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镍或镍合金为表层的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45340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镍或镍合金为表层的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电极材料。提供一种能替代当前普遍使用的镍电极材料,可明显降低化学电池电极成本的用镍或镍合金为表层的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条状金属材料基片的表面覆盖有镍或镍合金覆盖层,条状金属材料基片的厚度为0.05~4.99mm,宽度为1.99~149.9mm,镍或镍合金覆盖层的厚度为0.05~50μm。条状金属材料基片为铝或铝合金基片,镍或镍合金覆盖层采用化学镀或电镀的方法覆盖在铝或铝合金基片上。制备时选取铝薄板或铝合金薄板剪切成长条得条状金属材料基片;在条状金属材料基片上镀上一层镍合金覆盖层或镍覆盖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极材料,特别是涉及一种用镍或镍合金为表层的电极材料。
技术介绍
由于锂离子电池具有高工作电压、高能量密度且能够反复充电和重复使用等优点,因此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并已广泛应用于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不间断电源等多种电子设备中,而且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当前已开始向矿灯电源、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混合动力汽车、电动动力汽车等应用领域延伸。目前,作为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主要有以多孔镍为材质的镍电极材料和以铝为材质的铝电极材料及铜电极材料等。其中,以多孔镍为材质的镍电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生产最为重要的电极材料。但是,由于镍资源相对紧张,镍电极的价格相对较高,当前市场价格约为60万元(人民币)/吨以上。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在公开号为CN1317841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中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用的碳基合金复合电极材料及制备方法,负极材料是以碳类材料为载体,掺入锡类或锡与贮锂合金材料,掺入量为10wt%-50wt%,它均匀分散和镶嵌在载体碳材料微观表面或内部,制备方法是以多碳链结构的锡类有机化合物为前驱物,通过固相加热方法。摩托罗拉公司在公开号为CN1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镍或镍合金为表层的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设有条状金属材料基片,在条状金属材料基片的表面覆盖有镍或镍合金覆盖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镍或镍合金为表层的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设有条状金属材料基片,在条状金属材料基片的表面覆盖有镍或镍合金覆盖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镍或镍合金为表层的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条状金属材料基片的厚度为0.05~4.99mm,宽度为1.99~149.9mm,镍或镍合金覆盖层的厚度为0.05~50μm。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镍或镍合金为表层的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条状金属材料基片为铝或铝合金基片,铝合金基片选自铝-镁合金板、铝-锌合金板或铝-硅合金板。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镍或镍合金为表层的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镍或镍合金覆盖层采用化学镀或电镀的方法覆盖在铝或铝合金基片上。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镍或镍合金为表层的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条状金属材料基片制备:选取厚度为0.05~4.99mm的铝薄板或铝合金薄板剪切成宽1.99~149.9mm的长条;2)镍或镍合金覆盖层制备:在条状金属材料基片上镀上一层厚度为0.05~50μm的镍合金覆盖层或镍覆盖层。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镍或镍合金为表层的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的在条状金属材料基片上镀上一层厚度为0.05~50μm的镍合金覆盖层或镍覆盖层是指采用化学镀方法镀上一层厚度为0.05~50μm的镍合金覆盖层或采用电镀的方法镀上一层厚度为0.05~50μm的镍覆盖层。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镍或镍合金为表层的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条状金属材料基片上采用化学镀方法镀镍合金覆盖层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化学除油、水洗二次、活化、水洗二次、浸锌、水洗二次、脱锌、水洗二次、二次浸锌、水洗二次、二次脱锌、水洗二次、化学镀、水洗、封闭、水洗、卷绕成电极材料。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镍或镍合金为表层的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条状金属材料基片上采用化学镀镀上镍或镍合金覆盖层的方法包括如下具体工序:1)化学除油:在温度为35~45℃的条件下,将条状金属材料基片在化学除油液中浸泡30~50s,化学除油液的组成为:碳酸钠20~30g/L、硅酸钠15~30g/L;-->2)水洗:将经工序1)化学除油后的条状金属材料基片在常温条件下用自来水漂洗至少1次,每次10~15s;3)活化:将工序2)水洗所得的条状金属材料基片于浓度为15%~20%的稀硝酸溶液中浸泡30~45s;4)水洗:将工序3)活化的条状金属材料基片用水漂洗至少1次,每次10~15s;5)浸锌:于20~25℃的条件下,将经工序4)活化水洗所得的条状金属材料基片在浸锌溶液中浸泡20~40s,浸锌溶液为氧化锌、氢氧化钠和氯化铁的水溶液,其组成为:氧化锌100~200g/L,氢氧化钠100~150g/L,氯化铁0.1-5g/L;6)水洗:将经工序5)浸锌所得的条状金属材料基片用水漂洗至少1次,每次10~15s;7)脱锌:将工序6)水洗所得的浸锌条状金属材料基片于浓度为15%~20%的稀硝酸溶液中浸泡20~30s;8)水洗:将经工序7)脱锌所得的条状金属材料基片用水漂洗至少1次,每次10~15s;9)浸锌:于20~25℃的条件下,将经水洗工序8)所得的条状金属材料片在浸锌溶液中浸泡20~40s,浸锌溶液为氧化锌、氢氧化钠和氯化铁的水溶液,其组成为:氧化锌100g/L,氢氧化钠100g/L,氯化铁1g/L;10)水洗:将经工序9)浸锌所得的条状金属材料基片用水漂洗至少1次,每次10~15s;11)脱锌:将工序10)水洗所得的浸锌条状金属材料基片于浓度为15%~20%的稀硝酸溶液中浸泡20~30s;12)水洗:将经工序11)脱锌所得的条状金属材料基片用水漂洗至少1次,每次10~15s;13)化学镀镍合金:在控制温度为82~92℃的条件下,将工序12)水洗所得的条状金属材料基片浸泡于化学镀溶液中进行化学镀镍5~45min,化学镀镍溶液为硫酸镍、次磷酸钠、乳酸、苹果酸的水溶液,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景祥王庆生戴德建
申请(专利权)人:埃梯梯科能厦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2[中国|厦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