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排、行星变速箱及工程机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4020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8: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行星变速机构,为解决现有行星变速箱在行星轴定位防转方面存在装配工时及零件成本微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构造一种行星排、行星变速箱及工程机械,其中行星排包括行星架、通过行星轴安装于行星架上的行星轮、与行星轮啮合的太阳轮和齿圈,呈环状的输出齿轮与太阳轮同轴布置且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行星架的右侧面,各行星轴右端穿过行星架伸入到输出齿轮的内圆孔中,行星轴右端为扁轴部段,输出齿轮的内圆孔壁面至行星轴轴心的最小距离小于行星轴的扁轴部段最大半径。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行星轴由输出齿轮进行防转定位,其不需要额外的零件相对现有技术中使用止动盘进行止动防转,结构更为简单、装配工时及零件成本更低。本更低。本更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行星排、行星变速箱及工程机械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行星变速机构,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行星排、行星变速箱及工程机械。

技术介绍

[0002]行星排包括同时与太阳轮和齿圈啮合的行星轮,其中行星轮通过行星轴安装于行星架上。在行星排中,太阳轮、齿圈、行星轮架三部件中,其中之一固定锁死,其他两部件分别为动力输入端和动力输出端。
[0003]为了防止行星排工作时行星轴转动,在行星排上安装有止动盘,行星轴上设置防转卡槽,止动盘通孔上有锁止卡口,旋转止动盘将行星轴卡住,止动盘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使止动盘相对行星架固定,从而达到对行星轴防旋转及定位的作用。
[0004]现有行星机构中行星轴防转结构结构简单易装配,在装载机行星变速箱上受到广泛应用。但是,采用止动盘进行行星轴防转,其不仅要在行星轴上加工卡槽,同时还需要准备加工止动盘,需多步骤进行装配,因此其存在装配工时及零件成本微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行星变速箱在行星轴定位防转方面存在装配工时及零件成本微高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行星排、行星变速箱及工程机械,使得变速箱在行星轴定位防转方面结构更为简单、装配工时及零件成本更低。
[0006]本技术为实现其目的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构造一种行星排,包括行星架、通过行星轴安装于行星架上的行星轮、与行星轮啮合的太阳轮和齿圈、输出齿轮,所述输出齿轮呈环状,其与所述太阳轮同轴布置且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行星架的右侧面,其特征在于各行星轴右端穿过行星架伸入到所述输出齿轮的内圆孔中,所述行星轴右端为扁轴部段,所述输出齿轮的内圆孔壁面至行星轴轴心的最小距离小于行星轴的扁轴部段最大半径。在本技术中,行星轴由输出齿轮进行防转定位,其不需要额外的零件,行星轴上也仅需加工扁位即可,因此相对现有技术中使用止动盘进行止动防转,结构更为简单、装配工时及零件成本更低。
[0007]上述行星排中,所述行星架上容纳所述行星轴左端的孔洞为阶梯孔,所述行星轴的左端位于阶梯孔的大孔径段;位于所述扁轴部段左侧的轴向侧面与所述输出齿轮的轴向侧面接触连接,利用输出齿轮对行星轴进行轴向定位。
[0008]上述行星排中,所述扁轴部段上的扁位为平面,或者所述扁轴部段上的扁位为圆弧面,其圆弧半径等于输出齿轮内圆孔半径,扁位与输出齿轮内圆孔壁面间隙配合。
[0009]本技术为实现其目的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构造一种行星变速箱,其具有前述的行星排,进一步地,行星变速箱还包括离合器和连接盘,所述离合器的离合油缸缸体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所述输出齿轮的右侧;连接盘位于离合油缸缸体的内腔中并与太阳轮固定连接;离合器的摩擦副中摩擦片和对偶钢片分别连接连接盘和油缸缸体,摩擦副的左右
两侧分别与离合器活塞和输出齿轮相对。
[0010]上述行星变速箱中,所述太阳轮的右端延伸至所述行星架的右侧,所述太阳轮在位于行星架右侧的部段上设置有环绕其中心的盘状凸起,所述连接盘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盘状凸起上。
[0011]本技术为实现其目的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构造一种工程机械,其特征在于包含前述的行星变速箱。
[0012]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本技术中,行星轴由输出齿轮进行防转定位,其不需要额外的零件,行星轴上也仅需加工扁位即可,因此相对现有技术中使用止动盘进行止动防转,结构更为简单、装配工时及零件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行星变速箱中行星排与直接挡传动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行星变速箱中行星轴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技术行星变速箱中输出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具体实施方案。
[0017]本实施例中的行星变速箱的结构如图1所示,其包括设置在箱体(图中未示出)内的行星排、直接挡传动机构。
[0018]行星排包括太阳轮12、行星架10、行星轮14、行星轴13、齿圈(图中未示出)、输出齿轮20,行星轮14通过滚针轴15承安装于行星轴13上,行星轴13的两端均位于行星架10上的孔洞中,行星轮14同时与太阳轮12和齿圈啮合。齿圈与变速箱的箱体(图中未示出)之间设置有制动器,制动器可将齿圈锁止。
[0019]如图1所示,,输出齿轮20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行星架10的右侧,输出齿轮20与变速箱中的输出轴上的输出轴齿轮(图中未示出)啮合,实现动力由输出轴输出。
[0020]如图1所示,直接挡传动机构包括离合器和连接盘32,连接盘32位于行星排右侧并与行星排的太阳轮12固定连接。太阳轮12的右端穿过行星架延伸至行星架10的右侧,太阳轮12凸出行星架10的部段设置有环形凸起121,连接盘32通过螺栓固定在环形凸起121上。
[0021]直接挡传动机构布置在行星排的右侧,其离合油缸缸体30位于输出齿轮20右侧并与输出齿轮20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离合摩擦副33中摩擦片和对偶钢片分别连接连接盘32和离合油缸缸体30。在离合油缸缸体30与输出齿轮20之间设置有圆柱销34,离合摩擦副33通过圆柱销34与离合油缸缸体30连接。
[0022]离合油缸的离合活塞31位于离合摩擦副33的右侧,设置在离合油缸缸体内,离合油缸缸体上设置有油缸油道37,油缸油道67的第一端与用于推动离合活塞的油腔连通,油缸油道67的第二端设置在离合油缸缸体30右侧面的中部,与变速箱箱盖上设置的离合器控制油口连通。控制离合器的油液从箱盖上的离合器控制油口进入后,从油缸油道37的第二端进入并进入到离合器油缸的油腔内,推动离合活塞31向左移动,离合摩擦副33在离合活塞的推动下向输出齿轮移动,并最终压紧在输出齿轮20与离合活塞31之间,连接盘32通过压紧的离合摩擦副与输出齿轮20形成刚性连接,一同转动。
[0023]太阳轮12的右端通过第四轴承35转动连接于离合油缸缸体30的左侧中部。离合油缸缸体30在其右侧中部通过第二轴承36与箱盖转动连接。太阳轮12的的左端设置有第三轴承安装位122,在第三轴承安装位122安装第三轴承,实现太阳轮12左端与行星架10转动连接。行星架10左端设置有第一轴承位102,在第一轴承位102安装第一轴承,实现行星架10与箱体转动连接。
[0024]在本实施例的变速箱中,制动器断开,太阳轮12通过行星轮14带动齿圈空转;离合器接合,太阳轮12通过连接盘32、离合器、输出齿轮20、输出轴齿轮、输出轴传动,实现直接挡动力输出。当制动器接合,离合器断开,行星排的齿圈相对箱体固定不转动,太阳轮12通过行星轮14驱动行星架10转动,输出齿轮20与行星架10刚性固定连接一起转动,通过输出齿轮20、输出轴齿轮、输出轴实现一挡动力输出。
[0025]上述行星变速箱可用于电动工程机械,例如用于电动装载机、平地机等。电动机的输出轴与行星变速箱的太阳轮通过花键连接,实现行星变速箱的动力输入,行星变速箱的输出轴与工程机械的行走传动轴连接。...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星排,包括行星架、通过行星轴安装于行星架上的行星轮、与行星轮啮合的太阳轮和齿圈、输出齿轮,所述输出齿轮呈环状,其与所述太阳轮同轴布置且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行星架的右侧面,其特征在于各行星轴右端穿过行星架伸入到所述输出齿轮的内圆孔中,所述行星轴右端为扁轴部段,所述输出齿轮的内圆孔壁面至行星轴轴心的最小距离小于行星轴的扁轴部段最大半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排,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架上容纳所述行星轴左端的孔洞为阶梯孔,所述行星轴的左端位于阶梯孔的大孔径段;位于所述扁轴部段左侧的轴向侧面与所述输出齿轮的轴向侧面接触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行星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扁轴部段上的扁位为平面。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行星排,其特征在于所述扁轴部段上的扁位为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洋徐强莫艳芳鄢万斌陈素姣玉立新
申请(专利权)人:柳工柳州传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