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4802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现有电池的缺点是必须采用坚固的外装容器来保持电极之间的电连接,它存在不能小型化的问题。而且,在各电极和隔离层通过粘接性树脂粘合时,存在粘接强度和电池特性,特别是离子传导性和内部阻抗抵触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减小电极之间的阻抗,即电池的内部阻抗来改进电池的特性,同时保证针对电极之间的电子传导和离于传导的绝缘性能,还保持粘接强度,以坚固地连接电极,从而制备一种轻质、紧凑的薄型电池。内部阻抗可以通过采用粘接性树脂层连接正极和负极来减小,所说的粘接性树脂层含有至少一层含有填充物的粘接性树脂层。该粘接性树脂层有孔,它被电解质溶液填充,具有足够的离子传导性,从而提高电池性能并保持粘接强度。(*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具体地说涉及电池的构成,该构成可以使电池轻质并薄型化,在高电流密度下放电容量大,并且循环特性优良。电池一直以来都作为各种装置的主要电源和备用电源使用,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便携式电话和便携式个人电脑等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发展,其需求增长。电池根据用途可使用一次电池、二次电池,特别是极为方便的二次电池锂离子二次电池、镍氢电池等高性能电池备受关注。下面,以作为便携式电子设备使用的需求急剧增加的锂离子二次电池为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说明。现有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在正极和负极之间配置具有绝缘和保持电解质功能的隔离层,将其卷成圆筒状,或者将长方形的组件顺序层压制成的层压体放置在金属制容器中,通过该容器产生的压力将正极、隔离层和负极贴紧,保持电极和隔离层之间的接触。通过将电极体放置在金属制容器中虽然可保证电接触,但是由于容器是金属制的,存在电池自重增加的困难。而且,在生产金属制容器时,存在难以生产薄型容器这样的问题。因此,基于在小型便携式机器等上搭载的目的,不能薄型化已不能满足对电池的要求,并已成为重要的课题。对于这个问题,US5437692中公开了离子传导层采用锂离子传导性聚合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备有电池体,该电池体带有具有电极活性物质的正极和负极,含有电解质的电解液和将上述正极配置于一侧、负极配置于另一侧并且与上述正极和负极中的至少一方粘合的粘接性树脂层,该粘接性树脂层由至少一层构成并含有填充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相原茂竹村大吾盐田久荒金淳漆畑广明吉田育弘滨野浩司村井道雄犬塚隆之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