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刚石圆柱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5083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金刚石圆柱轮,包括基体以及刀头,刀头分为数组,每组刀头均由数个刀头构成,每组刀头均呈环状布设于基体周向侧沿,刀头为金刚石刀头。上述基体主体部分外周沿呈圆柱状,基体的主体部分一体成型设置。每一上述刀头均直接焊接于该基体的主体部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一体成型的基体配合直接焊接于基体的刀头结构,相比于传统的先将刀头焊接于基体环形成磨片、再将磨片与钢圈组装于基体柱的结构,极大程度简化了金刚石圆柱轮的生产工艺,生产效率更高。效率更高。效率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刚石圆柱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刚石磨削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刚石圆柱轮。

技术介绍

[0002]在硬脆材料的磨削定厚中,如用天然石板材、人造石板材、微晶石等材质制作橱柜台面、桌子台面、浴柜台面等产品中,一般采用定厚圆柱轮。现有的金刚石圆柱轮,大多是,将金刚石刀头制造完成后感应焊接在带有安装孔的铝制环形基体上形成一块磨片,再用长螺丝从装载孔把多块磨片串叠组合起来(常规9

11块磨片),每块之间用钢圈隔开,两端用法盘固定,最后用螺母锁定。这种圆柱轮零部件多达200余件,生产工艺工序多、生产周期长,成本高。如申请公布号为CN 109822464 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即公开了一种上述结构的定厚轮。
[0003]而如申请号为201310211591.2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的一种新型金刚石滚筒,包括滚筒基体和呈螺旋式排布安装在滚筒基体外周面上的复数个金刚石节块刀头;各所述金刚石节块刀头成阶梯状平行排布设置。该结构虽然并未公开滚筒基体与金刚石节块刀头之前的连接工艺,但是该结构的金刚石滚筒制作一般采用在滚筒基体开槽,然后在槽内焊接金刚石节块刀头,操作不便且仅适合该种金刚石节块刀头数量较少结构,适用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金刚石圆柱轮,以解决现有金刚石圆柱轮生产成本高等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金刚石圆柱轮,包括基体以及刀头,刀头分为数组,每组刀头均由数个刀头构成,每组刀头均呈环状布设于基体周向侧沿,刀头为金刚石刀头。上述基体主体部分外周沿呈圆柱状,基体的主体部分一体成型设置。每一上述刀头均直接焊接于该基体的主体部分。
[0005]进一步地:上述基体为由圆钢材料一体切削成型的基体。
[0006]同一组内相邻的上述刀头间隔排布,位于相邻组内的刀头间隔排布。
[0007]同一组内相邻的上述刀头等间距间隔排布,位于相邻组内的刀头等间距间隔排布。位于不同组内对应位置的刀头沿上述基体延伸方向渐进布设。该基体延伸方向为基体主体部分的圆柱状结构的高度方向。刀头在基体端面的投影中,位于相邻组且投影面重叠面积最大的刀头所在位置即互为该位于不同组内对应位置。
[0008]每一上述刀头均附设有至少一个定位凸起,定位凸起与刀头一体成型设置,定位凸起设于刀头外侧侧面。该刀头的内侧与外侧为刀头位于基体延伸方向上相对的两个侧面。相邻两组的刀头中一组刀头的内侧侧面与设于另一组刀头外侧侧面的上述定位凸起邻接。
[0009]上述定位凸起为凸棱状结构。每一上述刀头均设有两个该定位凸起,两个定位凸起分别设于刀头外侧侧面位于上述基体侧沿圆周方向上的两侧。
[0010]每一上述刀头还开设有至少一个增锋槽,增锋槽为开设于刀头侧面的凹槽结构。
[0011]上述刀头的合金部分包括以下成分Fe30%

60%、Co5%

45%、Cu10%

50%、Ni1%

12%、W2%

15%、Sn1.5%

15%以及Zn1.5%

15%,其中各成分的百分比按重量计。
[0012]上述刀头的生产过程为:Ⅰ.将上述刀头的合金部分熔炼成合金,雾化喷粉,制成超细预合金多元粉末。
[0013]Ⅱ.将上述超细预合金多元粉末与金刚石颗粒充分混合。
[0014]该金刚石颗粒包括以下牌号30/35#5%

30%、35/40#10%

60%、40/45#10%

50%、45/50#10%

50%、50/60#5%

50%、70/80#5%

45%、80/100#5%

40%、100/120#5%

35%,其中各牌号的百分比按重量计。
[0015]Ⅲ.将混合后的超细预合金多元粉末与金刚石颗粒冷压成坯片。
[0016]Ⅳ.将上述坯片烧结成刀头。
[0017]其中,烧结压力值为0.05MPA

2MPA每立方厘米,烧结温度值为450℃

950℃。
[0018]上述刀头与上述基体之间的焊接为氧气焊接。
[0019]由上述对本专利技术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通过一体成型的基体配合直接焊接于基体的刀头结构,相比于传统的先将刀头焊接于基体环形成磨片、再将磨片与钢圈组装于基体柱的结构,极大程度简化了金刚石圆柱轮的生产工艺,生产效率更高。现有生产条件下,传统金刚石圆柱轮单件生产需要时长大概为2.5小时,而相同条件下,本专利技术的金刚石圆柱轮单件生产需要时长大概为40min,同等条件下,单个产品的生产成本下降约为25%。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实施例一中本专利技术的金刚石圆柱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实施例一中本专利技术的基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实施例一中本专利技术的刀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实施例二中本专利技术的刀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5]实施例一:参考图1,一种金刚石圆柱轮,包括基体1以及刀头2,刀头2分为数组,每组刀头2均由数个刀头2构成,每组刀头2均呈环状布设于基体1周向侧沿,刀头2为金刚石刀头2。上述基体1主体部分外周沿呈圆柱状,基体1的主体部分一体成型设置。每一上述刀头2均直接焊接于该基体1的主体部分。具体的,本实施例采用刀头2分九组,每组十二个刀头2的结构进行具体示意。该刀头2为通过氧气焊接直接焊接于基体1。
[0026]参考图2,上述基体1为由圆钢材料一体切削成型的基体1,具体可用如45#圆钢材料。该基体1由数控车床和加工中心制作而成,整体外轮廓呈圆柱状且中部开设有通孔,基体1中部位置还设有成对的装载孔和带内螺纹的卸载孔等。基体1一端端面还设有一圈定位棱11,定位棱11呈环状,定位棱11沿基体1周向侧沿延伸且凸出于基体1周向侧沿设置。
[0027]参考图3,上述刀头2主体呈四棱柱状结构,在刀头2主体四棱柱结构侧棱大致直立
的形态下,刀头2主体顶面与底面均大致为圆弧面。每一上述刀头2均附设有至少一个定位凸起21以及至少一个增锋槽22,定位凸起21与刀头2一体成型设置,定位凸起21设于刀头2外侧侧面,增锋槽22为开设于刀头2侧面的凹槽结构。为便于定位凸起21与增锋槽22所在位置描述,定义刀头2位于基体1延伸方向上相对的两个侧面分别为刀头2的内侧与外侧,该内侧与外侧仅为便于描述上述位置关系而使用,不代表包括字面内、外含义在内的其他限制。相邻两组的刀头2中一组刀头2的内侧侧面与设于另一组刀头2外侧侧面的上述定位凸起21邻接。本实施例中,增锋槽22设有一个,增锋槽22设于刀头2内侧侧面,增锋槽22沿金刚石圆柱轮直径方向延伸且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刚石圆柱轮,包括基体以及刀头,刀头分为数组,每组刀头均由数个刀头构成,每组刀头均呈环状布设于基体周向侧沿,刀头为金刚石刀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主体部分外周沿呈圆柱状,基体的主体部分一体成型设置;每一所述刀头均直接焊接于该基体的主体部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刚石圆柱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为由圆钢材料一体切削成型的基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刚石圆柱轮,其特征在于:同一组内相邻的所述刀头间隔排布,位于相邻组内的刀头间隔排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金刚石圆柱轮,其特征在于:同一组内相邻的所述刀头等间距间隔排布,位于相邻组内的刀头等间距间隔排布;位于不同组内对应位置的刀头沿所述基体延伸方向渐进布设;该基体延伸方向为基体主体部分的圆柱状结构的高度方向;刀头在基体端面的投影中,位于相邻组且投影面重叠面积最大的刀头所在位置即互为该位于不同组内对应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刚石圆柱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刀头均附设有至少一个定位凸起,定位凸起与刀头一体成型设置,定位凸起设于刀头外侧侧面;该刀头的内侧与外侧为刀头位于基体延伸方向上相对的两个侧面;相邻两组的刀头中一组刀头的内侧侧面与设于另一组刀头外侧侧面的所述定位凸起邻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金刚石圆柱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起为凸棱状结构;每一所述刀头均设有两个该定位凸起,两个定位凸起分别设于刀头外侧侧面位于所述基体侧沿圆周方向上的两侧。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刚石圆柱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刀头还开设有至少一个增锋槽,增锋槽为开设于刀头侧面的凹槽结构。8.根据权利要求1

7任一所述的一种金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连和熊丽涂伟锋陈建辉谭永明
申请(专利权)人:万龙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