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非水电解质电池、锂-钛复合氧化物、电池组和车辆对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基于2005年5月13日提交的在先日本专利申请No.2005-141146,并且要求其优先权,通过引用将其全部内容包含在此。
本专利技术涉及非水电解质电池、锂-钛复合氧化物、电池组和车辆。
技术介绍
对非水电解质电池的研究现在非常活跃,非水电解质电池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其中,使锂离子在负极和正极之间移动从而对电池进行充电和放电。根据电池的使用,对于非水电解质电池需要不同的特性。例如,当非水电解质电池用于数码相机时,希望在大约3C的电流下放电,当非水电解质电池用于象混合动力电动车这样的车辆时,希望在至少大约10C的电流下放电。因此,在上述
中使用的非水电解质电池中尤其需要大电流特性。现在,其中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用作正极活性物质,而含碳物质用作负极活性物质的非水电解质电池已经投入实际应用。通常,Co、Mn或Ni用作包含在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中的过渡金属。近年来,一种非水电解质电池已经投入实际应用,其中的锂-钛复合氧化物相对于含碳物质具有较高的Li吸收-释放潜能。因为锂-钛复合氧化物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水电解质电池,包括:外壳;设置在所述外壳中的正极;设置在所述外壳中的并且包含锂-钛复合氧化物的负极,所述锂-钛复合氧化物的微晶直径不大于6.9×10↑[2]*,所述锂-钛复合氧化物包含金红石型TiO↓[2]、锐 钛型TiO↓[2]、Li↓[2]TiO↓[3]和具有尖晶石结构的钛酸锂,在将通过X射线衍射测量而确定的钛酸锂的主峰强度设置为100的基础上,所述金红石型TiO↓[2]、锐钛型TiO↓[2]和Li↓[2]TiO↓[3]都具有不大于7的主峰强度;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壳中的非水电解质。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5-5-13 141146/20051.一种非水电解质电池,包括:外壳;设置在所述外壳中的正极;设置在所述外壳中的并且包含锂-钛复合氧化物的负极,所述锂-钛复合氧化物的微晶直径不大于6.9×102,所述锂-钛复合氧化物包含金红石型TiO2、锐钛型TiO2、Li2TiO3和具有尖晶石结构的钛酸锂,在将通过X射线衍射测量而确定的钛酸锂的主峰强度设置为100的基础上,所述金红石型TiO2、锐钛型TiO2和Li2TiO3都具有不大于7的主峰强度;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壳中的非水电解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电解质电池,其中所述微晶直径不小于1.5×10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电解质电池,其中所述微晶直径不小于2.6×102。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电解质电池,其中在将所述钛酸锂的主峰强度设置为100的基础上,所述金红石型TiO2的主峰强度、所述锐钛型TiO2的主峰强度以及所述Li2TiO3的主峰强度中的任何一个都不大于3。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电解质电池,其中所述锂-钛复合氧化物包含由Na和K中的至少一种组成的成分X,并且包含在所述锂-钛复合氧化物中的成分X的量在重量上不低于0.10%并且不高于3.04%。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非水电解质电池,其中所述成分X位于-->所述钛酸锂中Li的位置。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电解质电池,其中所述非水电解质包含至少两种选自碳酸丙烯酯、碳酸乙烯酯和γ-丁内酯中的溶剂。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电解质电池,其中所述非水电解质包含γ-丁内酯。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电解质电池,其中所述非水电解质包含至少三种选自碳酸丙烯酯、碳酸乙烯酯、γ-丁内酯和碳酸亚乙烯酯中的溶剂。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电解质电池,其中所述正极包含由LiaNibCocMndO2表示的化合物,其中0≤a≤1.1、0.1≤b≤0.5、0≤c≤0.9并且0.1≤d≤0.5。11.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稻垣浩贵,高见则雄,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