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扎漏自愈型交联胶体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82205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扎漏自愈型交联胶体,包括丁基橡胶、聚异丁烯、松香树脂、钙粉、炭黑、石蜡油或石蜡、硫磺、氧化锌;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防扎漏自愈型交联胶体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丁基橡胶和聚异丁烯混合,开炼薄通后密炼;步骤二:均质后依次投入松香树脂密炼,待松香树脂由固态全部转化为熔融液态时,投入部分钙粉并进行搅拌形成无颗粒状;步骤三:投入硫磺和氧化锌高温交联,投入剩余钙粉充分捏合均质;步骤四:投入石蜡油或者石蜡捏合,使其呈稳定的交联状态,即形成具有互穿网络结构的胶体。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克服了防扎胶体耐温耐侯耐久性能不佳的问题,而且低成本,解决了困绕在防扎胶体上的防扎自愈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扎漏自愈型交联胶体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扎漏轮胎
,具体涉及一种防扎漏自愈型交联胶体;另外,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防扎漏自愈型交联胶体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防扎轮胎,其英文名称是self-sealingtire,业界直译为自修复轮胎,具有防爆、防漏、降噪、节能等特性。防扎轮胎是轮胎内壁附着一层高黏高粘复合材料(呈软固态胶状),当轮胎遭遇尖锐物刺入时,高黏高粘复合材料能将尖锐物紧紧包裹,防止胎内气体泄露;将尖锐物拔出后,该材料又能迅速愈合封住孔洞,从而保证轮胎不会漏气,保障车辆安全行驶。当钉体尖锐物刺入或拔出轮胎时,高黏高粘复合材料能迅速将钉体包围并及时把穿孔密封,达到不会漏气的效果,并且事后不需要补胎、换胎,一劳永逸。直径5mm以下尖锐物刺穿或拔出时,轮胎仍能正常高速行驶。由于高黏高粘复合材料呈软固态胶状,具有减震降噪功能,从而达到降低轮胎与地面产生的噪音,缓解轮胎高速行驶时与地面的震动,使驾驶更加舒适;其物理性能、化学性能非常稳定,对轮胎、轮骰胎龄、气门芯不会造成腐蚀,延长轮胎使用寿命,只需按常规做一次动平衡校正,在车速达到120km/h时,方向盘无抖动感。因此,对于制备防扎轮胎的材料要求比较高;但是,现有技术中的防扎轮胎的胶体存在下述不足之处:防扎轮胎的胶体自愈性和保气性能较差,胶体耐温、耐候及耐久性能不足;胶体的制备成本高;高速运行状态下胶体易流动造成轮胎动平衡问题,舒适度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扎漏自愈型交联胶体,其不仅克服了防扎胶体耐温耐侯耐久性能不佳的问题,而且低成本解决了困绕在防扎胶体上的防扎自愈难题:当钉子带入泥沙、铁屑等异物扎入轮胎或拔出钉子后因异物阻碍胶体愈合而漏气时,通过用少于3毫米的钉子从钉眼扎入后左右旋转并缓慢拔出,重复1到3次可使胶体愈合,达到“防扎漏、不补胎”的目的。同时安装此胶体的轮胎保气性能优异、高温高速下动平衡好和更安全环保的出行体验,避免了自补液带来的环境污染以及传统补胎方式带来的安全隐患,极大地推动防扎轮胎走向市场;另外,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防扎漏自愈型交联胶体的制备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扎漏自愈型交联胶体,包括丁基橡胶15-30份;聚异丁烯15-30份;松香树脂15-30份;钙粉20-25份;炭黑5-10份;石蜡油或石蜡1-5份;硫磺1-5份;氧化锌0.2-0.5份。进一步限定,丁基橡胶16份;聚异丁烯17份;松香树脂23份;钙粉22份;炭黑7份;石蜡油或石蜡4份;硫磺3份;氧化锌0.3份。进一步优化,包括碳五树脂,其中,松香树脂与碳五树脂混合后使用,其中松香树脂与碳五树脂的重量比为2:1。进一步优化,包括白炭黑和彭润土,其中,钙粉、白炭黑及彭润土混合后形成混合物,三者重量比为4:2:1。其中,钙粉目数为1100-1300目。进一步限定,钙粉目数为1250目。本专利技术公开了的防扎漏自愈型交联胶体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丁基橡胶和聚异丁烯开炼薄通后密炼30-50min;步骤二:确认充分均质后依次投入松香树脂,或松香树脂和碳五树脂的混合物,密炼20-30min,待松香树脂或松香树脂和碳五树脂的混合物由固态全部转化为熔融液态时,投入部分钙粉或者钙粉、白炭黑及彭润土的混合物、炭黑,并进行搅拌30-60min形成无颗粒状;步骤三:投入氧化锌和硫磺或者树脂硫化剂的混合物高温交联30-40min,投入剩余钙粉或者钙粉、白炭黑及彭润土的混合物、炭黑进行充分捏合均质;步骤四:投入石蜡油或者石蜡捏合20-50min使其呈稳定的交联状态,即形成具有互穿网络结构的胶体。其中,步骤三中,交联温度为120-13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主要由包括丁基橡胶、聚异丁烯、松香树脂、钙粉、炭黑、石蜡油、石蜡、硫磺及氧化锌;本专利技术不仅克服了防扎胶体耐温耐侯耐久性能不佳的问题,而且低成本解决了困绕在防扎胶体上的防扎自愈难题:当钉子带入泥沙、铁屑等异物扎入轮胎或拔出钉子后因异物阻碍胶体愈合而漏气时,通过用少于3毫米的钉子从钉眼扎入后左右旋转并缓慢拔出,重复1到3次可使胶体愈合,达到“防扎漏、不补胎”的目的。同时安装此胶体的轮胎保气性能优异、高温高速下动平衡好和更安全环保的出行体验,避免了自补液带来的环境污染以及传统补胎方式带来的安全隐患,极大地推动防扎轮胎走向市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所用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一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防扎漏自愈型交联胶体,包括下述各组分,丁基橡胶14份;聚异丁烯15份;松香树脂15份;钙粉20份;炭黑5份;石蜡油或石蜡1份;硫磺1份;氧化锌0.2份。下面结合具体的制备方法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步骤一:将丁基橡胶和聚异丁烯混合,开炼薄通后密炼30-50min;进一步优化,在实际的使用中,密炼时间为40min;步骤二:确认充分均质后依次投入松香树脂密炼20-30min,待松香树脂由固态全部转化为熔融液态时,投入部分钙粉并进行搅拌30-60min形成无颗粒状,在加入钙粉的时候需注意,此时投入的钙粉为钙粉重量的60-70%;此时加入的钙粉过多,不利于胶体的形成,分次加入钙粉有利于提高胶体的质量;在加入钙粉时,优选加入钙粉的量为65%;步骤三:投入硫磺和氧化锌高温交联30-40min,投入剩余钙粉充分捏合均质;步骤四:投入石蜡油或者石蜡捏合20-50min使其呈稳定的交联状态,即形成具有互穿网络结构的胶体。本专利技术主要由包括丁基橡胶、聚异丁烯、松香树脂、钙粉、炭黑、石蜡油、石蜡、硫磺及氧化锌;本专利技术不仅克服了防扎胶体耐温耐侯耐久性能不佳的问题,而且低成本解决了困绕在防扎胶体上的防扎自愈难题:当钉子带入泥沙、铁屑等异物扎入轮胎或拔出钉子后因异物阻碍胶体愈合而漏气时,通过用少于3毫米的钉子从钉眼扎入后左右旋转并缓慢拔出,重复1到3次可使胶体愈合,达到“防扎漏、不补胎”的目的。同时安装此胶体的轮胎保气性能优异、高温高速下动平衡好和更安全环保的出行体验,避免了自补液带来的环境污染以及传统补胎方式带来的安全隐患,极大地推动防扎轮胎走向市场。实施例二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防扎漏自愈型交联胶体,包括下述各组分,丁基橡胶16份;聚异丁烯17份;松香树脂23份;钙粉22份;炭黑7份;石蜡油或石蜡4份;硫磺3份;氧化锌0.3份。实施例三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防扎漏自愈型交联胶体,包括下述各组分,丁基橡胶30份;聚异丁烯30份;松香树脂30份;钙粉25份;炭黑10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扎漏自愈型交联胶体,其特征在于:/n包括丁基橡胶15-30份;/n聚异丁烯15-30份;/n松香树脂15-30份;/n钙粉20-25份;/n炭黑5-10份;/n石蜡油或石蜡1-5份;/n硫磺1-5份;/n氧化锌0.2-0.5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扎漏自愈型交联胶体,其特征在于:
包括丁基橡胶15-30份;
聚异丁烯15-30份;
松香树脂15-30份;
钙粉20-25份;
炭黑5-10份;
石蜡油或石蜡1-5份;
硫磺1-5份;
氧化锌0.2-0.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扎漏自愈型交联胶体,其特征在于:
丁基橡胶16份;
聚异丁烯17份;
松香树脂23份;
钙粉22份;
炭黑7份;
石蜡油或石蜡4份;
硫磺3份;
氧化锌0.3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扎漏自愈型交联胶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碳五树脂,其中,松香树脂与碳五树脂混合后使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扎漏自愈型交联胶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白炭黑和彭润土,其中,钙粉、白炭黑及彭润土混合后形成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扎漏自愈型交联胶体,其特征在于:钙粉目数为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蒲勇江
申请(专利权)人:蓉驿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