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姚立和专利>正文

周转式变速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0913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0: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指一种周转式变速机构,其由输出轴及依序设于输出轴的传动模块及至少一个升速模块所组成,而该传动模块具有可单向驱动该输出轴的驱动轮,又各该升速模块包含有枢设于输出轴的连接齿轮、固设于输出轴的升速齿轮及设于连接齿轮与升速齿轮间的周转变速轮组,且升速模块并具有可选择性停止周转变速轮组的嵌掣组,藉此,低速时可使升速模块的周转变速轮组处于公转下形成空转,而输入动力经驱动轮单向带动输出轴,而高速时,利用该嵌掣组停止相对周转变速轮组的公转,使得相对周转变速轮组的变速齿轮可由对应该升速齿轮的公转变自转,而形成升速者。而形成升速者。而形成升速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周转式变速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变速的
,具体而言指一种结构简单的周转式变速机 构,藉以能快速建立动力传输,以提升传动效率,使其变速更确实与可靠。

技术介绍

[0002]一般机动设备的动力传动是将驱动源输出传输至输出轴,以提供被动件驱动 力,如常见机动车辆的马达〔驱动源〕及车轮〔被动件〕,而变速器主要利用驱 动源与被动件间不同直径的齿轮组合,来形成不同的齿轮比,以达到变速的目的。 以现有电动机车而言,其动力来源主要来自电动马达,一般来说当在低速行驶时, 马达转速维持在1000~2000rpm的效能较佳,但当电动机车有高速行驶需求时, 马达转速将提升至高于2000rpm,如此将会使马达的效能下降,因此最佳的处理 方式是利用变速器使马达维持在1000~2000rpm,而令输出轴带动的被动件转速 提高至2000rpm以上。
[0003]而现有的变速器主要为两种型态,其一是齿轮式变速器,其在动力衔接的效 率较佳,但其结构复杂,不仅成本高、且维修不易,同时在切换变速时,容易因 在短时间内升速或降速而产生顿挫感。其二是无段自排变速器〔ContinuouslyVariable Transmission,CVT〕,其虽然可以简化结构,而降低成本及便于维修, 但其动力衔接的效率不佳。
[0004]近来另外开发有离合式变速器,其主要于输出轴上设置至少两个离合器,来 供分别作动不同齿数比的传动轮来带动被动件。前述各该离合器由离合件及可作 动离合件的制动件所构成,其中离合件由复数连结输出轴及复数连结传动轮的夹 片相间隔迭合而成,并通过制动件作动该等夹片的紧密结合或分开,而达成上述 连动的动作,如中国台湾专利申请第105129500号的「变速机构」、第106114229 号的「无段变速器的离合装置」及第107104155号的「一种内三速双离合变速器」 等;
[0005]上述现有使用离合方式来进行变速的变速器,其离合器需于内部设置电性组 件及电线,因此不仅结构复杂,其整体宽度材积变大,再者离合器的力量主要来 自电磁磁力,其令静止件与转动件结合时,利用摩擦力来达成,因此动损极大造 成动力传输建立不易的问题,另外在变速时会有衔接不连续的空窗期产生,且进 一步容易在变速过程中产生钝挫感,而降低变速器的实用性。
[0006]换言之,现有变速器分别存在有结构过于复杂、增加维修或更换的难度、动 力传输建立不易以及变速效率不佳等问题存在,造成现有变速器在实际使用上存 在可靠性不足的现象,故如何解决前述问题,为业界及使用者所期待,也是本发 明所欲探讨的。
[0007]本专利技术人针对前述问题深入探讨,并藉由多年从事相关产业的研发经验,积 极寻求解决之道,经不断努力的研究与试作,终于成功的开发出一种周转式变速 机构,藉以克服现有者因前述问题所衍生的困扰与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8]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周转式变速机构,藉以能有效简化结 构,
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及故障率,并可方便进行维修及更换。
[0009]又,本专利技术的次一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周转式变速机构,其能使变速时动 力直接衔接,以加快变速切换速度,而不致产生动损,故能提高其变速效率及可 靠性。
[0010]再者,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周转式变速机构,其能直接变速, 而不致产生变速切换的顿挫感,从而提升变速切换的顺畅性。
[0011]基于此,本专利技术主要通过下列的技术手段,来实现前述的目的及其功效,其 包含有:
[0012]输出轴;
[0013]传动模块,其设于该输出轴上,该传动模块具有可单向驱动该输出轴的驱动 轮;
[0014]至少一个升速模块,其设于该输出轴上,该升速模块包含有连接齿轮、周转 变速轮组、升速齿轮及嵌掣组,其中该连接齿轮枢设于该输出轴上、且可与该驱 动轮连动,而该升速齿轮可固设于输出轴一端,而该周转变速轮组具有至少一个 变速齿轮,各该变速齿轮具有与连接齿轮啮合的小径齿部及与升速齿轮啮合的大 径齿部;
[0015]藉此,低速时可使升速模块的周转变速轮组处于公转下形成空转,而输入动 力经驱动轮单向带动输出轴,而高速时,利用该嵌掣组停止相对周转变速轮组的 公转,使得相对周转变速轮组的变速齿轮可由对应该升速齿轮的公转变自转,而 形成升速者。
[0016]综上,本专利技术通过前述技术手段的实现,使本专利技术能产生前述的功效,大幅 提高其实用性,进一步可实现其经济效益。
[0017]为使能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构成、特征及其他目的,以下列举本专利技术的较佳 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同时让熟悉该项
者能够具体实施。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周转式变速机构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0019]图2是本专利技术周转式变速机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供说明其各组件的态样及 其相对关系。
[0020]图3是本专利技术周转式变速机构组成后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0021]图4是本专利技术周转式变速机构于初始档动作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0022]图5是本专利技术周转式变速机构于变换为升速档动作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周转式变速机构,随附图例示的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及其构件 中,所有关于前与后、左与右、顶部与底部、上部与下部、以及水平与垂直的参 考,仅用于方便进行描述,并非限制本专利技术,亦非将其构件限制于任何位置或空 间方向。附图与说明书中所指定的尺寸,当可在不离开本专利技术的申请专利范围内,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设计与需求而进行变化。
[0024]而本专利技术的周转式变速机构的构成,如图1和图2所示,其由输出轴(10)、 传动模块(20)及至少一个升速模块(30)所组成,供利用动力源作动传动模块 (20)驱动该输出轴(10)产生输出,并可通过各该升速模块(30)对输入传动 模块(20)的速度进行升速。
[0025]至于本专利技术周转式变速机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构成,则仍请参看图2和图3 所示,
所述的输出轴(10)可供传动模块(20)及各该升速模块(30)逐一穿设, 且该输出轴(10)上具有凸轴部(15)供设置该传动模块(20)。
[0026]而所述的传动模块(20)具有可单向驱动该输出轴(10)的驱动轮(21), 该驱动轮(21)可以是皮带轮,供动力源通过皮带带动,又其中该驱动轮(21) 通过单向轴组(22)设于该输出轴(10)的凸轴部(15)上,该单向轴组(22) 包含单向轴承(221)及两个位于该单向轴承(221)两侧的轴承(222),且该驱 动轮(21)中心具有轴槽(25),供前述单向轴组(22)容设,使得该驱动轮(21) 可单向驱动该输出轴(10)、且反向时呈空转状。
[0027]又所述穿设于输出轴(10)上的升速模块(30)可与传动模块(20)连动、 且可选择性作动该输出轴(10),而各该升速模块(30)包含有连接齿轮(31)、 周转变速轮组(32)、升速齿轮(38)及嵌掣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周转式变速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有:输出轴;传动模块,其设于该输出轴上,该传动模块具有可单向驱动该输出轴的驱动轮;至少一个升速模块,其设于该输出轴上,该升速模块包含有连接齿轮、周转变速轮组、升速齿轮及嵌掣组,其中该连接齿轮枢设于该输出轴上、且可与该驱动轮连动,而该升速齿轮可固设于输出轴一端,而该周转变速轮组具有至少一个变速齿轮,各该变速齿轮具有与连接齿轮啮合的小径齿部及与升速齿轮啮合的大径齿部;藉此,低速时可使升速模块的周转变速轮组处于公转下形成空转,而输入动力经驱动轮单向带动输出轴,而高速时,利用该嵌掣组停止相对周转变速轮组的公转,使得相对周转变速轮组的变速齿轮可由对应该升速齿轮的公转变自转,而形成升速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周转式变速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输出轴上具有凸轴部,该凸轴部并通过单向轴组供设置该传动模块的驱动轮,而该驱动轮轴心具有供单向轴组设置的轴槽,使得该驱动轮可单向作动该输出轴、且反向时呈空转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周转式变速机构,其特征在于,该传动模块的驱动轮可以是皮带轮,供动力源通过皮带带动。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周转式变速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立和连哲文田骐祯谢培升
申请(专利权)人:姚立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