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充气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3953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7: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非充气轮胎,包括:轮毂;环状带,位于所述轮毂的外围;轮辐,其包括多个,多个所述轮辐周向布置在所述环状带与所述轮毂之间;每个所述轮辐均呈V形,所述轮辐包括呈角度设置的两个斜板以及形成于两个所述斜板的连接处的弧形状的顶角区域;抗力部件,其用于限制所述顶角区域的变形量达到屈服强度所对应的变形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增设抗力部件能够有效避免轮辐发生塑性的永久性变形,进而能够提高非充气轮胎的使用寿命。进而能够提高非充气轮胎的使用寿命。进而能够提高非充气轮胎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非充气轮胎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非充气轮胎。

技术介绍

[0002]非充气轮胎与充气轮胎的区别在于:充气轮胎借助于轮胎内的气体的可压缩及流动性与胎体的弹性变形而实现缓冲,而非充气轮胎借助于弹性结构或弹性部件的弹性变形实现缓冲。
[0003]现有技术中已经出现了多种结构的非充气轮胎,其中一种结构的非充气轮胎包括:环状带、位于环状带的径向上的内侧的轮毂以及介于环状带与轮毂之间的众多周向布置的轮辐,环状带的外表面用于与路面接触,轮辐的作用在于:一方面用于支撑移动车辆的重量,另一方面在轮胎遭遇冲击时,通过弹性变形而缓解冲击。
[0004]为能够在轮胎遭遇冲击时使轮胎的接触区域的径向方向的变形量与轮胎在该区域所产生的抗力之间的关系更加接近确定的函数关系,以便于通过在设计阶段设定轮胎在实际使用时的各物理特性的参数,现有技术中,将轮辐设置成V形,且使V形轮辐的顶角处设置成弧形状,以用于:轮辐仅通过顶角区域变形而实现缓冲(其他区域不发生变形),可以说,这种设置确实能够使变形量

抗力之间的关系更加恒定。
[0005]然而,轮辐的上述结构却给非充气轮胎带来如下缺陷:
[0006]当轮胎遭遇极大冲击时,例如,行驶中的移动车辆在较大的高度跨度下下落于地面,使得轮胎遭遇地面的竖直向上的极大冲击,上述结构的轮胎借助轮辐变形而对该冲击进行缓冲,而基于轮辐的上述结构,轮辐的变形实际上仅发生在顶角区域,从整体上来看,轮辐的两个斜板之间夹角会变小,然而,上述极大冲击容易因顶角区域因变形量过大而使得该区域的应力超过屈服强度,进而导致该区域发生塑性变形,并且,顶角区域相当于轮辐受力的一个支点,因两个斜板的夹角会随着顶角区域的变形量的增大而变小,而夹角的变小而使得作用于斜板上的冲击力到顶角区域的垂直距离所形成的力臂增大,而力臂增大又增加了塑性变形的速度,而可以理解地,若顶角区域发生塑性变形会使得轮辐产生永久性变形,而轮辐发生永久性变化标志着轮胎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充气轮胎。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9]一种非充气轮胎包括:
[0010]轮毂;
[0011]环状带,位于所述轮毂的外围;
[0012]轮辐,其包括多个,多个所述轮辐周向布置在所述环状带与所述轮毂之间;每个所述轮辐均呈V形,所述轮辐包括呈角度设置的两个斜板以及形成于两个所述斜板的连接处
的弧形状的顶角区域;
[0013]抗力部件,其用于限制所述顶角区域的变形量达到屈服强度所对应的变形量。
[0014]优选地,所述抗力部件位于两个所述斜板之间;所述抗力部件用于:当两个所述斜板的夹角小于预设夹角时,所述抗力部件用于向两个所述斜板施加反作用力。
[0015]优选地,所述抗力部件包括具有弧形表面的瓦状体以及与所述瓦状体一体成型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瓦状体的端部具有与所述顶角区域的内侧匹配的弧形面,所述连接部的端部贴附于所述顶角区域的内侧并借由穿设所述弧形部的紧固件连接至所述顶角区域;其中:
[0016]所述瓦状体的弧形表面朝向两个所述斜板,所述连接部使得所述瓦状体远离所述顶角区域;
[0017]当两个所述斜板的夹角变小而小于所述预设夹角时,两个所述斜板远离所述顶角区域的位置与所述瓦状体的弧形表面接触,以使得所述瓦状体对两个所述斜板施加反作用力。
[0018]优选地,所述抗力部件的连接部的端部贴附有橡胶层。
[0019]优选地,所述抗力部件包括呈V形的弯板以及形成于所述弯板的两个端部且在宽度上排布的多个滑条;所述轮辐的两个斜板上开设有在厚度上贯通的滑槽,所述滑条穿设所述滑槽;其中:
[0020]当轮辐的两个所述斜板的夹角变小而小于预设夹角时,两个所述斜板与所述弯板接触而使得所述弯板对两个所述斜板施加反作用力。
[0021]优选地,所述轮辐的端部借助嵌设部件连接至所述环状带以及所述轮毂;其中:
[0022]所述轮辐的端部形成有截面为圆形的条体,所述嵌设部件开设有截面为圆形的导向槽,所述条状自所述导向槽的端部伸入至所述导向槽,以使得所述轮辐能够相对所述嵌设部件转动,所述嵌设部件借助紧固件固定于所述环状带以及所述轮毂。
[0023]优选地,所述滑条的端部设置有限位部件,所述限位部件用于限制所述滑条从所述斜板的滑槽中脱出。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提供的非充气轮胎的有益效果是:
[0025]本技术通过增设抗力部件能够有效避免轮辐发生塑性的永久性变形,进而能够提高非充气轮胎的使用寿命。
[0026]本技术中描述的技术的各种实现或示例的概述,并不是所公开技术的全部范围或所有特征的全面公开。
附图说明
[0027]在不一定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可以在不同的视图中描述相似的部件。具有字母后缀或不同字母后缀的相同附图标记可以表示相似部件的不同实例。附图大体上通过举例而不是限制的方式示出各种实施例,并且与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一起用于对所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在适当的时候,在所有附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同一或相似的部分。这样的实施例是例证性的,而并非旨在作为本装置或方法的穷尽或排他实施例。
[0028]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所提供的非充气轮胎的结构示意图(轮胎受到的地面
冲击较小的情况)。
[0029]图2为图1的局部A的放大视图。
[0030]图3为图2的局部B的放大视图。
[0031]图4为图2的局部C的放大视图。
[0032]图5为图2的局部D的放大视图。
[0033]图6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所提供的非充气轮胎的结构示意图(轮胎受到的地面极大冲击的情况)。
[0034]图7为图6的局部E的放大视图。
[0035]图8为图7的局部F的放大视图。
[0036]图9为本技术的实施例2所提供的非充气轮胎的结构示意图(轮胎受到的地面冲击较小的情况)。
[0037]图10为图9的局部G的放大视图。
[0038]图11为图10的局部H的放大视图。
[0039]图1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2所提供的非充气轮胎的结构示意图(轮胎受到的地面极大冲击的情况)。
[0040]图13为图12的局部I的放大视图。
[0041]附图标记:
[0042]10

环状带;20

轮毂;30

轮辐;31

斜板;311

条体;312

导向槽;32

顶角区域;33

嵌设部件;41

抗力部件;411

瓦状体;412

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包括:轮毂;环状带,位于所述轮毂的外围;轮辐,其包括多个,多个所述轮辐周向布置在所述环状带与所述轮毂之间;每个所述轮辐均呈V形,所述轮辐包括呈角度设置的两个斜板以及形成于两个所述斜板的连接处的弧形状的顶角区域;抗力部件,其用于限制所述顶角区域的变形量达到屈服强度所对应的变形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力部件位于两个所述斜板之间;所述抗力部件用于:当两个所述斜板的夹角小于预设夹角时,所述抗力部件用于向两个所述斜板施加反作用力。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力部件包括具有弧形表面的瓦状体以及与所述瓦状体一体成型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瓦状体的端部具有与所述顶角区域的内侧匹配的弧形面,所述连接部的端部贴附于所述顶角区域的内侧并借由穿设弧形部的紧固件连接至所述顶角区域;其中:所述瓦状体的弧形表面朝向两个所述斜板,所述连接部使得所述瓦状体远离所述顶角区域;当两个所述斜板的夹角变小而小于所述预设夹角时,两个所述斜板远离所述顶角区域的位置与所述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东徐世文李明磊徐佐武汉琦熊国源
申请(专利权)人: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