入蓄电池,也可以使充电加快,其原因是带压空气使电解液鼓泡因而能防止发生分层现象。通过采取这些措施的操作,能显著地缩短充电及重新充电的时间。已知有一些应用于蓄电池的装置,能进行电解液的循环,并与此同时使蓄电池内冷却,因此能加快用于形成该单元的初充电的进行。但是,属于现有技术的这类装置存在着这样的缺点,即电解液的流入通过电池槽的上部进行,因而循环过程主要是影响电解液的上层而不是中层或靠近底部的层。对于由用户本身在蓄电池使用期限内进行的蓄电池的维护性重新充电,已知有某些装置,能在重新充电操作过程中向蓄电池内部鼓入空气,因而能防止电解液的分层现象。属于现有技术的这类装置主要由一根在蓄电池内一直插到靠近底部的竖管构成,利用附装在盖上的一个连接套管通过该竖管鼓入空气。这类装置存在的一个限制是,它们只能鼓入空气而不能用来在重新充电过程中进行总是需要的电解液的重新装填。当然,这样的操作方法意味着需要相当长的进行时间。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蓄电池的盖,它能够应用第一装置使电解液在蓄电池外部进行影响整个电解液本身的冷却和闭路循环,从而能快速地进行用于形成该单元的初充电。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蓄电池的盖,它能够应用第二装置将空气鼓入蓄电池,从而使在蓄电池使用期限内的维护性重新充电也能快速进行。另一目的是上述第二装置还能重新装填电解液。本专利技术的最后目的是本专利技术的盖及应用于该盖并适用于进行上述快速充电的装置,还能排出充电过程本身产生的烟气并将其输送到外部。上述目的由根据主权利要求所述的用于蓄电池的盖达到,在该盖的基本上平整的表面上,有一个或多个孔,分别用于装入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第一装置在用于形成该单元的快速初充电过程中用来保证电解液的循环;第二装置用来保证在蓄电池使用期限内电解液的重新装填及再次的快速充电,该盖的特征在于备有在上述表面内形成的一个或多个孔道,各孔道的一端朝向上述一个或多个孔的圆柱形表面,而另一端与配有上述盖的蓄电池的槽的垂直内壁上形成的孔道联接,该孔道的端部靠近该电池槽的底部。上述第一装置的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主体,该主体具有适当形状,以便插入上述盖的上述一个或多个孔内,该主体具有第一通道,用于使电解液流入蓄电池,该第一通道的一端与用于流入上述电解液的管道连接,而其另一端与在上述第一装置的主体上形成的环形凹槽连通,并与每一个上述第一孔道的对应端部连通;及第二通道,用于使电解液流出蓄电池,该第二通道的一端与用于排出上述电解液的管道连接,而其另一端伸入上述电池槽并通过溢流保持蓄电池内的电解液的液位。上述第二装置包括主体,以密封形式装配在蓄电池的上述盖的上述一个或多个孔之一内,并具有一个带底部的内腔,上述主体具有一个或多个用于排出烟气的第一孔道及一个或多个用于流入重新装填液的第二孔道;管状部件,具有与上述主体的上述内腔配合的外管状部及在上述外管状部内同轴的圆筒形导向件,上述管状部件在其内部的中间位置具有一个带通孔的横截壁面,在圆筒形壁的侧面具有一个或多个与属于上述主体的上述一个或多个第二孔道的至少一个连通的通孔;及管状杆,与上述横截壁面的上述通孔滑动配合,在其一端具有随着蓄电池内蓄存的液体而动作的浮动体,在相反一端具有通过第一密封锁紧件与该管状杆连接并通过第二密封锁紧件与上述管状部件的内侧表面连接的挠性膜片,上述管状杆在其大致的中间位置具有与上述横截壁面的上述孔密封地配合操作的关闭件,以便能防止从上述一个或多个第二孔道流入的重新装填液通过,上述挠性膜片在上述主体的上述内腔的一侧限定出与上述一个或多个第一孔道及上述管状杆的端部连通的排气室,而在其相反一侧限定出与上述一个或多个第二孔道连通的用来收集重新装填液的聚集室,在该室内部,其中蓄存的上述液体的压力使上述膜片发生变形,由此在上述管状杆上产生一个使浮动体作用在上述关闭件上的压力增加的力,该第二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聚集室与备有毛细管部的孔道连通,该毛细管部联接着在上述主体的外表面上形成的环形凹槽,该环形凹槽与位于上述装置上的孔的壁面一起限定出一个与上述盖的上述管状孔道连通的环形室,在蓄电池重新充电期间,上述毛细管部防止从聚集室到上述孔道的电解液通过,但允许进入上述装置的上述第二流入孔道的压缩空气通过。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应用范围可从下文中给出的详细说明清楚地看出。但是,应该知道,在指明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例时,详细的说明及具体的例子只是作为例证给出的,因为在本专利技术的主旨和范围内的各种变更和修改,对本
的熟练人员来说,根据这里的详细说明及下列的附图将是很清楚的。附图说明图1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盖的轴测图。图2示出图1的盖安装在蓄电池的槽上并备有在用于形成正负电极的快速初充电过程中用来保证电解液循环的第一装置。图3以外部前视图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装置。图4示出图3的本专利技术第一装置的轴测图。图5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盖及与其配合的用于保证电解液的流入和循环的第一装置。图6示出两个装有本专利技术的盖并装有其相应的用于保证电解液循环的第一装置的蓄电池,上述两个第一装置用外部循环冷却回路连接。图7以横断面示出适合于安装在盖上的第二装置,该第二装置也是本专利技术的对象,用于进行接连的重新充电和重新装填操作。图8示出图7所示的上述第二装置的外视图。图9示出在电解液重新装填阶段中的图7所示的第二装置。图10示出在重新装填阶段完成后的图7所示的第二装置。作为本专利技术对象的用于蓄电池的盖,示于图1。在图中该盖整体用1标记,从图中可以看到,它包括一个基本上平整的表面2,在该表面上有一对孔3和4,用于插入极柱,还有一个通孔10,用于安装作为本专利技术对象的快速充电装置,该装置将在后文中说明。特别是可以看到在上述盖1的表面2上有一个孔道5,其一端51朝向上述通孔10的圆柱形表面,而另一端52如图2所示与在配有上述盖1的蓄电池的槽6的垂直内壁上形成的孔道62联接,该孔道62沿着上述垂直内壁伸到其末端靠近底部71。应该指出,在各图中以及后文的说明中,所提到的盖1备有单个的用于安装本专利技术装置的通孔10及单个的用于将该通孔10与蓄电池槽6的内部连通的孔道5。这种限于单个通孔及单个孔道的说明只是作为例证给出的,因为在不同的实施形态中蓄电池的盖可以备有任意个数的通孔10及任意个数的孔道5、因而可以备有相应个数的孔道62。从图2及图5的更详细的图中可以看到,也可以从图3和图4的表示图中看出,整体用20标记的第一装置安装在盖1上。该装置可在由制造厂进行的用于形成蓄电池的单元的快速初充电过程中用来保证电解液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蓄电池的盖(1),在其基本上平整的表面(2)上,有一个或多个孔(10),每个孔用于装入至少一个第一装置(20)和至少一个第二装置(30),该第一装置(20)在用于形成单元的快速初充电过程中用来保证电解液的循环;该第二装置(30)用来保证在蓄电池使用期限内电解液的重新装填及再次的快速充电,其特征在于备有:在上述表面(2)内形成的一个或多个孔道(5),各孔道(5)的一端(51)朝向上述一个或多个孔(10)的圆柱形表面,而另一端(52)与在配有上述盖(1)的蓄电池的槽( 6)的垂直内壁上形成的至少一个孔道(62)联接,上述至少一个孔道(62)的端部靠近该电池槽(6)的底部(71)。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奥里皮欧斯特持若
申请(专利权)人:奥里皮欧斯特持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IT[意大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