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体冷却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0876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0: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由发热体的振动引起的冷却部的损伤的发热体冷却机构。发热体冷却机构(1)具备发热体(2)、支承发热体(2)的支承部(3)、以及与发热体(2)进行热交换的冷却部(4)。发热体(2)以直接接触的方式被支承部(3)支承,冷却部(4)通过被施力而被支承部(3)支承。在发热体(2)与冷却部(4)之间配置有传热材料(43),发热体(2)与冷却部(4)不直接接触。发热体(2)与冷却部(4)不直接接触。发热体(2)与冷却部(4)不直接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热体冷却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热体冷却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已知一种发热体冷却机构,其具备发热体和与发热体进行热交换的冷却部。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利用作为冷却部的水套对作为发热体的电池模块进行冷却。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

10628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06]然而,在这种发热体冷却机构中,当发热体的振动直接传递至冷却部时,冷却部可能会损伤。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由发热体的振动引起的冷却部的损伤的发热体冷却机构。
[0008]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09]本专利技术的发热体冷却机构具备:
[0010]发热体;
[0011]支承部,其用于支承所述发热体;以及
[0012]冷却部,其用于与所述发热体进行热交换,
[0013]其中,所述发热体以直接接触的方式被所述支承部支承,
[0014]所述冷却部通过被施力而被所述支承部支承,
[0015]在所述发热体与所述冷却部之间配置有传热材料,所述发热体与所述冷却部不直接接触。
[0016]专利技术效果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抑制由发热体的振动引起的冷却部的损伤。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发热体冷却机构的立体图。
[0019]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发热体冷却机构的支承部和冷却部的立体图。
[0020]图3是图2沿A

A的剖视图。
[0021]图4是图2沿B

B的剖视图。
[0022]图5是表示冷却部的另一配置例的俯视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
[0024]1 发热体冷却机构
[0025]2 发热体
[0026]2A 第一发热体
[0027]2B 第二发热体
[0028]3 支承部
[0029]31 搁板部
[0030]33 搁板部
[0031]351 螺栓
[0032]355 橡胶座
[0033]356 第一延伸部
[0034]4 冷却部
[0035]41 冷却部主体
[0036]43 传热材料
[0037]44 第二延伸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以下,参照图1~图4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附图按附图标记的方向查看。
[0039]【发热体冷却机构】
[0040]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发热体冷却机构1具备:发热体2;支承部3,其用于支承发热体2;冷却部4,其与发热体2进行热交换;以及液状介质循环通路6,其使液状介质在冷却部4与散热器5之间循环。发热体冷却机构1例如能够搭载于发动机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车、电动汽车等车辆、船舶、航空器等运输设备。
[0041]【发热体】
[0042]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发热体2包括第一发热体2A、第二发热体2B和第三发热体2C,其分别具有大小不同的长方体的箱形状。第一发热体2A、第二发热体2B和第三发热体2C例如是蓄电池、控制蓄电池的蓄电池控制装置、实现车辆的自动驾驶的自动驾驶设备。
[0043]【支承部】
[0044]支承部3具备:多个搁板部31~33,它们在上下方向上隔着规定的间隔并列设置;以及框架部34,其支承这些搁板部31~33。本实施方式的支承部3具备三层搁板部31~33,在上层的搁板部31的上表面配置有第一发热体2A,在下层的搁板部33的上表面配置有第二发热体2B,在中层的搁板部32配置有第三发热体2C。
[0045]搁板部31、33由热传导率比冷却部4低的材料形成。这样,能够将发热体2的热量积极地向冷却部4传递,在发热体2与冷却部4之间进行高效的热交换。
[0046]【冷却部】
[0047]冷却部4是以热传导率高的金属为材料、例如通过挤压成形而形成的板状的液冷装置,在板状的冷却部主体41的内部并联地形成有供液状介质通过的多个水套42(参照图3和图4)。本实施方式的冷却部4包括:第一冷却部4A,其配置于上层的搁板部31,通过热交换对第一发热体2A进行冷却;以及第二冷却部4B,其配置于下层的搁板部33,通过热交换对第二发热体2B进行冷却。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配置于中层的搁板部32的第三发热体2C假定为不需要冷却的装置,在中层的搁板部32未配置冷却部4,但也可以在中层的搁板部32配置
冷却部4。
[0048]配置于上层的搁板部31的第一发热体2A的发热量小于配置于下层的搁板部33的第二发热体2B的发热量。根据这样的配置结构,即使配置于下层的搁板部33的第二发热体2B的热量上升而作用于第一发热体2A,由于第一发热体2A的发热量较小,因此也能够抑制对第一发热体2A的不良影响。
[0049]【液状介质循环通路】
[0050]如图1所示,液状介质循环通路6具备:第一冷却配管61,其将从散热器5排出的液状介质向第一冷却部4A的一端部供给;第二冷却配管62,其将从第一冷却部4A的另一端部排出的液状介质向第二冷却部4B的另一端侧供给;以及第三冷却配管63,其使从第二冷却部4B的一端侧排出的液状介质返回散热器5。
[0051]【发热体与支承部的连接结构】
[0052]各发热体2A、2B、2C分别以直接接触的方式载置于支承部3的各搁板部31~33,并经由规定的固定件(未图示)固定于各搁板部31~33。
[0053]【发热体与冷却部的连接结构】
[0054]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冷却部4A和第二冷却部4B配置于沿上下方向贯通形成于搁板部31、33的冷却部配置孔31a、33a,并且在被沿上下方向施力的状态下连结支承于搁板部31、33。另外,第一冷却部4A和第二冷却部4B与搁板部31、33的连接结构将在后面描述。
[0055]在第一冷却部4A和第二冷却部4B的上表面配置有传热材料43。传热材料43例如是导热率高的材料。由此,被向上方施力的第一冷却部4A和第二冷却部4B的上表面经由传热材料43与第一发热体2A和第二发热体2B的下表面抵接。根据这样的发热体2与冷却部4的连接结构,在发热体2与冷却部4之间配置有传热材料43,发热体2与冷却部4不直接接触,因此发热体2的振动不会直接传递到冷却部4,能够抑制冷却部4的损伤。进而,通过使传热材料43具有缓冲功能(弹性),能够进一步抑制由发热体2的振动引起的冷却部4的损伤。
[0056]另外,优选第一发热体2A和第二发热体2B由搁板部31、33支承,在静止状态下第一发热体2A和第二发热体2B的载荷不作用于第一冷却部4A和第二冷却部4B。当使第一发热体2A和第二发热体2B与第一冷却部4A和第二冷却部4B分离以使第一发热体2A和第二发热体2B的载荷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热体冷却机构,其具备:发热体;支承部,其用于支承所述发热体;以及冷却部,其用于与所述发热体进行热交换,其中,所述发热体以直接接触的方式被所述支承部支承,所述冷却部通过被施力而被所述支承部支承,在所述发热体与所述冷却部之间配置有传热材料,所述发热体与所述冷却部不直接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体冷却机构,其中,所述支承部经由缓冲部件支承所述冷却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热体冷却机构,其中,所述支承部具备第一延伸部,该第一延伸部沿与对所述冷却部施力的施力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所述冷却部具备第二延伸部,该第二延伸部沿与所述施力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热体冷却机构,其中,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分别具备:延伸基部,其向相互接近的方向延伸;延伸端部,其在所述施力方向上向远离所述冷却部的方向延伸;以及弯曲部,其连接所述延伸基部与所述延伸端部,所述延伸端部彼此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发热体冷却机构,其中,所述支承部具备:搁板部,其用于支承所述发热体;以及所述第一延伸部,其从所述搁板部延伸,所述支承部经由缓冲部件支承所述冷却部,所述缓冲部件配置在所述搁板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垣彻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