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方位防护自修复轮胎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46323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8: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方位防护自修复轮胎,包括轮胎本体,轮胎本体内设置有两层气密层及一层防扎层,防扎层位于两层气密层之间;防扎层包括第一防扎层和第二防扎层,所述第一防扎层有两个分别设置在轮胎本体内部两侧位置,所述第二防扎层设置在轮胎本体内部的底侧位置;其中,第一防扎层及第二防扎层均包括并列设置的若干玻璃纤维网单元,及若干玻璃纤维网单元用于覆盖胶体,若干玻璃纤维网单元采用织布的方式相互覆盖后,与若干胶体形成鳞片状交错编织结构;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全方位防护自修复轮胎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目的是解决现有的轮胎胎侧无防护和行驶面防护效果不到位的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方位防护自修复轮胎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轮胎
,具体涉及一种全方位防护自修复轮胎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轮胎是在各种车辆或机械上装配的接地滚动的圆环形弹性橡胶制品。通常安装在金属轮辋上,能支承车身,缓冲外界冲击,实现与路面的接触并保证车辆的行驶性能。轮胎常在复杂和苛刻的条件下使用,它在行驶时承受着各种变形、负荷、力以及高低温环境,因此必须具有较高的承载性能、牵引性能、缓冲性能。同时,还要求具备高耐磨性和耐屈挠性,以及低的滚动阻力与生热性;
[0003]轮胎作为交通运输工具必需的重要零部件,轮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日行千里,始于足下,做好轮胎防护,不仅有利于交通运输安全,更是尊重爱惜生命的重要体现。目前,普遍的防护措施是在轮胎行驶面内侧喷涂软体胶来防止尖锐物穿刺造成漏气,而轮胎胎侧这个最薄弱的部位,在轮胎行驶中高频伸缩以及离心力作用,对胎侧的防护截止目前全球都没有更好的技术来实现。而在日常生活中,因轮胎胎侧挂伤或爆胎造成车毁人亡的事故不胜枚举。轮胎的全方位防护迫在眉睫,对材料、结构及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
[0004]公开号为:CN214727971U,申请号为:CN202023024095.0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实心轮胎,包括轮毂以及套装在轮毂外的实心轮胎胎体,实心轮胎胎体具有胎面,轮毂包括轮辋和轮辐,轮辋与实心轮胎胎体配合连接,轮辐用于固定车轴,实心轮胎胎体内部设置有散热装置,散热装置包括多个周向管件、径向管件和连接管件,轮毂设置分流装置,分流装置的内部设置有收集件和多个分流件,轴向外侧设置有注入口、多个散热延伸槽和散热孔,通过注入口注入散热介质,散热介质优选为蜡或水,胎体上的散热装置和轮毂上的分流装置通过轮辋上的连接孔形成闭合通道供散热介质循环流通。本技术提供的实心轮胎在确保轮胎具有高负载性能的同时,能够兼顾良好散热性能,实现轮胎快速散热;
[0005]其说明书公开了一种实心轮胎,但在实际的应用中存在安全性能低放扎效果差的问题。
[0006]公开号为:CN214727953U,申请号为:CN202121116969.7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一种高缓冲性能的轮胎,包括实心轮胎,所述实心轮胎上设有若干组通孔且若干组所述通孔内均安装有杆体,所述杆体的两端安装有密封件,所述杆体上设有若干组缓冲件且若干组所述缓冲件平等设置呈两部分且每部分设有的缓冲件均以杆体的轴心为圆心呈圆周均匀等间距排列,若干组所述缓冲件远离杆体的一端与实心轮胎插接。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高缓冲性能的轮胎,在实心轮胎的通孔内设有缓冲件,可提高其缓冲效果,伸缩杆的端部设有半圆球且半圆球与通孔的内腔壁插接,便于杆体与实心轮胎的固定安装,操作方便简单,设有密封件,可防止碎石、泥土等其他异物进入通孔内进行堆积阻碍伸缩杆的伸缩运动并最终影响缓冲弹簧的缓冲效果;
[0007]其说明书公开了一种高缓冲性能的轮胎,但在实际的应用中存在车胎被扎后取出
钉子车胎无法复原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全方位防护自修复轮胎及其制备方法,目的是解决现有的轮胎胎侧无防护和行驶面防护效果不到位的问题。
[000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10]一种全方位防护自修复轮胎,包括轮胎本体,轮胎本体内设置有两层气密层及一层防扎层,防扎层位于在两层气密层之间;
[0011]防扎层包括第一防扎层和第二防扎层,所述第一防扎层有两个分别设置在轮胎本体内部两侧位置,所述第二防扎层设置在轮胎本体的底部位置;
[0012]其中,第一防扎层及第二防扎层均包括并列设置的若干玻璃纤维网单元,及若干胶体玻璃纤维网单元用于覆盖胶体,玻璃纤维网单元包括最小单元胶体限制结构、双胶体限制结构;最小单元胶体限制结构由第一条玻璃纤维带和第二条玻璃纤维带前后交错后组成,第一条玻璃纤维带和第二条玻璃纤维带连续多次交错后获得若干最小单元胶体限制结构;双胶体限制结构由第三条玻璃纤维带和第四条玻璃纤维带交错后组成,第三条玻璃纤维带和第四条玻璃纤维带连续多次交错后形成若干双胶体限制结构。
[0013]进一步限定,第一条玻璃纤维带和第二条玻璃纤维带相邻设置,第三条玻璃纤维带与第四条玻璃纤维带分别设置在第一条玻璃纤维带与第二条玻璃纤维带的两侧,第一条玻璃纤维带和第二条玻璃纤维带形成的两个最小单元胶体限制结构与第三条玻璃纤维带与第四条玻璃纤维带所形成的一个双胶体限制结构相对应。
[0014]进一步优化,第三条玻璃纤维带与第四条玻璃纤维带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五条玻璃纤维带与第六条玻璃纤维带,第五条玻璃纤维带与第六条玻璃纤维带连续多次交错后形成若干外围胶体覆盖结构。
[0015]其中,第一防扎层及第二防扎层通过硫化工艺固定设置在轮胎本体内部。
[0016]进一步限定,所述胶体包括至少两层玻璃纤维网和至少一层胶体层,玻璃纤维网与胶体层间隔设置后通过玻璃纤维网将胶体层包覆形成一体式结构。
[0017]其中,所述胶体包括三层玻璃纤维网和两层胶体层,三层玻璃纤维网分别为第一玻璃纤维网、第二玻璃纤维网及第三玻璃纤维网,两层胶体层分别为第一胶体层及第二胶体层,第一玻璃纤维网、第二玻璃纤维网及三玻璃纤维网与第一胶体层及第二胶体层间隔设置。
[0018]进一步限定,胶体层的厚度为1

2mm。
[0019]进一步限定,胶体层的厚度为1.5mm。
[0020]进一步限定,所述玻璃纤维网单元为无碱玻璃纤维网单元。
[0021]进一步限定,所述胶体层由防扎漏自愈型交联胶体制成。
[0022]一种全方位防护自修复轮胎的制备方法,包括在轮胎本体硫化成型前加入如下步骤;
[0023]步骤1:胎侧防扎层的设置,其具体步骤如下:
[0024]S101:在轮胎本体的胎侧原有的气密层外加装一层第一防扎层;
[0025]S102:在第一防扎层的表面加装一层气密层;气密层与第一防扎层之间通过耐高
温粘合剂进行粘接固定;气密层与第一防扎层粘接固定后形成一体式结构,且在边缘位置预留处3

10cm玻璃纤维网单元;
[0026]S103:针对圈口位置预留的玻璃纤维网单元,通过反包及硫化工艺将其预留的玻璃纤维网单元及两层气密层与轮胎固化为一体;
[0027]针对胎侧下沿位置预留的玻璃纤维网单元与轮胎本体的胎侧部分通过气密层硫化成型结为一体;
[0028]步骤2:胎低防扎层的设置,其具体步骤如下:
[0029]S101:在轮胎本体的行驶面原有的气密层外加装一层第二防扎层;
[0030]S102:在第二防扎层的表面加装一层气密层;气密层与第二防扎层之间通过耐高温粘合剂进行粘接固定;气密层与第二防扎层粘接固定后形成一体式结构,且在边缘位置预留处3

10cm玻璃纤维网单元;
[0031]S103:轮胎本体的胎侧外沿预留的玻璃纤维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方位防护自修复轮胎,其特征在于:包括轮胎本体(1),轮胎本体(1)内设置有两层气密层(2)及一层防扎层(3),防扎层(3)位于在两层气密层(2)之间;防扎层(3)包括第一防扎层(4)和第二防扎层(5),所述第一防扎层(4)有两个分别设置在轮胎本体(1)内部两侧位置,所述第二防扎层(5)设置在轮胎本体(1)的内侧位置;其中,第一防扎层(4)及第二防扎层(5)均包括并列设置的若干玻璃纤维网单元(6)及若干胶体(7),玻璃纤维网单元(6)用于覆盖胶体(7),玻璃纤维网单元(6)包括最小单元胶体限制结构、双胶体限制结构;最小单元胶体限制结构由第一条玻璃纤维带(15)和第二条玻璃纤维带(16)前后交错后组成,第一条玻璃纤维带(15)和第二条玻璃纤维带(16)连续多次交错后获得若干最小单元胶体限制结构;双胶体限制结构由第三条玻璃纤维带(17)和第四条玻璃纤维带(18)交错后组成,第三条玻璃纤维带(17)和第四条玻璃纤维带(18)连续多次交错后形成若干双胶体限制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方位防护自修复轮胎,其特征在于:第一条玻璃纤维带(15)和第二条玻璃纤维带(16)相邻设置,第三条玻璃纤维带(17)与第四条玻璃纤维带(18)分别设置在第一条玻璃纤维带(15)与第二条玻璃纤维带(16)的两侧,第一条玻璃纤维带(15)和第二条玻璃纤维带(16)形成的两个最小单元胶体限制结构与第三条玻璃纤维带(17)与第四条玻璃纤维带(18)所形成的一个双胶体限制结构相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方位防护自修复轮胎,其特征在于:第三条玻璃纤维带(17)与第四条玻璃纤维带(18)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五条玻璃纤维带(19)与第六条玻璃纤维带(20),第五条玻璃纤维带(19)与第六条玻璃纤维带(20)连续多次交错后形成若干外围胶体覆盖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方位防护自修复轮胎,其特征在于:第一防扎层(4)及第二防扎层(5)通过硫化工艺固定设置在轮胎本体(1)内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方位防护自修复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胶体(7)包括至少两层玻璃纤维网(8)和至少一层胶体层(9),玻璃纤维网(8)与胶体层(9)间隔设置后通过玻璃纤维网(8)将胶体层(9)包覆形成一体式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全方位防护自修复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胶体(7)包括三层玻璃纤维网(8)和两层胶体层(9),三层玻璃纤维网(8)分别为第一玻璃纤维网(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蒲勇江
申请(专利权)人:蓉驿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