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件用镭雕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5030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8: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注塑件用镭雕机,包括操作台,操作台上纵向设置支撑杆,支撑杆上端设置镭射机构,所述操作台上方还水平设置电机,电机下方传动连接升降气缸,电机的输出轴上同轴设置驱动胶辊,所述驱动胶辊与镭射机构之间还设置有注塑件固定机构,所述注塑件固定机构包括水平设置并与支撑杆固定连接的悬臂,悬臂一端设置扩撑部,所述扩撑部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双出杆气缸,第一双出杆气缸的伸缩杆上设置支撑板,支撑板远离第一双出杆气缸的一端设置C型弹性板,所述C型弹性板上绕设有与其光滑接触的弹性皮带。通过上述结构使得小直径的注塑件在镭雕时其雕刻面的曲率得以增大而避免了雕刻之后雕刻内容模糊或者位置存在偏差的情况发生。的情况发生。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塑件用镭雕机


[0001]本技术涉及打标机,特别是一种注塑件用镭雕机。

技术介绍

[0002]镭雕机,就是利用镭射(laser)光束在物质表面或是透明物质内部雕刻出永久的印记。镭射光束对物质可以产生化生效应与特理效应两种!当物质瞬间吸收镭射光后产生物理或化学反应,从而刻痕迹或是显示出图案或是文字!所以又称为激光打标机、激光雕刻机,镭雕机也因其雕刻文字时快捷、清洁的特性而被越来越多的运用在注塑件表面内容的雕刻上。然而,现有镭雕机在注塑件表面特别是小直径圆筒类注塑件表面雕刻时因为注塑件表面弯曲程度过大而常常会出现雕刻文字模糊或者定位不准确而与后续安装在注塑件上的提示灯位置存错位的情况,影响了后续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塑件用镭雕机,以克服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技术问题。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注塑件用镭雕机,包括操作台,操作台上纵向设置支撑杆,支撑杆上端设置镭射机构,所述操作台上方还水平设置电机,电机下方传动连接升降气缸,电机的输出轴上同轴设置驱动胶辊,所述驱动胶辊与镭射机构之间还设置有注塑件固定机构,所述注塑件固定机构包括水平设置并与支撑杆固定连接的悬臂,悬臂一端设置扩撑部,所述扩撑部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双出杆气缸,第一双出杆气缸的伸缩杆上设置支撑板,支撑板远离第一双出杆气缸的一端设置C型弹性板,所述C型弹性板上绕设有与其光滑接触的弹性皮带。
[0006]进一步地,所述C型弹性板中均布有若干沿C型弹性板轮廓线布置的转轴,所述转轴与弹性皮带相接触。
[0007]进一步地,所述C型弹性板两侧设置有若干抵接于弹性皮带两侧的挡片。
[0008]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上纵向设置第二双出杆气缸,所述第二双出杆气缸的伸缩杆与C型弹性板的两端铰接。
[0009]工作原理:当需要对注塑件特别是小直径的注塑件进行表面镭雕时,工作人员将注塑件套设在扩撑部上,随后驱动第一双出杆气缸伸出以使得两块C型弹性板带动弹性皮带抵接在注塑件的内表面上,在此过程中注塑件被扩撑为长圆形且被拉直的侧面正对镭射机构以便后续镭雕。另外,如果需要在注塑件表面大范围镭雕,则驱动胶辊抵接于注塑件表面并通过驱动胶辊带动注塑件表面进行转动即可。
[0010]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使得小直径的注塑件在镭雕时其雕刻面的曲率得以增大而避免了雕刻之后雕刻内容模糊或者位置存在偏差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2]附图标记:100.操作台 200.支撑杆 300.镭射机构 400.电机 500.驱动胶辊 600.升降气缸 700.固定机构 710.悬臂 720.扩撑部 721.第一双出杆气缸 722.支撑板 723.C型弹性板 723a.挡片 724.弹性皮带 725.转轴 726.第二双出杆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4]如图1所示的一种注塑件用镭雕机,包括操作台100,在操作台上纵向的设置有一根支撑杆200,该支撑杆的上端设置能够在注塑件表面实施镭雕的镭射机构300,而在操作台上方则水平设置有一台电机400,该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一根与其同轴的驱动胶辊500,而在电机下方则设置有一台能够驱动其上下升降的升降气缸600。于此同时,在镭射机构与驱动胶辊之间则设置有能够在对注塑件进行镭雕时实施固定以及带动注塑件表面转动的注塑件固定机构700,具体的,该注塑件固定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悬臂710,该悬臂的一端与支撑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上设置扩撑部720。具体的,该扩撑部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双出杆气缸721以及对称的设置在第一双出杆气缸两端支撑板722,该支撑板远离第一双出杆气缸的一端上设置有一块呈C型结构的C型弹性板723,该C型弹性板的表面绕设有一条与其光滑接触的弹性皮带724。当注塑件被扩撑部固定后,通过调节第一双出杆气缸的伸出长度一条街注塑件镭雕区的曲率,进而降低镭雕后的内容发生模糊或者错位的概率。另外,因为弹性皮带与C型弹性板之间为光滑接触,因此注塑件能够在驱动胶辊的带动下发生转动,进而实现对注塑件表面全方位的镭雕。
[0015]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C型弹性板中均布有若干沿着C型弹性板的轮廓线布置的转轴725,该转轴抵接在弹性皮带的内表面上,以降低弹性表面在C型弹性板上移动时的阻力。
[0016]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为了防止弹性皮带在移动过程中滑出C型弹性板,在C型弹性板的两侧设置有若干抵接于弹性皮带夹持两侧的挡片723a。
[0017]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为了能够提升本技术的适用范围,在支撑板上纵向设置有第二双出杆气缸726,该第二双出杆气缸的伸缩杆与C型弹性板的两端铰接。通过控制第二双出杆气缸的伸出长度以调节C型弹性板的曲率,进而保证C型弹性板能够抵接于不同直径的注塑件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件用镭雕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台,操作台上纵向设置支撑杆,支撑杆上端设置镭射机构,所述操作台上方还水平设置电机,电机下方传动连接升降气缸,电机的输出轴上同轴设置驱动胶辊,所述驱动胶辊与镭射机构之间还设置有注塑件固定机构,所述注塑件固定机构包括水平设置并与支撑杆固定连接的悬臂,悬臂一端设置扩撑部,所述扩撑部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双出杆气缸,第一双出杆气缸的伸缩杆上设置支撑板,支撑板远离第一双出杆气缸的一端设置C型弹性板,所述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坚信庞坚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拓福塑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