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系统的储电模块和储能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44513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8: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储能系统的储电模块和储能系统,储电模块包括:独立外壳,独立外壳为密封结构且具有容纳腔;电池组,电池组设于容纳腔内;至少一个引出结构,引出结构以至少部分地配置在独立外壳外的方式安装于独立外壳,引出结构与独立外壳密封配合。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储能系统的储电模块的容纳腔与外界完全隔断,避免风沙进入容纳腔导致报假火警导致储能系统无法正常工作,也避免误判启动消防造成电池组损坏,同时避免单个储电模块热失控诱发储能系统的其他储电模块热失控,避免发生火灾连锁反应造成较大火灾,降低了火灾损失和灭火难度,并且储电模块能够通过引出结构与储能系统的其他模块单元进行交互,便于储能系统的灵活设计。能系统的灵活设计。能系统的灵活设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储能系统的储电模块和储能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储能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储能系统的储电模块和储能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储能系统是微电网、孤岛电网、分布式发电系统及新能源汽车快速充电技术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措施。储能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运用,实现了需求侧管理、削峰填谷、平滑负荷、快速调整电网频率,提高了电网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了光伏和风力等瞬时变化大的新能源发电系统对电网的冲击。
[0003]在相关技术中,集装箱与外界形成空气流通空间,不可避免有风沙进入集装箱内,会引发烟雾探测器,导致报假火灾警报,造成储能系统无法正常工作,甚至引发储能系统自动灭火造成电池簇损坏。并且储能系统一般为集装箱式整体结构,在集装箱内设置装有电池簇的电池架构成储能系统,在其中一个电池架上的电池簇热失控后,会导致整个集装箱内的电池簇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储能系统的储电模块,所述储电模块有效降低了报假火警和热失控蔓延的风险。
[0005]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储电模块的储能系统。
[000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储能系统的储电模块,包括:独立外壳,所述独立外壳为密封结构且具有容纳腔;电池组,所述电池组设于所述容纳腔内;至少一个引出结构,所述引出结构以至少部分地配置在所述独立外壳外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独立外壳,所述引出结构与所述独立外壳密封配合。
[0007]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储能系统的储电模块,通过独立外壳形成密封结构,引出结构与独立外壳密封连接,使独立外壳内的容纳腔与外界完全隔断,避免风沙进入容纳腔导致报假火警导致储能系统无法正常工作,也避免误判启动消防造成电池组损坏,同时还可以避免单个储电模块热失控诱发储能系统的其他储电模块热失控,避免发生火灾连锁反应造成较大火灾,降低了火灾损失和灭火难度,并且储电模块能够通过引出结构与储能系统的其他模块单元进行交互,便于储能系统的灵活设计。
[0008]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储能系统的储电模块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独立外壳的顶部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引出结构包括总电连接结构,所述总电连接结构包括:电连接本体,所述电连接本体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安装固定部,所述安装固定部设于所述电连接本体的外周面且与所述独立外壳的顶壁相连,所述安装固定部与所述独立外壳的顶壁之间设有第一密封件。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独立外壳的顶部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引出结构包括消防连接部,所述消防连接部穿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孔且与所述独立外壳的顶壁通过第二密封件密封。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消防连接部包括:第一接头,所述第一接头具有第一通道且外周面设有第一限位部;第二接头,所述第二接头具有第二通道且外周面设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中的一个穿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孔以与另一个连接,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夹设于所述独立外壳的顶壁两侧,所述第二密封件设于所述第一限位部或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独立外壳的顶壁之间。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独立外壳的顶部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引出结构包括液冷总连接部,所述液冷总连接部穿设于所述第三安装孔且与所述独立外壳的顶壁通过第三密封件密封。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液冷总连接部包括:液冷接头本体,所述液冷接头本体穿设于所述第三安装孔;接头固定部,所述接头固定部设于所述液冷接头本体的外周面且与所述独立外壳的顶壁相连,所述接头固定部与所述独立外壳的顶壁之间设有所述第三密封件。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独立外壳的顶部设有第四安装孔,所述引出结构包括防爆阀,所述防爆阀穿设于所述第四安装孔且与所述独立外壳的顶壁通过第四密封件密封。
[001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防爆阀包括:阀本体,所述阀本体穿设于所述第四安装孔,所述阀本体的外周面设有阀凸部;阀紧固部,所述阀紧固部与所述阀本体相连,所述阀紧固部和所述阀凸部夹设于所述独立外壳的顶壁两侧,所述第四密封件设于所述阀凸部与所述独立外壳的顶壁之间。
[001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独立外壳包括:外壳本体,所述外壳本体具有所述容纳腔;门体,所述门体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容纳腔的腔口,其中,所述外壳本体和所述门体中的至少一个设有第五密封件,所述第五密封件环绕所述容纳腔的腔口且用于密封所述外壳本体和所述门体之间的间隙。
[0017]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储能系统包括多个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储电模块。
[0018]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9]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0]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储电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未示出电池组;
[0021]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储电模块的俯视图;
[0022]图3是图2沿A

A线所示方向的剖视图;
[0023]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储电模块的主视图;
[0024]图5是图4中圈示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5]图6是图4沿C

C线所示方向的剖视图;
[0026]图7是图3中圈示D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7]图8是图3中圈示E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8]图9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总电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10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总电连接结构的仰视图;
[0030]图11是图10沿F

F线所示方向的剖视图;
[0031]图12是图3中圈示G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2]图1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液体消防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1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液体消防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15是图14沿H

H线所示方向的剖视图;
[0035]图16是图4沿J

J线所示方向的剖视图;
[0036]图17是图16中圈示K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7]图18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气体消防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19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气体消防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20是图14沿L

L线所示方向的剖视图;
[0040]图21是图4沿M

M线所示方向的剖视图;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系统的储电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独立外壳,所述独立外壳为密封结构且具有容纳腔;电池组,所述电池组设于所述容纳腔内;至少一个引出结构,所述引出结构以至少部分地配置在所述独立外壳外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独立外壳,所述引出结构与所述独立外壳密封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系统的储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独立外壳的顶部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引出结构包括总电连接结构,所述总电连接结构包括:电连接本体,所述电连接本体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安装固定部,所述安装固定部设于所述电连接本体的外周面且与所述独立外壳的顶壁相连,所述安装固定部与所述独立外壳的顶壁之间设有第一密封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系统的储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独立外壳的顶部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引出结构包括消防连接部,所述消防连接部穿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孔且与所述独立外壳的顶壁通过第二密封件密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能系统的储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防连接部包括:第一接头,所述第一接头具有第一通道且外周面设有第一限位部;第二接头,所述第二接头具有第二通道且外周面设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中的一个穿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孔以与另一个连接,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夹设于所述独立外壳的顶壁两侧,所述第二密封件设于所述第一限位部或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独立外壳的顶壁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系统的储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独立外壳的顶部设有第三安装孔,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强易梓琦吴祖钰张万财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海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