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固体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固体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
技术介绍
图10示出以往的固体高分子型燃料电池的重要部分的概要构成。如图10所示,在具有质子(H+)传导性的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111的一侧粘接含有Pt-Ru类等催化剂金属且具有导电性和气体透过性的燃料极膜112。在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111的另一侧粘接含有Pt类等催化剂金属且具有导电性和气体透过性的氧化极膜113。在作为含有上述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111、燃料极膜112、氧化极膜113等的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电极接合体(电池)的一侧的电极膜的燃料极膜112侧,具有导电性和气体扩散性的第一气体扩散层114以包覆该燃料极膜112的方式包围并粘接,即比燃料极膜112大的第一气体扩散层114与该燃料极膜112一起直接接触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111地粘接。在作为电池另一侧的电极膜的氧化极膜113侧包围并粘接具有导电性和气体扩散性的第二气体扩散层115并使之包覆该氧化极膜113,即粘接比氧化极膜113大的第二气体扩散层115,并使其直接接触该氧化极膜113和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111。在粘接了上述气体扩散层114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固体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该电池是包括:在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的一面和另一面设置电极膜的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电极接合体、和以包覆在上述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电极接合体的一侧的上述电极膜上的方式设置的第一气体扩散层、和以包覆在上述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电极接合体的另一侧的上述电极膜上的方式设置的第二气体扩散层、和通过上述气体扩散层分别在上述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电极接合体的一侧和另一侧设置的隔板的固体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为防止上述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电极接合体的上述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与上述第一气体扩散层和上述第二气体扩散层中的至少一个直接接触,具备设置在该固体高分子电解质 ...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5-6-2 162469/05;JP 2005-10-17 301234/051.一种固体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该电池是包括:在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的一面和另一面设置电极膜的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电极接合体、和以包覆在上述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电极接合体的一侧的上述电极膜上的方式设置的第一气体扩散层、和以包覆在上述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电极接合体的另一侧的上述电极膜上的方式设置的第二气体扩散层、和通过上述气体扩散层分别在上述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电极接合体的一侧和另一侧设置的隔板的固体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为防止上述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电极接合体的上述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与上述第一气体扩散层和上述第二气体扩散层中的至少一个直接接触,具备设置在该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与该第一气体扩散层和该第二气体扩散层中的至少一个之间并抑制在该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与该第一气体扩散层和该第二气体扩散层中的至少一个之间产生自由基的第一劣化抑制材料。2.一种固体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该电池是包括:在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的一面以及另一面上设置电极膜的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电极接合体、和以覆盖在上述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电极接合体的一侧的上述电极膜上的方式设置的第一气体扩散层、和以覆盖在上述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电极接合体的另一侧的上述电极膜上的方式设置的第二气体扩散层、以及通过上述气体扩散层分别设置在上述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电极接合体的一侧和另一侧的隔板的固体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气体扩散层以及上述第二气体扩散层中的至少一个不与上述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电极接合体的上述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接触而仅设置在上述电极膜上。3.一种固体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该电池是包括:在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的一面以及另一面上设置电极膜的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电极接合体、和以覆盖在上述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电极接合体的一侧的上述电极膜上的方式设置的第一气体扩散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田昭彦,弦卷茂,渡边悟,森贺卓也,伊藤荣基,丰田一郎,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