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电粒子束照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2654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电粒子束照射装置,该带电粒子束照射装置具备:准直装置,该准直装置设置于向照射目标出射带电粒子束的照射喷嘴;以及准直控制部,该准直控制部对所述准直装置进行控制,所述准直装置具备:准直机构,该准直机构具备从基座部延伸出的一个以上的臂状准直器;以及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使所述准直机构在与带电粒子束的行进方向垂直的面内移动,所述臂状准直器具备在所述垂直的面内相互独立地旋转的一个以上的可动叶片,所述准直控制部在所述垂直的面内使所述准直机构移动且/或使所述可动叶片旋转以使所述臂状准直器沿着照射目标的边缘部的形状,从而利用所述臂状准直器将射向所述边缘部的外侧的带电粒子束遮蔽。蔽。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电粒子束照射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使带电粒子束扫描而以照射点为单位对照射目标进行照射的(称为“扫描照射”)带电粒子束照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一直以来都进行粒子射线治疗:将高能加速的带电粒子束(也称为“粒子射线”)向癌等恶性肿瘤照射,治疗恶性肿瘤。在使用质子射线、碳射线等带电粒子束的粒子射线治疗中,近年来,扫描照射这一新的照射法也受到注意,实施的施设数也正在增加。以往的粒子线治疗曾以放大射束照射法为主流,在该放大射束照射法中,使用各种照射野形成器具(例如散射体、脊形过滤器、准直器或患者补偿块)将带电粒子束在侧方方向(照射切片面方向)和行进方向(进深(深度)方向)上静态地放大为较细的射束。但是,扫描照射法由于不使用这样的照射野形成器具即可对带电粒子束动态地三维地进行控制而形成照射野,因此可期待照射目标上的剂量分布的提高。在使用扫描照射法的粒子线治疗中,由于利用带电粒子束扫描病灶,因此不需要用于使放大的射束与病灶轮廓一致的多叶准直器。
[0003]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驱动多叶准直器本身而以比以往少的叶片数对照射目标的边缘部的剂量分布进行提高的方法。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利用四根棱柱状的准直器仅将对照射目标边缘部进行照射的射束遮蔽而使剂量分布的锐度(锋利)提高的装置。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多叶准直器能够根据照射目标的形状来改变开口形状,并能够再现患者各自的病灶的形状,但驱动控制与叶片数成比例地变得复杂(图12)。
[0004]非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在扫描照射装置中对在射束所通过的与射束垂直的面上组装成长方形状的四个调节器独立地进行动作控制而将照射区域的边缘部去掉的装置。
[0005]现有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8

536522号公报
[0008]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16

526452号公报
[0009]非专利文献
[0010]非专利文献1:“A dynamic collimation system for penumbra reduction in spot

scanning proton therapy:Proof of concept(外文论文中文译名:点扫描质子照射法中的一种半暗带还原动态准直系统:概念验证)”,丹尼尔
·
E
·
海尔等,《Med.Phys.(外文杂志中文译名:医学物理学)》,41(9),2014

技术实现思路

[0011]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0012]在使用扫描照射装置的粒子线治疗中,为了提高对作为照射目标的病灶的剂量集中性,并且尽可能地降低对照射目标外的正常组织的影响,要求提高照射目标的边缘部处的带电粒子束的剂量分布的锐度(半影)。
[0013]如专利文献2、非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那样,也有减少准直器的叶片数来遮蔽照射目标边缘部的带电粒子束的方法,但难以配合着照射目标的边缘部的形状而使叶片所形成的形状变化为与之充分匹配,特别是照射目标的形状越复杂,该倾向越明显。
[0014]鉴于这样的情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电粒子束照射装置,该带电粒子束照射装置具备设置于向照射目标出射带电粒子束的照射喷嘴的准直装置,使带电粒子束扫描而以照射点为单位对照射目标进行照射。
[0015]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0016]本专利技术中包含以下的方式〔1〕~〔6〕。
[0017]〔1〕
[0018]一种带电粒子束照射装置(10),该带电粒子束照射装置(10)使带电粒子束扫描而以照射点为单位对照射目标进行照射,其中,具备:
[0019]准直装置(100、300),该准直装置(100、300)设置于向照射目标出射带电粒子束的照射喷嘴(50);以及
[0020]准直控制部,该准直控制部对所述准直装置进行控制,
[0021]所述准直装置具备:
[0022]准直机构(102、302),该准直机构(102、302)具备从基座部(106、306)延伸出的一个以上的臂状准直器(110、120、310、320);以及
[0023]驱动机构(101),该驱动机构(101)使所述准直机构在与带电粒子束的行进方向(X轴方向)垂直的面(YZ面)内移动,
[0024]所述臂状准直器具备在所述垂直的面(YZ面)内相互独立地旋转的多个可动叶片,
[0025]所述准直控制部在所述垂直的面(YZ面)内使所述准直机构移动且/或使所述可动叶片旋转以使所述臂状准直器沿着照射目标的边缘部的形状,从而利用所述臂状准直器将射向所述边缘部的外侧的带电粒子束遮蔽。
[0026]〔2〕
[0027]根据〔1〕所述的带电粒子束照射装置,其中,
[0028]所述一个以上的臂状准直器是从所述基座部延伸出的至少两个臂状准直器(110、120),所述臂状准直器分别具备相互串列地连接的多个所述可动叶片,
[0029]所述准直控制部使所述准直机构移动且/或使所述可动叶片分别旋转以使所述臂状准直器沿着照射目标的边缘部的形状,从而利用所述臂状准直器将射向所述边缘部的外侧的带电粒子束遮蔽。
[0030]〔3〕
[0031]根据〔2〕所述的带电粒子束照射装置,其中,
[0032]所述带电粒子束照射装置具备至少两个所述准直装置,
[0033]所述准直控制部使所述准直机构分别移动且/或使所述可动叶片分别旋转以使所述准直装置各自的所述臂状准直器配合而沿着照射目标的整个边缘部的形状,从而分别利用所述臂状准直器将射向所述边缘部的外侧的带电粒子束遮蔽。
[0034]〔4〕
[0035]一种带电粒子束照射装置(10),该带电粒子束照射装置(10)使带电粒子束扫描而以照射点为单位对照射目标进行照射,其中,具备:
[0036]准直装置(200),该准直装置(200)设置于向照射目标出射带电粒子束的照射喷嘴(50);以及
[0037]准直控制部,该准直控制部对所述准直装置进行控制,
[0038]所述准直装置具备:
[0039]准直机构(202),该准直机构(202)具备从基座部(106)延伸出的两个臂状准直器(210、220);以及
[0040]驱动机构(101),该驱动机构(101)使所述准直机构在与带电粒子束的行进方向(X轴方向)垂直的面(YZ面)内移动,
[0041]所述两个臂状准直器分别具备在所述垂直的面(YZ面)内旋转的一个可动叶片,
[0042]所述准直控制部在所述垂直的面(YZ面)内使所述准直机构移动且/或使所述可动叶片旋转以使所述臂状准直器沿着照射目标的边缘部的形状,从而利用所述臂状准直器将射向所述边缘部的外侧的带电粒子束遮蔽,
[0043]在向照射目标的边缘部照射带电粒子束时,所述准直控制部使所述准直机构跟随照射点的扫描而移动,从而利用所述臂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电粒子束照射装置(10),该带电粒子束照射装置(10)使带电粒子束扫描而以照射点为单位对照射目标进行照射,其中,具备:准直装置(100、300),该准直装置(100、300)设置于向照射目标出射带电粒子束的照射喷嘴(50);以及准直控制部,该准直控制部对所述准直装置进行控制,所述准直装置具备:准直机构(102、302),该准直机构(102、302)具备从基座部(106、306)延伸出的一个以上的臂状准直器(110、120、310、320);以及驱动机构(101),该驱动机构(101)使所述准直机构在与带电粒子束的行进方向(X轴方向)垂直的面(YZ面)内移动,所述臂状准直器具备在所述垂直的面(YZ面)内相互独立地旋转的多个可动叶片,所述准直控制部在所述垂直的面(YZ面)内使所述准直机构移动且/或使所述可动叶片旋转以使所述臂状准直器沿着照射目标的边缘部的形状,从而利用所述臂状准直器将射向所述边缘部的外侧的带电粒子束遮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电粒子束照射装置,其中,所述一个以上的臂状准直器是从所述基座部延伸出的至少两个臂状准直器(110、120),所述臂状准直器分别具备相互串列地连接的多个所述可动叶片,所述准直控制部使所述准直机构移动且/或使所述可动叶片分别旋转以使所述臂状准直器沿着照射目标的边缘部的形状,从而利用所述臂状准直器将射向所述边缘部的外侧的带电粒子束遮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电粒子束照射装置,其中,所述带电粒子束照射装置具备至少两个所述准直装置,所述准直控制部使所述准直机构分别移动且/或使所述可动叶片分别旋转以使所述准直装置各自的所述臂状准直器配合而沿着照射目标的整个边缘部的形状,从而分别利用所述臂状准直器将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原洋介古川卓司丹正亮平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B点医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