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货车车门检修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4588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铁路货车车门检修线,整机由液压机、上料输送线、下料输送线、车门上料助力平衡吊、车门下料助力平衡吊、仿形模具、液压系统、控制系统组成;通过上料助力平衡吊将待整修车门吊至上料输送线;经上料输送线运送至液压机下梁上的仿形模具中;通过液压系统对主油缸的自动控制实现中间滑梁的上下移动,从而带动固定在其上面的仿形模具上模动作,实现对货车变形车门的自动修整操作;整修后的车门经下料助力平衡吊吊离下料输送线;减少钳工的数量的同时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少钳工的数量的同时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少钳工的数量的同时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铁路货车车门检修线


[0001]本技术是一种用于铁路货车车门检修的自动化设备,能够自动对变形处进行快速修整。

技术介绍

[0002]铁路货车的高速、重载,对车门的损坏数量越来越多,损坏程度越来越大,致使传统的人工整形、维修的方法行不通了,针对铁路货车车门的维修也提出更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技术研制的铁路货车车门检修线,能够快速高效自动对变形处进行整形处理,大幅降低了劳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整形质量。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铁路货车车门检修线,其特征在于:整机由液压机(1)、上料输送线 (2)、下料输送线(3)、车门上料助力平衡吊(4)、车门下料助力平衡吊(5)、仿形模具(6)、液压系统(7)、控制系统(8)组成;所述的液压机(1)采用三梁四柱式结构,主要由上梁(101)、中间滑梁(102)、下梁(103)、立柱(104)、支撑块(105)、顶出机构(106)组成;所述的上梁(101)、中间滑梁(102)、下梁(103)均为钢板焊接件,通过立柱(104)相联接;所述的上梁(101)位于中间滑梁(102)的上方,其上安装有主油缸(72),所述的主油缸(72)动作带动中间滑梁(102)上下移动,从而实现上模组成(61)的动作,进而完成车门整形;所述的中间滑梁(102)的下平面以及下梁(103)的上平面均有“T”型槽,用于固定仿形模具(6);所述的支撑块(105)采用立柱结构,液压机(1) 不工作时支撑块(105)摆至中间滑梁(102)与下梁(103)之间,起到支撑作用,防止突发状况时造成中间滑梁(102)的下落,液压机(1)工作时支撑块(105)则摆出,不影响其动作;所述的顶出机构(106)采用立装轴承结构,将整修完成后的车门从仿形模具(6)中顶起脱开;所述的上料输送线(2)和下料输送线(3)结构相同,均采用无动力滚子输送方式,其分别安装在液压机 (1)两侧,可通过螺栓调整其高度,方便操作者人工辅助输送整修前和整修后的车门;所述的车门上料助力平衡吊(4)和车门下料助力平衡吊(5),其结构相同需人工辅助操作,安装在上料输送线(2)和下料输送线(3)的同一侧,实现将整修前的车门吊至上料输送线(2)上和整修后车门从下料输送线(3) 上吊离;所述的仿形模具(6),主要由上模组成(61)、下模组成(62)、校正镶块(63)组成,满足既有铁路货车车门的整形尺寸需求;所述的下模组成(62) 上开设有排渣通道口(621)及顶出通道口(622);所述的排渣通道口(621) 与下梁(103)上开设的排渣通道(1031)相对应,车门调修后的残留铁渣由此排至设备外接铁渣槽内;所述的校正镶块(63),完成上模组成(61)与下模组成(62)的配合校正;所述的液压系统(7)主要由液压站(71)和主油缸(72) 组成,可根据工艺需要进行压力及速度的调整,并具备保压功能,防止在非工作情况下中间滑梁(102)的下落;所述的主油缸(72),依靠缸体台肩及锁母紧固于上梁(101)的孔内,并与中间滑梁(102)紧固连接;所述的控制系统 (8),通过液压系统(7)实现对主油缸(72)的控制,从而完成对车门整
形的自动操作。
[0006]该设备设计合理、结构紧凑、工艺先进、操作简便、运行稳定、自动化程度较高,是针对铁路货车车门检修的自动化设备;其主要特点如下:
[0007]1.设备工艺流程顺畅,整形效率高;
[0008]2.结构简单,检修方便。
附图说明
[0009]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0]图1:整机45
°
视图
[0011]图2:整机右视图
[0012]图3:下模组成主视图
[0013]图中:1

液压机、2

上料输送线、3

下料输送线、4

车门上料助力平衡吊、 5

车门下料助力平衡吊、6

仿形模具、7

液压系统、8

控制系统;
[0014]101

上梁、102

中间滑梁、103

下梁、104

立柱、105

支撑块、106

顶出机构;
[0015]1031

排渣通道;
[0016]61

上模组成、62

下模组成、63

校正镶块;
[0017]621

排渣通道口、622

顶出通道口;
[0018]71

液压站、72

主油缸。
具体实施方式
[0019]请参阅附图1、附图2和附图3:一种铁路货车车门检修线,其特征在于:整机由液压机(1)、上料输送线(2)、下料输送线(3)、车门上料助力平衡吊(4)、车门下料助力平衡吊(5)、仿形模具(6)、液压系统(7)、控制系统(8)组成;所述的液压机(1)采用三梁四柱式结构,主要由上梁(101)、中间滑梁(102)、下梁(103)、立柱(104)、支撑块(105)、顶出机构(106)组成;所述的上梁 (101)、中间滑梁(102)、下梁(103)均为钢板焊接件,通过立柱(104)相联接;所述的上梁(101)位于中间滑梁(102)的上方,其上安装有主油缸(72),所述的主油缸(72)动作带动中间滑梁(102)上下移动,从而实现上模组成(61) 的动作,进而完成车门整形;所述的中间滑梁(102)的下平面以及下梁(103) 的上平面均有“T”型槽,用于固定仿形模具(6);所述的支撑块(105)采用立柱结构,液压机(1)不工作时支撑块(105)摆至中间滑梁(102)与下梁(103) 之间,起到支撑作用,防止突发状况时造成中间滑梁(102)的下落,液压机(1) 工作时支撑块(105)则摆出,不影响其动作;所述的顶出机构(106)采用立装轴承结构,将整修完成后的车门从仿形模具(6)中顶起脱开;所述的上料输送线(2)和下料输送线(3)结构相同,均采用无动力滚子输送方式,其分别安装在液压机(1)两侧,可通过螺栓调整其高度,方便操作者人工辅助输送整修前和整修后的车门;所述的车门上料助力平衡吊(4)和车门下料助力平衡吊 (5),其结构相同需人工辅助操作,安装在上料输送线(2)和下料输送线(3) 的同一侧,实现将整修前的车门吊至上料输送线(2)上和整修后车门从下料输送线(3)上吊离;所述的仿形模具(6),主要由上模组成(61)、下模组成(62)、折页校正镶块(63)组成,满足既有铁路货车车门的整形尺寸需求;所述的下模组成(62)上开设有排渣通道口(621)及顶出通道口(622);所述的排渣通道口(621)与下梁(103)上开设的排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路货车车门检修线,其特征在于:整机由液压机(1)、上料输送线(2)、下料输送线(3)、车门上料助力平衡吊(4)、车门下料助力平衡吊(5)、仿形模具(6)、液压系统(7)、控制系统(8)组成;所述的液压机(1)采用三梁四柱式结构,主要由上梁(101)、中间滑梁(102)、下梁(103)、立柱(104)、支撑块(105)、顶出机构(106)组成;所述的上梁(101)、中间滑梁(102)、下梁(103)均为钢板焊接件,通过立柱(104)相联接;所述的上梁(101)位于中间滑梁(102)的上方,其上安装有主油缸(72),所述的主油缸(72)动作带动中间滑梁(102)上下移动,从而实现上模组成(61)的动作,进而完成车门整形;所述的中间滑梁(102)的下平面以及下梁(103)的上平面均有“T”型槽,用于固定仿形模具(6);所述的支撑块(105)采用立柱结构,液压机(1)不工作时支撑块(105)摆至中间滑梁(102)与下梁(103)之间,起到支撑作用,防止突发状况时造成中间滑梁(102)的下落,液压机(1)工作时支撑块(105)则摆出,不影响其动作;所述的顶出机构(106)采用立装轴承结构,将整修完成后的车门从仿形模具(6)中顶起脱开;所述的上料输送线(2)和下料输送线(3)结构相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世全朱戬米学博黄奕程苏志敏王蕊于强强谭鹏远孙德旭邱颖王立颖
申请(专利权)人:齐齐哈尔四达铁路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