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浅水(<30m)仪器的打捞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553843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打捞装置,包括,浮力调节组件,浮力调节组件具有第一框体,第一框体的下方设有第二框体,第二框体的内部设有浮杆,浮杆具有菱形中空结构,第二框体与第一框体之间设有转动浮体,转动浮体具有转轴,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转叶,转轴的轴线位于浮力调节组件的中心位置,转动浮体的四周设有调节板,调节板的两端部分别与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固定连接,调节板上铰接有若干个调节块,调节板和调节块的设置,可以将水流引导到浮力调控组件中部的转动浮体,进而消耗高流速的横波、纵波水流能量,有助于使待打捞水域附近形成平流,避免水流流速过快对潜水员的安全造成威胁或者无法正常进行打捞作业。威胁或者无法正常进行打捞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浅水(<30m)仪器的打捞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打捞装置
,具体为一种浅水(<30m)仪器的打捞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海洋环境调查、海底地质勘探、海洋结构物的安装与维修、水利水电工程、科学考察等诸多领域中均需要通过使用打捞装置辅助进行水下作业,目前已有的打捞方法和打捞装置存在不能建立起打捞物与船体之间的实时通讯,更不能精确的确定打捞物的具体坐标,以及装置自身无法克服水阻,受水流阻力较大,影响装置的平稳性和使用打捞装置打捞时的安全性的问题。
[000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打捞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浅水(<30m)仪器的打捞方法,该打捞方法中通过在打捞物上装绑声学释放器和在船舷上固定声波接收探头,并且配合差分GPS天线和电脑使甲板单元与声学释放器之间可以通讯,电脑上安装matlab软件后可以直接显示声学释放器到声波接收探头的距离,也就是打捞物到船体的距离,据此可以测算出打捞物的具体坐标。
[000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打捞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以及因打捞时打捞物可能相对于起捕板滑动,造成打捞物表面的擦伤和划痕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打捞装置,包括,浮力调节组件,浮力调节组件具有第一框体,第一框体的内部设有支撑条,支撑条位于第一框体的对角线上,第一框体的内部设有网片,第一框体的下方设有第二框体,第二框体的内部设有浮杆,浮杆具有菱形中空结构,第二框体的四周设有浮柱,第二框体与第一框体之间设有转动浮体,转动浮体具有转轴,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转叶,转轴的轴线位于浮力调节组件的中心位置,转动浮体的四周设有调节板,调节板位于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之间,调节板的两端部分别与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固定连接,调节板上铰接有若干个调节块;浮柱可以为装置提供一定的浮力,避免装置因自身重力快速下沉,菱形中空结构的浮杆一方面可以减少装置自身的重量,另一方面可以对由浮力调节组件底部进入的水流起到引导分散的作用,避免水流过大冲击内部组件,造成装置的损坏,或者引起装置的晃动和偏离原位置;调节板和调节块的设置,可以将水流引导到浮力调控组件中部的转动浮体,进而消耗高流速的横波、纵波水流能量,有助于使待打捞水域附近形成平流,避免水流流速过快对潜水员的安全造成威胁或者无法正常进行打捞作业;该浮力调节组件的上部设有的网板能够阻隔外界的杂物的进入,配合下部的浮杆,也能够提高整个装置的抗流能力,在打捞物体上移过程中能够降低的晃动频率,进而避免打捞物体的掉落。
[0007]一种打捞装置还包括控制组件,控制组件具有液压伸缩杆,液压伸缩杆的上端部与浮力调节组件的下端部固定连接,液压伸缩杆的侧面设有液压控制端;潜水员在下潜或上浮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牵引控制组件,并通过浮力调节组件来辅助其自身的下潜或上浮,
同时潜水员还可以通过控制组件上的液压控制端来调整夹持组件的位置,使夹持组件位于最佳打捞位置。
[0008]一种打捞装置还包括夹持组件,夹持组件的上端部与液压伸缩杆的下端部固定连接,夹持组件具有夹持基板,夹持基板具有倒凹型的板状结构,夹持基板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夹持主杆,夹持主杆的一端滑动连接有控制基套,控制基套的下方滑动连接有活动铰接套,活动铰接套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铰接套,夹持主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铰接套,活动铰接套上铰接有起捕辅助杆的一端,第一固定铰接套上铰接有起捕主杆的一端,起捕辅助杆的另一端与起捕主杆的中部铰接,第二固定铰接套上铰接有起捕板,起捕主杆的另一端与起捕板铰接,夹持主杆的上部设有若干锁孔,控制基套的内部设有锁舌;活动铰接套可以在其活动时,通过带动起捕辅助杆的运动,来带动起捕主杆的运动,进而能够使与其铰接的起捕板实现张开与闭合的功能,进而能够实现对打捞物的夹持与松开,活动铰接套下方设置的弹簧以及其内部设有的锁舌,且配合夹持主杆上的锁孔,有利于使活动铰接套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位置,进而使整个装置在工作状态和闲置状态时都能处于一个稳定的状态,不会出现装置错位或者部件脱落以及夹持力不足的问题;起捕板无论是在刚到达打捞物上方时,或者在其持续的张开与闭合过程中,由于水阻的存在,其能够推动部分水流向下流动,进而对底部的水体起到推动的作用,有利于清除打捞物表面的泥沙,以确认打捞物的状态。
[0009]起捕板上开设有通槽,相邻通槽的中间设有辅助块,辅助块贯穿起捕板,辅助块具有胶囊状结构,辅助块的中部贯通形成浮腔,辅助块的两侧设有上限位部和下限位部,上限位部和下限位部位于起捕板的两侧;起捕板上开设的通槽,能够在减少自身重量的同时,也能克服水阻,使潜水员在作业时能够更加轻松的控制其张开与闭合,上限位部和下限位部的设置能够限制辅助块在起捕板上的位置,同时也能实现辅助块相对起捕板得上下移动,辅助块优先选用质地较为柔软的防滑材质,能够利用辅助块来提高起捕板与打捞物表面的摩擦力,并且防止因打捞时打捞物可能相对于起捕板滑动,造成打捞物表面的擦伤和划痕,影响打捞物整体的美观性和增加后期的修复工作。
[0010]一种浅水(<30m)仪器的打捞方法,步骤如下:

需要在待打捞物上装绑一个声学释放器,另外设置一个声波接收探头在船舷上,使其刚好没过水面,声波接收探头的正上方用架子固定差分GPS天线,连接好电脑,电脑安装matlab软件,水深则用水位计实时观测,电脑屏幕上直接可以显示出打捞物到声波接收探头的距离是多少米,并通过以下运算过程获取打捞坐标:船体按照已规划的行船路线行进,此行船路线一定能够进入到声学释放器的信号发射范围内,参照说明书附图10,假设在此路线上行进到点时船体接收到了声学释放器所发出的信号,但此时只能确定打捞物与A点的距离,不能确定其在哪个方向,所以继续按照原定路线行进,随着船体与打捞物之间距离的不断缩短,在保证不偏航的情况下,船体行进至B点发现其与打捞物的距离开始增加,此时停船开始测算,相当于已知圆心半径和圆心半径的圆相交于点和点,求点和点的坐标,过程如下:设的长度为,则
和 中,可得, ,(这里求出,和的长度)根据相似三角形定理得出, ,,代入转换得,,得出点的坐标(,),又和,可推出,,求出了和的长度,∴ ,即求出了点的坐标,同理可求出点的坐标 ,求出了C点和D点的坐标,再让船往C点走,若船体与打捞物之间测得的距离变大,那么打捞物就在D点,若船体与打捞物之间测得的距离变小,那么打捞物就在C点;

等平流后潜水员携带打捞装置下水打捞,到达打捞物附近上方时通过调节液压伸缩杆的长度来调整夹持组件的位置,以到达最佳打捞位置,而后通过推动控制基套来使夹持组件的起捕板张开,松开后弹簧回弹,使控制基套获得向上的弹性力,此时控制基套内部的锁舌与夹持主杆上的锁孔锁定,对打捞物形成了稳定的夹持。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打捞装置,通过调节板和调节块的使用,将水流引导到浮力调控组件中部的转动浮体,进而消耗高流速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打捞装置,包括,浮力调节组件(1),所述浮力调节组件(1)具有第一框体(11),所述第一框体(11)的内部设有支撑条(13),所述支撑条(13)位于所述第一框体(11)的对角线上,所述第一框体(11)的内部设有网片(14),所述第一框体(11)的下方设有第二框体(12),所述第二框体(12)的内部设有浮杆(18),所述浮杆(18)具有菱形中空结构,所述第二框体(12)的四周设有浮柱(17),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框体(12)与所述第一框体(11)之间设有转动浮体(19),所述转动浮体(19)具有转轴(111),所述转轴(11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转叶(110),所述转轴(111)的轴线位于所述浮力调节组件(1)的中心位置,所述转动浮体(19)的四周设有调节板(15),所述调节板(15)位于所述第一框体(11)和所述第二框体(12)之间,所述调节板(15)的两端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框体(11)和所述第二框体(12)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板(15)上铰接有若干个调节块(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一种打捞装置还包括控制组件(2),所述控制组件(2)具有液压伸缩杆(21),所述液压伸缩杆(21)的上端部与所述浮力调节组件(1)的下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液压伸缩杆(21)的侧面设有液压控制端(2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一种打捞装置还包括夹持组件(3),所述夹持组件(3)的上端部与所述液压伸缩杆(21)的下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夹持组件(3)具有夹持基板(31),所述夹持基板(31)具有倒凹型的板状结构,所述夹持基板(31)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夹持主杆(310),所述夹持主杆(310)的一端滑动连接有控制基套(32),所述控制基套(32)的下方滑动连接有活动铰接套(33),所述活动铰接套(33)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弹簧(38),所述弹簧(38)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铰接套(34),所述夹持主杆(3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铰接套(3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打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忠良叶钦吴清松杨斌
申请(专利权)人: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