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0913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0: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适当地冷却外界信息取得装置的移动体。能够自动移动的自动驾驶车(M)具备:取得与自动移动相关的外界信息的激光雷达(15);以及保持激光雷达(15)并固定于自动驾驶车(M)的托架(55)。在托架(55)上固定有与激光雷达(15)不同的作为其他装置的后视镜(60)。(60)。(6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体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驾驶车等移动体,特别是,涉及一种具备能够取得本车辆周围的外界信息的外界信息取得装置的移动体。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已知有一种自动驾驶车辆,其为了在减轻驾驶员的负担的同时实现安全且舒适的车辆的运行,搭载外界信息取得装置来取得与自动移动相关的外界信息,并基于该外界信息进行自动驾驶。由于外界信息取得装置伴随着工作而发热,因此构成外界信息取得装置的器件的温度有可能上升到使用上限温度以上的温度,担心对其性能造成影响。因此,重要的是适当地冷却外界信息取得装置来维持其性能。
[0003]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相机模块,其通过将作为外界信息取得装置的相机模块经由热传导托架安装于被安装体,从而将作为热源的传感器基板单元的热量经由热传导托架向外部散热。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

20008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08]然而,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相机模块的冷却仅是通过热传导托架进行的热传导冷却,冷却性能不充分的可能性高,存在改善的余地。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适当地冷却外界信息取得装置的移动体。
[0010]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1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移动体,其能够自动移动,其中,
[0012]所述移动体具备:
[0013]外界信息取得装置,其取得与所述自动移动相关的外界信息;以及
[0014]托架,其保持所述外界信息取得装置,并固定于所述移动体,
[0015]在所述托架上固定有与所述外界信息取得装置不同的其他装置。
[0016]专利技术效果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外界信息取得装置的发热传递到托架以及其他装置,能够促进外界信息取得装置的散热,能够适当地冷却外界信息取得装置。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自动驾驶车的整体结构图。
[0019]图2是表示自动驾驶车的前部构造的外观图。
[0020]图3是从斜左上方观察传感器单元时的立体图。
[0021]图4是从斜左下方观察传感器单元时的立体图。
[0022]图5是表示从固定于托架的激光雷达以及后视镜卸下罩部件的立体图。
[0023]图6是表示激光雷达的热量经由托架传递至移动体的路径的剖视图。
[0024]图7是表示在罩部件与前窗之间形成的间隙的立体图。
[0025]图8是图7的XIII

XIII截面。
[0026]附图标记说明:
[0027]11A 相机(其他外界信息取得装置)
[0028]15 激光雷达(外界信息取得装置)
[0029]16 前窗
[0030]17 空调装置的吹出口
[0031]55 托架
[0032]60 后视镜(其他装置)
[0033]M 自动驾驶车(移动体)
[0034]S 形成在托架与前窗之间的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以下,基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能够自动移动的移动体(以下,也称为自动驾驶车)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以自动驾驶车的行进方向前方为基准,定义左右方向、前后方向以及上下方向来进行说明。在附图中,将前方表示为Fr,将后方表示为Rr,将右侧表示为R,将左侧表示为L,将上方表示为U,将下方表示为D。
[0036]首先,参照图1及图2对本专利技术的自动驾驶车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自动驾驶车M例如是二轮、三轮、四轮等的机动车。作为自动驾驶车M,包括以柴油发动机、汽油发动机等内燃机为动力源的机动车、以电动机为动力源的电动机动车、兼具内燃机及电动机的混合动力机动车等。其中,电动机动车例如使用由二次电池、氢燃料电池、金属燃料电池、醇类燃料电池等蓄电池放电的电力来驱动。
[0037]如图1所示,在自动驾驶车M中,在自动驾驶车M的车身周围搭载有多个车外相机11B、雷达13以及激光雷达15(LIDAR: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且检测与包含存在于自动驾驶车M的周围的物体、标识的物体目标相关的外界信息来进行自动驾驶。
[0038]并且,在车室内搭载有将多个外界信息取得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等组合而构成的传感器单元50(关于传感器单元50,将在后面详细叙述)、具有将自动驾驶车M的当前位置映射到地图上并且进行到目的地的路径引导等功能的导航装置20、以及具有进行包含自动驾驶车M的转向/加减速在内的自动驾驶车M的自主行驶控制等的功能的车辆控制装置100。
[0039]这些装置、设备例如以能够经由控制器局域网(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等通信介质彼此进行数据通信的方式连接而构成。此外,车辆控制装置100除了与自主行驶相关的各种控制装置以外,还可以包括各种传感器、人机接口(HMI:Human Machine Interface)等。
[0040]设置于左右的车门前部等的车外相机11B周期性地反复拍摄自动驾驶车M中的右后侧方、左后侧方的情形,并将其图像信息经由通信介质发送至车辆控制装置100。
[0041]雷达13具有如下功能:向包含成为在自动驾驶车M的前方行驶的追随对象的前行
车辆在内的物体目标照射雷达波,并接收由物体目标反射的雷达波来取得包含到物体目标的距离、物体目标的方位在内的物体目标的分布信息。作为雷达波,可以适当使用激光、微波、毫米波、超声波等。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在前侧设置有三个雷达13,在后侧设置有两个雷达13,共计五个雷达13。由雷达13得到的物体目标的分布信息经由通信介质被发送至车辆控制装置100。
[0042]激光雷达15例如具有通过计测针对照射光的散射光的检测所需的时间来检测物体目标的有无以及到物体目标的距离的功能。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配置于自动驾驶车M的周围的激光雷达15设置有共计六个,其中在前侧设置有两个,在传感器单元50的内部设置有一个,在后侧设置有三个。由激光雷达15得到的物体目标的分布信息经由通信介质发送至车辆控制装置100。
[0043]导航装置20构成为具备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接收机、地图信息(导航地图)、作为人机接口发挥功能的触摸面板式的内部显示装置、扬声器、麦克风等。导航装置20的作用是通过GNSS接收机算出自动驾驶车M的当前位置,并且导出从当前位置到用户指定的目的地的路径。
[0044]由导航装置20导出的路径被提供给车辆控制装置100的目标车道决定部。导航装置20在车辆控制装置100被设定为手动驾驶模式时,通过声音或地图显示来关于到达目的地的路径进行引导。
[0045]如图2所示,自动驾驶车M具备向存在于自动驾驶车M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体,其能够自动移动,其中,所述移动体具备:外界信息取得装置,其取得与所述自动移动相关的外界信息;以及托架,其保持所述外界信息取得装置,并固定于所述移动体,在所述托架上固定有与所述外界信息取得装置不同的其他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体,其中,所述托架配置于所述移动体的室内,且以与从空调装置的吹出口排出的空气的流动方向交叉的角度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体,其中,所述外界信息取得装置在所述空气的流动方向上配置于比所述托架靠上游侧的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体,其中,所述其他装置在所述空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岩本翔平真取忠弘中山真悟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