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车辆打捞救援用伸缩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96386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6: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下车辆打捞救援用伸缩杆,伸缩杆本体前端固定设有带动力源的前部机械爪,中部固定设有一带动力源的后端机械爪;伸缩杆本体上固定设有一浮力绳转盘;一浮力绳从中部对折后,缠绕于浮力绳转盘上,一对绳端分别连接前端浮力球和后端浮力球;前部机械爪闭合时勾住前端浮力球阻止其上浮,后部机械爪闭合时勾住后端浮力球阻止其上浮;后部机械爪与钢丝一端连接,钢丝另一端与棘轮卡连接;棘轮卡勾住一棘轮防止其反转,棘轮与浮力绳转盘同轴固定并可同步转动;伸缩杆本体伸长过程中,浮力绳受到到拉紧力后可带动浮力绳转盘和棘轮正向转动;后端机械爪在动力源带动下张开时,拖拽钢丝使棘轮卡离开棘轮。拖拽钢丝使棘轮卡离开棘轮。拖拽钢丝使棘轮卡离开棘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下车辆打捞救援用伸缩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救援用具,尤其涉及一种水下车辆打捞救援用伸缩杆,属于消防救援用具


技术介绍

[0002]落水公交车的水底姿态多样、水下环境复杂,潜水救援人员作业水深有限、作业时间短、安全风险高。
[0003]由于车辆,尤其体积较大的车辆(例如公交车),落水后存在各种水下姿态的情况,导致救援用具的适用性较差,无法针对性的适用于各种不同水下姿态的车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搭载于水下救援机器人的落水车辆打捞救援用伸缩杆,能够根据车辆的正立或侧立的落水姿态,实现二种穿引浮力绳方法,通过两端浮力球漂浮至水面,便于消防救援队伍救援落水沉车,解决了上文提出的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水下车辆打捞救援用伸缩杆,包括带转动伸缩动力源的伸缩杆本体;所述伸缩杆本体前端固定设有一带动力源的前部机械爪2,中部固定设有一带动力源的后端机械爪7;所述伸缩杆本体上固定设有一浮力绳转盘8;一浮力绳从中部对折后,缠绕于所述浮力绳转盘8上,一对绳端分别连接前端浮力球1和后端浮力球6;所述前部机械爪2闭合时勾住所述前端浮力球1阻止其上浮,所述后部机械爪7闭合时勾住所述后端浮力球6阻止其上浮;所述前部机械爪2、后部机械爪7各自与钢丝26一端连接,所述钢丝26另一端与棘轮卡27连接;所述棘轮卡27勾住一棘轮8.2防止其反转,棘轮8.2与浮力绳转盘8同轴固定并可同步转动;所述伸缩杆本体伸长过程中,浮力绳受到到拉紧力后可带动所述浮力绳转盘8和棘轮8.2正向转动;所述前部机械爪2、后端机械爪7在各自动力源带动下张开时,能够拖拽钢丝26使棘轮卡27离开棘轮8.2。
[0007]优选的,还包括:平直连接件、单侧弯钩连接件;所述平直连接件前端设有爆破器3,后端并能够与伸缩杆本体前端轴向可拆卸地连接,前部机械爪2及前端浮力球1均固定在其上;适用于车辆水下姿态呈正立时,使爆破器横向爆破车窗后,伸缩杆本体横向穿过车辆本体;所述单侧弯钩连接件前端设有爆破器3,后端能够与伸缩杆本体前端轴向可拆卸地连接,前部机械爪2及前端浮力球1均固定在其上;适用于车辆水下姿态呈侧立时,使爆破器向下爆破车窗后,单侧弯钩连接件的弯钩部勾住车辆内的横杆。
[0008]进一步的,浮力绳转盘8上设有一用于勾住浮力绳从中部对折的部位的浮力绳盘卡口8.1。
[0009]优选的,前端浮力球1和后端浮力球6各自与一绳环相连,前部机械爪2闭合时通过夹持所述绳环来勾住所述前端浮力球1;后端机械爪7闭合时通过夹持所述绳环来勾住所述前端浮力球1;所述前端浮力球1、后端浮力球6的顶部均设有自发亮光源1.1。
[0010]进一步的,所述爆破器3带有加强爆破效果的旋转电机31。
[0011]优选的,所述转动伸缩动力源为设置在伸缩杆本体末端的水下电机11。
[0012]进一步的,所述水下电机11通过电机铰接法兰10与第一节伸缩杆9固定连接。
[0013]更进一步的,各节伸缩杆的前端均设有用于伸缩限位的限位开关。
[0014]进一步的,所述单侧弯钩连接件的弯钩部具有用于调节长短的可伸缩式锚臂29。
[0015]一种水下车辆打捞救援用伸缩杆的工作方法,浮力绳缠绕方向:
[0016]确保棘轮正向旋转时,浮力绳呈展开趋势;
[0017]伸缩杆本体未转动时,棘轮卡27卡住棘轮8.2,浮力绳盘不发生转动;
[0018]伸缩杆本体转动伸长时,前部机械爪2、后部机械爪7各自拉动钢丝26,棘轮卡27抬起;同时,浮力绳两端受拉带动浮力绳转盘8转动使浮力绳脱离浮力绳盘卡口8.1,完成浮力绳的释放;
[0019]前端浮力球1、后端浮力球6和浮力绳在自身浮力作用下上浮。
[002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1]1)能够根据车辆的正立或侧立的落水姿态,实现二种穿引浮力绳方法,通过两端浮力球漂浮至水面,便于水免救援队救援落水沉车;
[0022]2)利用伸缩杆本体的转动伸缩动作实现了浮力球的解锁,以及浮力绳转盘转动从而释放浮力绳的动作,还进一步利用浮力将一对浮力球升起,设计巧妙。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水下车辆打捞救援用伸缩杆在实施例一中,平直连接件固定于伸缩杆本体前端时的立体示意图。
[0024]图2是图1左端的放大图。
[0025]图3是浮力球顶部设有自发亮光源的示意图。
[0026]图4是本专利技术水下车辆打捞救援用伸缩杆在实施例一中,平直连接件固定于伸缩杆本体前端时的主视图。
[0027]图5是与图1所对应的,安装了浮力绳后的示意图。
[0028]图6是与图5对应的,当浮力绳完全释放后的示意图。
[0029]图7是伸缩杆本体的剖视图。
[0030]图8是浮力绳盘及机械爪部位的示意图。
[0031]图9是棘轮卡与棘轮部位的示意图。
[0032]图10是本专利技术水下车辆打捞救援用伸缩杆在实施例二中,单侧弯钩连接件固定于伸缩杆本体前端时的立体示意图。
[0033]图11是单侧弯钩连接件的放大图。
[0034]图12是单侧弯钩连接件的剖视图。
[0035]图13是与图10所对应的,安装了浮力绳后的示意图。
[0036]图14是与图13对应的,当浮力绳完全释放后的示意图。
[0037]图中,1前端浮力球 1.1自发亮光源 2前端机械爪1 3破玻器 4第三节伸缩杆 5第二节伸缩杆 6后端浮力球 7后端机械爪 8浮力绳盘 9第一节伸缩杆 10电机链接法兰 11水下电机 12二级丝杆 13第三节伸缩杆套 14限位开关一 15限位开关二 16第三节伸缩杆
套 17滚珠轴承一 18二级丝杆螺母 19滚珠轴承二 20螺母轴套 21一级丝杆螺母 22一级丝杆 23第一节伸缩杆套 24联轴器 25钢轴 26钢丝 27棘轮卡 8.1浮力绳盘卡口 8.2棘轮 28前端机械爪二 29可伸缩式锚臂 30破玻器2 31旋转电机 32电机套 33浮力球释放爪二 34浮力球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说明。
[0039]实施例一:
[0040]参见图1

9,一种水下车辆打捞救援用伸缩杆,包括带转动伸缩动力源的伸缩杆本体;所述伸缩杆本体前端固定设有一带动力源的前部机械爪2,中部固定设有一带动力源的后端机械爪7;所述伸缩杆本体上固定设有一浮力绳转盘8;一浮力绳从中部对折后,缠绕于所述浮力绳转盘8上,一对绳端分别连接前端浮力球1和后端浮力球6;所述前部机械爪2闭合时勾住所述前端浮力球1阻止其上浮,所述后部机械爪7闭合时勾住所述后端浮力球6阻止其上浮;所述前部机械爪2、后部机械爪7各自与钢丝26一端连接,所述钢丝26另一端与棘轮卡27连接;所述棘轮卡27勾住一棘轮8.2防止其反转,棘轮8.2与浮力绳转盘8同轴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车辆打捞救援用伸缩杆,其特征在于:包括带转动伸缩动力源的伸缩杆本体;所述伸缩杆本体前端固定设有一带动力源的前部机械爪(2),中部固定设有一带动力源的后端机械爪(7);所述伸缩杆本体上固定设有一浮力绳转盘(8);一浮力绳从中部对折后,缠绕于所述浮力绳转盘(8)上,一对绳端分别连接前端浮力球(1)和后端浮力球(6);所述前部机械爪(2)闭合时勾住所述前端浮力球(1)阻止其上浮,所述后部机械爪(7)闭合时勾住所述后端浮力球(6)阻止其上浮;所述后部机械爪(7)与钢丝(26)一端连接,所述钢丝(26)另一端与棘轮卡(27)连接;所述棘轮卡(27)勾住一棘轮(8.2)防止其反转,棘轮(8.2)与浮力绳转盘(8)同轴固定并可同步转动;所述伸缩杆本体伸长过程中,浮力绳受到到拉紧力后可带动所述浮力绳转盘(8)和棘轮(8.2)正向转动;所述后端机械爪(7)在动力源带动下张开时,能够拖拽钢丝(26)使棘轮卡(27)离开棘轮(8.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车辆打捞救援用伸缩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平直连接件、单侧弯钩连接件;所述平直连接件前端设有爆破器(3),后端并能够与伸缩杆本体前端轴向可拆卸地连接,前部机械爪(2)及前端浮力球(1)均固定在其上;适用于车辆水下姿态呈正立时,使爆破器横向爆破车窗后,伸缩杆本体横向穿过车辆本体;所述单侧弯钩连接件前端设有爆破器(3),后端能够与伸缩杆本体前端轴向可拆卸地连接,前部机械爪(2)及前端浮力球(1)均固定在其上;适用于车辆水下姿态呈侧立时,使爆破器向下爆破车窗后,单侧弯钩连接件的弯钩部勾住车辆上固定玻璃的立柱。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下车辆打捞救援用伸缩杆,其特征在于:浮力绳转盘(8)上设有一用于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磊王俊军姜一桐胡斌周兆威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倍安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