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输送台车、粒子束照射系统及其工作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881481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患者输送台车、粒子束照射系统及其工作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患者输送台车,具备:供患者躺下的顶板;使所述顶板平行移动以及/或者旋转的驱动部;驱动控制部,其根据从设于粒子束治疗室的患者位置设定装置接收到的所述顶板的平行移动量以及/或者旋转量控制所述驱动部对所述顶板的平行移动以及/或者旋转;以及基座锁定机构,其与设于所述粒子束治疗室的锁定接受部卡合,将所述患者输送台车固定于所述粒子束治疗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患者输送台车、粒子束照射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患者输送台车、粒子束照射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在粒子束治疗中,进行向病灶、癌等肿瘤部分等(标靶)照射从加速器取出的质子束、重粒子束、或者中子束等粒子束的治疗法。为了在提高粒子束向标靶的剂量的集中性的同时抑制对正常组织的影响,向标靶高精度地照射粒子束。以往,在向患者照射粒子束之前,使患者躺在设置有粒子束的照射喷嘴的、进行粒子束治疗的房间(以下称作“粒子束治疗室”)中所放置的治疗台上,进行从照射喷嘴照射的粒子束的位置与应照射粒子束的部位的对位(称作“患者位置设定”)。即,调整粒子束照射位置与患者位置,以使从照射喷嘴照射的粒子束高精度地照射到患者内的标靶(图9中的(a))。在患者位置设定中,首先,为了抑制患者与治疗台之间的偏离,使用固定器具将患者固定于治疗台的顶板。接着,利用设置于粒子束治疗室内的激光指示器等,从患者的皮肤之上进行照射粒子束的位置与应照射粒子束部位之间的粗略定位。之后,向患者照射X射线,拍摄X射线图像,一边对其进行观察,一边调整患者所躺的顶板的位置、倾斜等,高精度地(例如mm单位)决定照射粒子束的位置。然后,在患者位置设定后,开始粒子束的治疗。一般来说,患者位置设定需要几分钟~几十分钟的时间,占据粒子束治疗的治疗时间的一大半。在粒子束治疗室内长时间设定患者位置使得每一个患者的粒子束治疗室的占有时间也增加。其结果,不会增加每单位时间的治疗人数或压低进行用于确保安全的治疗照射的粒子束的QualityAssurance(QA,品质保证)测定的时间,增大了医生、护士,放射线技师等医疗工作者的负担。专利文献1公开了以缩短患者位置设定所需的时间为目的、在区别于设置有照射喷嘴的粒子束治疗室的另一准备室进行患者位置设定的方法。在该方法中,在准备室中使最初的患者躺在第一床上并安装固定器具,进行使用了激光指示器的患者位置的粗略定位,之后,使患者保持着躺在第一床上的状态,沿第一输送路径输送至模拟器室,进行患者的精密的定位。此时,在送出了最初的患者的准备室中,使接下来的患者躺在第二床上并进行相同的患者位置设定。在模拟器室中进行了精密的定位的最初的患者保持着躺在第一床上的状态沿第二输送路径输送到粒子束治疗室,进行治疗照射。如此,减少粒子束治疗室内的作业负担,高效地推进粒子束治疗。现有文献2公开了只将患者所躺的顶板部分转移到设置有照射喷嘴的粒子束治疗室的治疗台上方法。在该方法中,在准备室进行躺在顶板上的患者的位置设定,使躺着患者的顶板载置于输送台,并从准备室向治疗室输送。在粒子束治疗室内,仅使躺着患者的顶板部分改乘到粒子束治疗室内的治疗台,进行粒子束治疗(图9中的(b)、(c))。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288102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148026号公报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难以在维持在准备室中进行了患者位置设定的状态的同时将患者输送至粒子束治疗室,在输送期间,由于振动等会导致患者的位置偏离,实际上需要在粒子束治疗室内再次进行位置设定。在专利文献2的技术中,在准备室进行患者位置设定之后,仅将患者所躺的顶板部分转移到设置于粒子束治疗室的治疗台,但在转移的期间有位置偏离的隐患。另外,在粒子束治疗室内始终配备固定的治疗台需要使粒子束治疗室增大治疗台的量,而且在进行QA测定等时,有治疗台阻碍QA测定用设备的设置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将要解决的课题鉴于这种情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患者输送台车、粒子束照射系统及其工作方法。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中包含以下的方式。〔1〕一种患者输送台车,具备:顶板,其供患者躺下;驱动部,其使所述顶板平行移动以及/或者旋转;驱动控制部,其根据从设于粒子束治疗室的患者位置设定装置接收到的所述顶板的平行移动量以及/或者旋转量,控制所述驱动部所进行的所述顶板的平行移动以及/或者旋转;以及基座锁定机构,其与设于所述粒子束治疗室的锁定接受部卡合,将所述患者输送台车固定于所述粒子束治疗室。〔2〕根据〔1〕所述的患者输送台车,所述驱动部使所述顶板沿所述顶板的短边方向(X轴)、所述顶板的长边方向(Y轴)、和与所述长边方向以及短边方向垂直的方向(Z轴)中的至少一个方向平行移动,并且/或者使所述顶板绕所述短边方向(X轴)、所述长边方向(Y轴)、和与所述垂直的方向(Z轴)中的至少一个方向旋转。〔3〕根据〔1〕所述的患者输送台车,所述驱动部使所述顶板沿所述顶板的短边方向(X轴)、所述顶板的长边方向(Y轴)、和与所述长边方向以及短边方向垂直的方向(Z轴)平行移动,并且使所述顶板绕所述短边方向(X轴)、所述长边方向(Y轴)和所述垂直的方向(Z轴)旋转。〔4〕根据〔1〕~〔3〕中任一项所述的患者输送台车,所述粒子束是质子束、中子束、或者重粒子束。〔5〕根据〔1〕~〔4〕中任一项所述的患者输送台车,所述患者输送台车用于向所述粒子束治疗室输送患者并且/或者从所述粒子束治疗室输送患者。〔6〕一种粒子束照射系统,包含:粒子束照射装置;患者位置设定装置,其设于粒子束治疗室;以及〔1〕~〔5〕中任一项所述的患者输送台车。〔7〕根据〔6〕所记载的粒子束照射系统,所述患者位置设定装置具备:X射线拍摄控制部(43),其控制向躺在所述顶板上的患者照射X射线的X射线产生装置与检测所述X射线的X射线检测器,生成所述患者的X射线图像;患者位置设定部(44),其比较所述X射线图像和所述患者的应照射粒子束的部位的基准X射线图像,计算两者的位置误差;以及台车控制部(45),其在所述位置误差不是规定的允许值以下的情况下,计算减少所述位置误差那样的所述顶板的平行移动量以及/或者旋转量,并向所述患者输送台车发送所述平行移动量以及/或者旋转量。〔8〕一种粒子束照射系统的工作方法,该粒子束照射系统是〔7〕所述的粒子束照射系统的工作方法,其中,所述工作方法包含如下步骤:由所述X射线拍摄控制部(43)控制所述X射线产生装置以及所述X射线检测器并生成所述患者的X射线图像;由所述患者位置设定部(44)比较所述X射线图像与所述基准X射线图像并计算两者的位置误差;所述台车控制部(45)在所述位置误差不是规定的允许值以下的情况下,计算减少所述位置误差那样的所述顶板的平行移动量以及/或者旋转量,并向所述患者输送台车发送所述平行移动量以及/或者旋转量;所述驱动控制部根据所述平行移动量以及/或者旋转量控制所述驱动部所进行的所述顶板的平行移动以及/或者旋转。〔9〕根据〔8〕所述的工作方法,还包含如下步骤:由所述台车控制部(45)从所述患者输送台车接收错误信号;由所述患者位置设定部(44)向统管所述粒子束照射系统的治疗控制装置(21)发送所述错误信号;以及所述治疗控制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患者输送台车,其特征在于,具备:/n顶板,其供患者躺下;/n驱动部,其使所述顶板平行移动以及/或者旋转;/n驱动控制部,其根据从设于粒子束治疗室的患者位置设定装置接收到的所述顶板的平行移动量以及/或者旋转量,控制所述驱动部所进行的所述顶板的平行移动以及/或者旋转;以及/n基座锁定机构,其与设于所述粒子束治疗室的锁定接受部卡合,将所述患者输送台车固定于所述粒子束治疗室。/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329 JP 2019-0658241.一种患者输送台车,其特征在于,具备:
顶板,其供患者躺下;
驱动部,其使所述顶板平行移动以及/或者旋转;
驱动控制部,其根据从设于粒子束治疗室的患者位置设定装置接收到的所述顶板的平行移动量以及/或者旋转量,控制所述驱动部所进行的所述顶板的平行移动以及/或者旋转;以及
基座锁定机构,其与设于所述粒子束治疗室的锁定接受部卡合,将所述患者输送台车固定于所述粒子束治疗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患者输送台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部使所述顶板沿所述顶板的短边方向(X轴)、所述顶板的长边方向(Y轴)、和与所述长边方向以及短边方向垂直的方向(Z轴)中的至少一个方向平行移动,并且/或者使所述顶板绕所述短边方向(X轴)、所述长边方向(Y轴)、和与所述垂直的方向(Z轴)中的至少一个方向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患者输送台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部使所述顶板沿所述顶板的短边方向(X轴)、所述顶板的长边方向(Y轴)、和与所述长边方向以及短边方向垂直的方向(Z轴)平行移动,并且使所述顶板绕所述短边方向(X轴)、所述长边方向(Y轴)和所述垂直的方向(Z轴)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患者输送台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粒子束是质子束、中子束、或者重粒子束。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患者输送台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患者输送台车用于向所述粒子束治疗室输送患者并且/或者从所述粒子束治疗室输送患者。


6.一种粒子束照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
粒子束照射装置;
患者位置设定装置,其设于粒子束治疗室;以及
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患者输送台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粒子束照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患者位置设定装置具备:
X射线拍摄控制部(43),其控制向躺在所述顶板上的患者照射X射线的X射线产生装置与检测所述X射线的X射线检测器,生成所述患者的X射线图像;
患者位置设定部(44),其比较所述X射线图像和所述患者的应照射粒子束的部位的基准X射线图像,计算两者的位置误差;以及
台车控制部(45),其在所述位置误差不是规定的允许值以下的情况下,计算减少所述位置误差那样的所述顶板的平行移动量以及/或者旋转量,并向所述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原洋介古川卓司竹下英里水岛康太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B点医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