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氯蔗糖氯化液直接制备三氯蔗糖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49730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三氯蔗糖氯化液直接制备三氯蔗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1)氯化液加碱中和,控制温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氯蔗糖氯化液直接制备三氯蔗糖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三氯蔗糖生产
,涉及一种三氯蔗糖氯化液直接制备三氯蔗糖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三氯蔗糖(TGS),由英国泰莱公司(Tate&Lyle)与伦敦大学共同研制并于1976年申请专利的一种新型甜味剂;是唯一以蔗糖为原料的功能性甜味剂,原始商标名称为Splenda,甜度可达蔗糖600倍。这种甜味剂具有无能量,甜度高,甜味纯正,高度安全等特点,是目前最优秀的功能性甜味剂之一。
[0003]工业上生产三氯蔗糖基本上是采用单酯法,即先制备出蔗糖
‑6‑
羧酸酯,然后采用氯化剂(光气、固体光气、二氯亚砜、三氯化磷等)与DMF形成维氏盐来进行氯化反应,得到三氯蔗糖
‑6‑
羧酸酯,再醇解制得三氯蔗糖。
[0004]目前三氯蔗糖的合成工艺可以分成主要的三大步反应,即酰基化、氯化和脱酰基反应,但三氯蔗糖总反应收率一般在40~50%,收率偏低。因此,开发出有针对性的技术,以减少损失,提高收率是十分迫切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三氯蔗糖生产中,三氯蔗糖收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三氯蔗糖氯化液直接制备三氯蔗糖的方法。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三氯蔗糖氯化液直接制备三氯蔗糖的方法,包括中和步骤、脱乙酰基步骤,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向蔗糖
‑6‑
酯的氯化液中加碱进行中和,控制中和温度为r/>‑
10~30℃,当溶液的PH达到7~9时,在此PH条件下反应0.5~4h,随后用酸回调PH 至6~7,得中和液;(2)将中和液进行蒸馏浓缩(40~80℃、真空度为0.085~0.099MPa),并回收三氯乙烷和DMF,随后向浓缩物中加入浓缩物重量0.5~10倍的水,再次进行蒸馏浓缩(40~75℃)得氯化液中和浓干物,并回收其中的DMF;加水蒸馏浓缩可根据实际情况反复进行多次(2~5),否则残留DMF会对浓缩物的后处理不利(DMF会与后续的氧化剂双氧水发生反应,消耗双氧水,副产物也会影响后面的分离萃取,甚至会因为反应剧烈破坏三氯蔗糖
‑6‑
酯,严重会发生爆沸和危险);(3)向氯化液中和浓干物中加入水、有机溶剂一、双氧水进行氧化反应;控制浓干物、水、有机溶剂一、双氧水的质量比为1:0.1~3:1~20:0.1~2,用碱调PH到7.0~9.0,在此PH条件下氧化反应1~72h,随后用酸回调PH 至6~7;(4)氧化反应结束后,将氧化液静置分层,分出上层有机相和下层水相,水相用有机溶剂一再多次(3次以上)热萃取(10~80℃),合并所有有机相;对有机相进行浓缩,控制浓缩温度为30~80℃、真空度为0.075~0.099MPa、浓缩时间为1min~24h,得到氧化浓干
物;(5)向氧化浓干物(主要是三氯蔗糖
‑6‑
酯的糖类,含量在10~30%)中加入浓干物质量0.1~5倍的水和1~20倍的有机溶剂一进行溶解萃取各种糖类,除去少量的废盐;随后对有机萃取溶液进行加热浓缩,蒸馏出有机溶剂,得到三氯蔗糖
‑6‑
酯的糖类的浓干物;(6)向三氯蔗糖
‑6‑
酯的糖类的浓干物中加入浓干物质量0.1~5倍的有机溶剂二和碱溶液进行脱乙酰基反应。
[0007]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和步骤采用的碱为氢氧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钾、碳酸钾或氨水中的一种,优选氢氧化钠。
[0008]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碱的浓度为浓度5~45%。
[0009]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和步骤采用的酸为盐酸、乙酸、硫酸或磷酸中的一种,优选盐酸。
[0010]进一步,所述步骤(3)中有机溶剂一为乙酸乙酯、乙酸甲酯、乙酸丙酯、乙酸丁酯、二氯甲烷、三氯乙烷、甲苯或环己烷中的一种,优选乙酸乙酯。
[0011]进一步,所述步骤(3)中碱为氢氧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钾、碳酸钾或氨水中的一种,优选氢氧化钠。
[0012]进一步,所述步骤(6)中有机溶剂二为甲醇、乙醇、乙腈、四氢呋喃、二氧六环或异丙醇中的一种,优选甲醇。
[0013]进一步,所述步骤(6)中碱为氢氧化钠,碳酸钠或甲醇钠中的一种,优选氢氧化钠,浓度为5~45%。
[0014]专利技术人经过长期的研究发现:三氯蔗糖的三大步反应(酰基化、氯化和脱酰基反应)中,第一步和第三步反应的收率基本上都在85%以上,工艺优化后甚至在90%以上;第二步反应的收率通常在50%以下;即第二步的氯化反应收率低是限制三氯蔗糖收率的关键步骤;并进一步研究发现:造成第二步氯化反应收率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氯化反应液中和过程中,PH中和到9以上时,会产生较大量的炭渣(占总糖量的5~25%);二是有部分三氯蔗糖
‑6‑
羧酸酯会与二氯亚砜和DMF形成亚硫酸酯类结构的化合物副产,轻易不能被水解,在三氯蔗糖
‑6‑
酯的结晶纯化过程会被保留在有机溶液里(占总糖量的5~20%);三是在盐与三氯蔗糖
‑6‑
酯的萃取分离和结晶纯化过程中部分三氯蔗糖
‑6‑
酯和部分副产三氯蔗糖留在盐水相(占总糖量的3~10%)和有机溶剂结晶母液中(占总糖量的20~40%)。因而导致损耗过大,总损耗接近50%,所以实际上第二步的氯化收率一般在50%左右。
[0015]本专利技术针对性地对以下步骤进行控制,从而来提高第二步反应的收率,从而进一步地提高三氯蔗糖的收率:一是中和过程中严格控制PH值,来减少炭渣的形成;二是通过双氧水氧化亚硫酸酯类结构,形成硫酸酯(容易水解),从而释放出更多的三氯蔗糖
‑6‑
酯;三是采用热萃取的方式,将所有的三氯蔗糖
‑6‑
酯和部分水解出来的三氯蔗糖全都从盐水中萃取出来,不经过结晶纯化等分离,全部进入脱乙酰基工序,最大限度的利用过程中水解的三氯蔗糖,从而提高收率,同时减少炭渣排放和后处理问题。
[0016]本专利技术的优点: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第二步反应收率由原来的50%以下提升至60

75%,使得三氯蔗糖的收率由原来的40~45%提升至45

65%;同时本专利技术氧化法直接制备三氯蔗糖,无炭渣生成,废液量减少,环保费用减少,工艺更简洁。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实施例1(1)向2000mL四口烧瓶中加入1000mL蔗糖
‑6‑
酯的氯化液 (由65g蔗糖
‑6‑
酯原料氯化反应得到),冰水浴中搅拌并滴加浓度20%的氨水(230mL)中和至pH =8.5,搅拌反应1h,用浓度10%的盐酸回调PH=6.5,继续搅拌2h,得中和液;(2)将中和液进行蒸馏浓缩(60℃、真空度为0.09MPa)60min,并回收三氯乙烷和DMF 900L,随后向浓缩物中加入500mL的水,进行蒸馏浓缩(70℃)1h,再次加水500mL,继续蒸馏浓缩(70℃)1h,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氯蔗糖氯化液直接制备三氯蔗糖的方法,包括中和步骤、脱乙酰基步骤,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向蔗糖
‑6‑
酯的氯化液中加碱进行中和,控制中和温度为

10~30℃,当溶液的PH达到7~9时,在此PH条件下反应0.5~4h,随后用酸回调PH 至6~7,得中和液;(2)将中和液进行蒸馏浓缩,并回收三氯乙烷和DMF,随后向浓缩物中加入浓缩物重量0.5~10倍的水,再次进行蒸馏浓缩得氯化液中和浓干物,并回收其中的DMF;(3)向氯化液中和浓干物中加入水、有机溶剂一、双氧水进行氧化反应;控制浓干物、水、有机溶剂一、双氧水的质量比为1:0.1~3:1~20:0.1~2,用碱调PH到7.0~9.0,在此PH条件下氧化反应1~72h,随后用酸回调PH 至6~7;(4)氧化反应结束后,将氧化液静置分层,分出上层有机相和下层水相,水相用有机溶剂一再多次热萃取,合并所有有机相;对有机相进行浓缩,控制浓缩温度为30~80℃、真空度为0.075~0.099MPa、浓缩时间为1min~24h,得到氧化浓干物;(5)向氧化浓干物中加入浓干物质量0.1~5倍的水和1~20倍的有机溶剂一进行溶解萃取各种糖类,除去少量的废盐;随后对有机溶液进行加热浓缩,蒸馏出有机溶剂,得到三氯蔗糖
‑6‑
酯的糖类的浓干物;(6)向三氯蔗糖
‑6‑
酯的糖类的浓干物中加入浓干物质量0.1~5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正颂杨志健王从春陈朝晖陈永乐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金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