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3392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8:57
抑制从电池单体的排出阀喷射出的高温的废气带来的弊端。电池组在通过电池保持架(2)将具有排出阀的多个电池单体(1)配置在固定位置而成的电池块(10)的端部连结耐热间隙(5),在第一表面(10A)连结电路基板(4)并容纳于外装壳体(9)。耐热间隙(5)具备:在与电池块(10)的端面(10X)之间形成第一排出间隙(11A)的闭塞板部(5X);以及与在电池块(10)的第一表面(10A)之间形成第二排出间隙的周壁部(5A),电路基板(4)被配置为在与电池块(10)的第一表面(10A)之间形成有通气间隙(12),通气间隙(12)与第二排出间隙(11B)连通,从电池单体(1)的排出阀排出的废气从由第一排出间隙(11A)和第二排出间隙(11B)构成的排出间隙(11)穿过通气间隙(12),从排气部(15)向外部排气。从排气部(15)向外部排气。从排气部(15)向外部排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池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将多个电池单体串联、并联地连接来扩大容量而成的电池组。

技术介绍

[0002]作为以无线方式使用的便携式电气设备的电源,使用的是将多个电池单体容纳到壳体的电池组。该电池组将多个电池单体串联、并联地连接,从而扩大容量。近年来,作为电气设备的电源使用的电池组进一步谋求高输出化,采用每单位体积的效率优异的锂离子电池等非水系电解液二次电池。
[0003]锂离子电池为高输出,但另一方面,内压有时会因某种原因而上升。为了确保针对电池的内压上升的安全性,设置有以设定压力开阀来防止破裂的排出阀。在排出阀开阀时,电池处于异常的发热状态,从排出阀猛烈地喷出高温的气体。正在开发以下电池组:为了将从排出阀排出的废气向外部排出,在外装壳体设置孔。(参照专利文献1)
[0004]进而,还在开发以下的电池组:在外装壳体设置多个贯通孔,提高内部的通气性,并促进电池的散热,以防止热滞留在壳体内。(参照专利文献2)
[0005]在先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

196039号公报
[0008]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0

16279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9]‑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10]现有的电池组在外装壳体设置孔,以便将从排出阀喷射出的废气向外部排出。该电池组难以将从电池单体猛烈地喷射出的高温的废气安全地向外部排出。尤其是,从作为非水系电解液二次电池的锂离子电池的排出阀喷射出的废气是400℃以上的异常的高温,而且猛烈地被喷射出,因此废气会将外装壳体热熔融,进而若废气在高温状态下向壳体外喷射而着火,则明显地阻碍安全性。
[0011]本专利技术是以防止以上的弊端为目的而被开发出来的,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从开阀的排出阀喷射出的高温的废气造成的安全性的降低的电池组。
[0012]‑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3]本专利技术的某方式所涉及的电池组具备:电池块,构成为通过电池保持架将具有排出阀的多个电池单体配置在固定位置,该排出阀在内压超过设定压力时开阀;耐热间隙,构成为与电池块的端部连结;电路基板,沿着与配置有耐热间隙的电池块的端面相邻的第一表面配置,且与电池块连结;以及外装壳体,容纳有耐热间隙与电路基板被连结起来的电池块,且具有将从排出阀排出的废气向外部排气的排气部。电池块在将耐热间隙连结而成的第一端部,配置有设置电池单体的排出阀而成的排出阀侧端面。耐热间隙具备:闭塞板部,构成为在与电池块的端面之间形成第一排出间隙;以及周壁部,构成为在与闭塞板部的周
围连结,且在与电池块的第一表面之间形成第二排出间隙。电路基板在与电池块的第一表面之间形成通气间隙,并且使第一端部侧的端缘部层叠于周壁部,由此将通气间隙与第二排出间隙连通。电池组使从电池单体的排出阀排出的废气从由第一排出间隙和第二排出间隙构成的排出间隙穿过通气间隙,由此从排气部向外部排气。
[0014]‑
专利技术效果

[0015]本专利技术的电池组能够抑制从电池单体的排出阀喷射出的高温的废气带来的弊端并提高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池组的立体图。
[0017]图2是图1所示的电池组的垂直纵剖视图。
[0018]图3是图1所示的电池组的垂直横剖视图。
[0019]图4是图1所示的电池组的分解立体图。
[0020]图5是图4所示的电池组的芯组的分解立体图。
[0021]图6是图5所示的电池块的分解立体图。
[0022]图7是图2所示的电池组的主要部位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池组具备:电池块,构成为通过电池保持架将具有排出阀的多个电池单体配置在固定位置,该排出阀在内压超过设定压力时开阀;耐热间隙,构成为与电池块的端部连结;电路基板,沿着与配置有耐热间隙的电池块的端面相邻的第一表面配置,且与电池块连结;以及外装壳体,容纳有耐热间隙与电路基板被连结起来的电池块,且具有将从排出阀排出的废气向外部排气的排气部。电池块在将耐热间隙连结而成的第一端部,配置有设置电池单体的排出阀而成的排出阀侧端面。耐热间隙具备:闭塞板部,构成为在与电池块的端面之间形成第一排出间隙;以及周壁部,构成为与闭塞板部的周围连结,且在与电池块的第一表面之间形成第二排出间隙。电路基板被配置为在与电池块的第一表面之间形成通气间隙,并且第一端部侧的端缘部层叠于周壁部,通气间隙与第二排出间隙连通。电池组使从电池单体的排出阀排出的废气从由第一排出间隙和第二排出间隙构成的排出间隙穿过通气间隙,由此从排气部向外部排气。
[0024]以上的电池组能够消除从开阀的排出阀喷射出的高温的废气带来的弊端并确保高安全性。这是因为,以上的电池组使从排出阀喷射出的高温的废气从在电池块的第一端部与耐热间隙之间形成的排出间隙穿过在电池块的第一表面与电路基板之间形成的通气间隙,并从排气部15向外部排气。该电池组将从排出阀排出的高温的废气从第一排出间隙引导至第二排出间隙,进而,从第二排出间隙引导至通气间隙,使其穿过通气间隙后,从外装壳体的排气部向外部排气。该构造使从排出阀喷射出的高温且高能量的废气与耐热间隙的闭塞板部发生碰撞而衰减能量,使在第一排出间隙能量已被衰减的废气接着从第二排出间隙穿过通气间隙,以衰减能量。尤其是,穿过通气间隙的废气在穿过通气间隙之际,通过与电池保持架、设置在电路基板的各种构件发生碰撞而丧失动能与热能双方,因此能够有效地使从排出阀排出的高温的废气所具有的动能与热能衰减,能够消除高温的废气带来的
弊端。
[0025]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池组中,耐热间隙具备与闭塞板部的周围连结且与电池块的外周面连结的子周壁部。
[0026]根据上述结构,由于耐热间隙具备与电池块的外周面连结的子周壁部,因此能够将耐热间隙与电池块的端部可靠地连结、同时能够有效地防止废气泄漏到电池块的第一表面以外的表面侧。尤其是,能够有效地防止从排出阀排出的高温的废气直接喷射到外装壳体的内侧面而受到损伤。
[0027]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电池组中,耐热间隙具备间隔壁,其配置于相邻的电池单体的端面之间,且将第一排出间隙划分给各个电池单体的端面。
[0028]根据上述结构,在闭塞板的电池块端面侧,在相邻的电池单体的端面之间设置间隔壁,通过该间隔壁将第一排出间隙按各个电池单体的每个端面进行划分,使向电池单体的阀侧端面排出的废气穿过第一排出间隙与第二排出间隙后排气,能够防止引发电池单体的热失控,同时能够衰减废气的动能与热能双方并向外部排气。
[0029]在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电池组中,外装壳体具备与电路基板对置的表面板部,并且在表面板部与电路基板之间,形成废气的膨胀间隙,使已穿过通气间隙的废气穿过膨胀间隙并从排气部向外部排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电池组,具备:电池块,构成为通过电池保持架将具有排出阀的多个电池单体配置在固定位置,该排出阀在内压超过设定压力时开阀;耐热间隙,构成为与所述电池块的端部连结;电路基板,沿着与配置有所述耐热间隙的所述电池块的端面相邻的第一表面配置,且与该电池块连结;以及外装壳体,容纳有所述耐热间隙与所述电路基板被连结起来的所述电池块,且具有将从所述排出阀排出的废气向外部排气的排气部,所述电池组的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块在将所述耐热间隙连结而成的第一端部,配置有设置所述电池单体的排出阀而成的排出阀侧端面,所述耐热间隙具备:闭塞板部,构成为在与所述电池块的端面之间形成第一排出间隙;以及周壁部,构成为与所述闭塞板部的周围连结且在与所述电池块的第一表面之间形成第二排出间隙,所述电路基板被配置为在与所述电池块的第一表面之间形成通气间隙,并且使所述第一端部侧的端缘部层叠于所述周壁部,由此将所述通气间隙与所述第二排出间隙连通,所述电池组构成为:从所述电池单体的排出阀排出的废气从由所述第一排出间隙和所述第二排出间隙构成的排出间隙穿过所述通气间隙,由此从所述排气部向外部排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栗原秀实
申请(专利权)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