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融合压缩机驱动型拟环路热管的除湿烘干热泵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蒸气压缩热泵除湿烘干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融合压缩机驱动型拟环路热管的除湿烘干热泵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制冷热泵循环系统可用于替代传统的电加热系统,大幅降低电力消耗,促进节能减排和碳中和目标。
[0003]制冷热泵循环系统用于除湿、烘干等应用时,和溶液除湿、固体吸附除湿等方式相比,结构紧凑,运行稳定,维护方便。但制冷热泵循环系统采用的冷却除湿手段,需要先将空气降温至低于露点温度,而后使空气凝露实现除湿。这部分降低到露点温度对应的显热量对于除湿本身并无直接作用,相反在总制冷量中占据了较大的比例,影响了系统的除湿性能。
[0004]专利CN112050618A公开了一种三效热回收型混风式热泵烘干系统,通过在制冷热泵循环系统的蒸发器前后设置环路热管,实现空气间的能量转移,利用流经蒸发器降温除湿后空气的冷量预冷进入蒸发器前的回风,使蒸发器总制冷量中降温到露点温度对应的显热占比减小、除湿对应的潜热占比增加,从而提升了系统的除湿能力。 />[0005]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融合压缩机驱动型拟环路热管的除湿烘干热泵系统,包括制冷剂循环流路和空气流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循环流路包括顺序连接的压缩机(1)、冷凝器(2)、冷凝再热段(3)、节流阀(4)和蒸发器(5)的制冷剂流路;所述融合压缩机驱动型拟环路热管的除湿烘干热泵系统还包括接入制冷剂循环流路中的蒸发预冷段(7);所述空气流路包括顺序连接的蒸发预冷段(7)、蒸发器(5)、冷凝再热段(3)、冷凝器(2)的第一空气支路(10);所述蒸发预冷段(7)进行预冷回风,所述冷凝再热段(3)进行再热回风,以此实现蒸发器(5)前后空气流体的换热,降低蒸发器(5)入口空气携带的无用冷效显热,最终提升总制冷量中除湿对应的潜热占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融合压缩机驱动型拟环路热管的除湿烘干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预冷段(7)制冷剂流路的输出端与压缩机(1)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融合压缩机驱动型拟环路热管的除湿烘干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空气流路还包括分流出的第二空气支路(11),所述第二空气支路直接旁通至风机(8)前进风,并与第一空气支路(10)在冷凝再热段(3)后、风机(8)前混合均匀后,一同流经冷凝器(2),以此适配空气流路的大回风风量场景。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融合压缩机驱动型拟环路热管的除湿烘干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循环流路在冷凝再热段(3)出口后还分出另一支路,经辅助节流阀(6)节流,之后与蒸发预冷段(7)的制冷剂流路输入端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融合压缩机驱动型拟环路热管的除湿烘干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循环流路在压缩机(1)出口后一分为二:一路经冷凝器(2)后经节流阀(4)节流后进入蒸发器(5),之后进入压缩机(1);另一路进入冷凝再热段(3)的制冷剂流路中后经辅助节流阀(6)节流后进入蒸发预冷段(7)的制冷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