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带基体氢镍扣式可充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4350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带基体氢镍扣式可充电池,包括镍电极的正极板、由多元多相电化学储氢合金粉构成的负极板、设置在正极板和负极板之间的隔膜以及通过密封圈和电池盖放置上述各部件组合体的电池壳,在电池壳内部电池壳内底与正极板之间加有网孔垫片,在负极板与电池盖之间加有网孔垫片和弹簧垫片,解决了氢负极采用各型钢带作为基体容易脱粉的难题,提高了大电流充放电性能,降低了成本节约了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钢带基体氢镍扣式可充电池
技术介绍
由于钢带作为基体的氢负极在充放电过程中容易脱粉,目前只在镉镍扣式可充电池中有应用,没有用于氢镍扣式电池的制造。而氢镍扣式可充电池目前主要是以泡沫镍作为基体,装配方法由正极板、隔膜、负极板垂直叠放装配而成的。它的缺点是成本高,而且泡沫镍基体易折断,电池可靠性差,大电流充电时极板变形且恢复性差,其充放电循环寿命短、易聚集气体产生爆炸。故现有技术制造的该电池不能达到既降低成本又满足大电流充放电需要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将退过火的切拉网钢带、毛刺钢带、三维钢带或冲孔钢带作为基体并在正极添加网孔垫片和在负极加弹簧垫片和网孔垫片的钢带基体氢镍扣式可充电池,解决了氢负极采用各型钢带作为基体容易脱粉的难题,提高了大电流充放电性能,降低了成本节约了资源。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包括镍电极的正极板、由多元多相电化学储氢合金粉构成的负极板、设置在正极板和负极板之间的隔膜以及通过密封圈和电池盖放置上述各部件组合体的电池壳,在电池壳内部电池壳内底与正极板之间加有网孔垫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带基体氢镍扣式可充电池,包括镍电极的正极板(6)、由多元多相电化学储氢合金粉构成的负极板(4)、设置在正极板(6)和负极板(4)之间的隔膜(5)以及通过密封圈(3)和电池盖(1)放置上述各部件组合体的电池壳(2),其特征在于:在电池壳(2)内部电池壳内底与正极板(6)之间加有网孔垫片(9),在负极板(4)与电池盖(1)之间加有网孔垫片(9)和弹簧垫片(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带基体氢镍扣式可充电池,包括镍电极的正极板(6)、由多元多相电化学储氢合金粉构成的负极板(4)、设置在正极板(6)和负极板(4)之间的隔膜(5)以及通过密封圈(3)和电池盖(1)放置上述各部件组合体的电池壳(2),其特征在于:在电池壳(2)内部电池壳内底与正极板(6)之间加有网孔垫片(9),在负极板(4)与电池盖(1)之间加有网孔垫片(9)和弹簧垫片(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带基体氢镍扣式可充电池,其特征在于:正极板(6)和负极板(4)均为单片圆结构,在电池盖(1)中加有网孔垫片(9)和弹簧垫片(7),单片负极板位于电池盖(1)中的网孔垫片(9)之上并放入密封圈(3)中,在单片负极板上放置有圆形单隔膜,在圆形单隔膜上放置有正极板(6),正极板(6)上加有网孔垫片(9)并置于电池壳(2)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带基体氢镍扣式可充电池,其特征在于:a、正极板(6)是两圆或多边形连接片结构,两圆极板(10、11)之间由与正极板基体材料相同的导电槽(12)相连接,负极板(4)也是两圆或多边形连接片结构,两圆极板(13、14)之间由与负极板基体材料相同的导电槽(15)相连接,设置在正极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玉锋李喜歌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创力电源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