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射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3010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24
本申请涉及喷射阀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喷射阀,包括内部形成有进料型腔的进料段、连通所述进料型腔的下料段、以及连通所述下料段的出料段;所述进料段侧面开设有连通所述进料型腔的进料通道;所述进料段、下料段和出料段内可活动穿置有用于推动胶料出料的撞针。胶料通过设置在侧面的进料通道进入进料型腔,撞针的反复运动实现将胶料推到下料段,进而再从下料段推至出料段射出,进而实现出胶效果稳定,喷胶顺畅,喷胶胶滴一致性好;进料通道开设在进料段侧面,进而实现撞针高效推动胶料下料;通过撞针与出料段的高精度配合,实现出胶量稳定,出胶效果一致性高,保证出胶过程无漏胶、挂胶等现象。胶等现象。胶等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喷射阀


[0001]本申请涉及喷射阀
,特别涉及一种喷射阀。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科技领域需求利用点胶、喷胶、以及涂胶技术来解决生产的技术难题。在塑胶注塑成型中,高温溶解后流动性好的塑料,射嘴中塑料在无压力状态时,胶料会从喷射嘴中流出,需要封针实现射嘴闭合。
[0003]目前科技技术市场上的精密喷胶系统注塑产品时,常会发生喷射嘴不完全封闭,喷胶胶滴一致性差,胶嘴挂胶,胶液拉丝不断,出胶不稳定等核心技术难题,导致注塑产品外观缺陷,出现质量问题,并且进胶方式不合理容易造成下料困难,射胶效率低,导致出胶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申请提供一种喷射阀,包括内部形成有进料型腔的进料段、连通所述进料型腔的下料段、以及连通所述下料段的出料段;所述进料段侧面开设有连通所述进料型腔的进料通道;所述进料段、下料段和出料段内可活动穿置有用于推动胶料出料的撞针。通过撞针的反复运动实现将胶料推到下料段,进而再从下料段推至出料段,进而实现出胶效果稳定,喷胶顺畅,到达喷胶胶滴一致性好的效果。
[0005]优选的,所述下料段包括连通所述进料型腔的第一锥形变径流道、连通所述出料段的第二锥形变径流道、以及连通所述第一锥形变径流道和第二锥形变径流道的直流道,实现出胶量稳定,出胶效果一致性高,保证出胶过程无漏胶、挂胶等现象。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锥形变径流道的锥度为60
°
~65
°
。通过设置60

的第一锥形变径流道有利于胶料流体的流动至直流道,进而通过撞针的推动作用实现胶料流体高效喷射。
[0007]优选的,所述第二锥形变径流道的锥度为45
°
~50
°
。通过撞针底部的圆形针头与第二锥形变径流道高精度配合,实现胶料从出料段的出口喷射出,避免胶料倒流影响喷射量。
[0008]优选的,所述撞针底部形成有可与所述第二锥形变径流道密封配合的圆形针头。
[0009]优选的,所述撞针顶面形成有圆台。通过撞针与第二锥形变径流道的高精度配合,实现出胶量稳定,出胶效果一致性高,保证出胶过程无漏胶、挂胶等现象。
[0010]优选的,所述进料通道的进料方向垂直于所述撞针的活动方向。通过撞针的运动方向与胶料的进料方向垂直进而形成“切料”的形式,保证撞针推胶效率,通过撞针与出料段的高精度内接配合,实现出胶量稳定。
[0011]优选的,所述进料通道的进料方向与所述撞针的活动方向呈夹角设置。进而有利于胶料从进料通道流入进料型腔,实现撞针高效地推动胶料下料,进而中低粘度流体胶料更顺畅通过进料通道流入进料型腔内。
[0012]优选的,所述出料段包括连通所述第二锥形变径流道的第一出料通道和第二出料
通道;所述第一出料通道的口径大于所述第二出料通道的口径。通过两段小口径的第一出料通道和第二出料通道可实现喷射流体的体积及流量控制,通过撞针往复推动实现出胶量稳定射出。
[0013]优选的,位于所述进料段的外周形成有方形凸台,通过方形凸台可实现整体安装的限位和固定作用,方便后续安装和使用。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通过在进料段内部形成有进料型腔,进料段侧面开设有连通进料型腔的进料通道,实现高效进料,下料段连通进料型腔,出料段连通下料段,在进料段、下料段和出料段内可活动穿置有用于推动胶料的撞针。胶料通过进料通道进入进料型腔,通过撞针的反复运动实现将胶料推到下料段,进而再从下料段推至出料段,进而实现出胶效果稳定,喷胶顺畅,喷胶胶滴一致性好;进料通道开设在进料段侧面,进而实现撞针高效推动胶料下料;通过撞针与出料段的高精度配合,实现出胶量稳定,出胶效果一致性高,保证出胶过程无漏胶、挂胶等现象。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1的喷射阀的剖视图;
[0017]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1的喷射阀的局部放大图;
[0018]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1的喷射阀的立体图;
[0019]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2的喷射阀的剖视图。
[0020]附图标记
[0021]10、进料段;11、进料型腔;12、进料通道;13、方形凸台;20、下料段;21、第一锥形变径流道;22、直流道;23、第二锥形变径流道;30、出料段;31、第一出料通道;32、第二出料通道;40、撞针;41、圆形针头;42、圆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申请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申请。也就是说,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0023]需要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24]另外,在本申请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申请,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
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5]为能进一步了解本申请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002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喷射阀,如图1所示,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喷射阀的剖视图,包括一体成型的进料段10、下料段20和出料段30,进料段10内部形成有进料型腔11,进料段10侧面开设有连通进料型腔11的进料通道12,下料段20连通进料型腔11,出料段30连通下料段20,在进料段10、下料段20和出料段30内可活动穿置有用于推动胶料的撞针40。胶料通过进料通道12进入进料型腔11,通过撞针40的反复运动实现将胶料推到下料段20,进而再从下料段20推至出料段30,进而实现出胶效果稳定,喷胶顺畅,喷胶胶滴一致性好。通过设置在侧面的进料通道12实现撞针40高效推动胶料下料,通过撞针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射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形成有进料型腔(11)的进料段(10)、连通所述进料型腔(11)的下料段(20)、以及连通所述下料段(20)的出料段(30);所述进料段(10)侧面开设有连通所述进料型腔(11)的进料通道(12);所述进料段(10)、下料段(20)和出料段(30)内可活动穿置有用于推动胶料出料的撞针(4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射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段(20)包括连通所述进料型腔(11)的第一锥形变径流道(21)、连通所述出料段(30)的第二锥形变径流道(23)、以及连通所述第一锥形变径流道(21)和第二锥形变径流道(23)的直流道(2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射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锥形变径流道(21)的锥度为60
°
~65
°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射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锥形变径流道(23)的锥度为4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候佳雨陈腾飞周俊杰姚赞彬蔡海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