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膜自动贴合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3742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7: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薄膜自动贴合机,包括机架,以及从左往右依次设置在机架上的第一输送辊、调节辊、第一贴合辊、第二贴合辊和收卷辊,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第二输送辊,所述第二输送辊设置在第一输送辊的正下方;所述调节辊固定套设在螺纹杆外,所述螺纹杆活动设置于机架上开设的移动通槽内,并通过螺母固定螺纹杆位于机架外侧的一段,所述螺母与机架抵触设置;所述螺纹杆外还设有一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用于调整调节辊的位置,进一步调整输送纸的角度从而改变纸的张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至少解决现有薄膜贴合机由于贴膜前后张力不够而导致的贴膜效果差的问题,具有自动化程度高、贴合效果好、工作效率高的优点。工作效率高的优点。工作效率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薄膜自动贴合机


[0001]本技术涉及自动化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薄膜自动贴合机。

技术介绍

[0002]张力对于贴膜的质量有很大影响,张力太大,薄膜会拉伸变形,特别是在加热、干燥过程中,容易产生延伸,待覆膜后冷却,膜面会翘起;张力太小,薄膜两端松弛,易导致产品气泡或者不规则褶皱。因此,贴膜时应对薄膜的张力进行调整,要使薄膜达到平直,松紧一致。
[0003]现有的贴膜机对于平面印刷的产品进行贴膜,纸张贴膜前后张力不够导致贴膜的效果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薄膜自动贴合机,至少解决现有薄膜贴合机由于贴膜前后张力不够而导致的贴膜效果差的问题,具有自动化程度高、贴合效果好、工作效率高的优点。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薄膜自动贴合机,包括机架,以及从左往右依次设置在机架上的第一输送辊、调节辊、第一贴合辊、第二贴合辊、收卷辊,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第二输送辊,所述第二输送辊设置在第一输送辊的正下方,所述机架上开设有移动通槽;
[0008]所述调节辊套设在螺纹杆外并与螺纹杆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活动设置于机架上开设的移动通槽内,并通过螺母固定螺纹杆位于机架外侧的一段,所述螺母与机架抵触设置;
[0009]所述螺纹杆外设有一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矩形框和圆环,所述矩形框和圆环均平行于移动通槽设置,并且矩形框底部固定设置有垂直于移动通槽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机架连接;所述圆环套设在螺纹杆外,并且圆环活动设置在矩形框内,所述圆环下端抵触设置第一滑动板、上端抵触设置第二滑动板,所述第一滑动板、第二滑动板均活动连接在矩形框的内,所述第一滑动板下表面固定设置有三个弹簧,所述弹簧固定连接矩形框底端,所述矩形框的顶面中心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二滑动板上端抵触设置一调节螺钉,所述调节螺钉由上至下穿过螺纹孔与矩形框螺纹连接,其中,圆环对螺纹杆起到支撑、限位的作用。
[0010]进一步设置,所述机架上设有若干通孔,所述通孔位于移动通槽下方,其用于穿过螺钉锁固连接板。
[0011]如此设置,螺钉从机架内侧穿过通孔并锁固连接板,从而固定调节机构。
[0012]进一步设置,所述弹簧等距设置在第一滑动板的中心及两端。
[0013]如此设置,支撑效果更好。
[0014]进一步设置,所述移动通槽呈“H”形。
[0015]如此设置,调节辊可通过螺纹杆在移动通槽的范围内进行位移,从而调整纸的输送角度,进一步调整纸的张力。
[0016]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二滑动板上端表面设有耐磨硅胶层。
[0017]如此设置,耐磨硅胶层用于减少调节螺栓对第二滑动板的磨损。
[0018]进一步设置,所述移动通槽、调节机构和螺母均设置有二个且对称设置。
[0019]如此设置,调节辊两端均可调整位置,从而达到更合适的传送纸张的角度。
[0020]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二贴合辊一侧设置有一压合轮,所述第二贴合辊和压合轮并排设置于该第一贴合辊的正下方。
[0021]如此设置,增设一压合轮对纸张与膜进行进一步的滚压,使其贴合效果更好。
[0022]进一步设置,所述收卷辊表面设有磨砂层。
[0023]如此设置,避免了薄膜贴合收卷辊过紧而导致的撕扯,提高了成品率。
[0024](三)有益效果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薄膜自动贴合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6]1.通过增加了调节辊对纸张的输送角度进行改变,进而改变输送纸时纸的张力;
[0027]2.增加了一调节机构用于调整调节辊的位置,并且在第一滑动板下表面设置有弹簧,在调整调节辊位置时,可通过弹簧与圆环对调节辊起到支撑作用,节省人力;通过调节螺钉对第二滑动板挤压从而实现调整调节辊的位置,简单且方便;该调节机构通过连接板与机架可拆式连接,从而根据需求使得调节辊在移动通槽的范围内进行位移。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示意图;
[0029]图2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0]图3是本技术的调节机构示意图。
[0031]其中:
[0032]1、机架;2、第一输送辊;3、调节辊;4、第一贴合辊;5、第二贴合辊;6、收卷辊;7、第二输送辊;8、螺纹杆;9、调节机构;10、移动通槽;11、通孔;50、压合轮;80、螺母;91、矩形框;910、螺纹孔;911、调节螺钉;912、连接板;92、圆环;921、第一滑动板;922、第二滑动板;923、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4]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所示,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调节机构示意图。
[003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薄膜自动贴合机,包括机架1,以及从左往右依次设置在机
架1上的第一输送辊2、调节辊3、第一贴合辊4、第二贴合辊5和收卷辊6,机架1上还设置有第二输送辊7,第二输送辊7设置在第一输送辊2的正下方,机架1上开设有移动通槽10;
[0036]调节辊3套设在螺纹杆8外并与螺纹杆8转动连接,螺纹杆8活动设置于机架1上开设的移动通槽10内,并通过螺母80固定螺纹杆8位于机架1外侧的一段,螺母80与机架1抵触设置;
[0037]螺纹杆8外设有一调节机构9,调节机构9包括矩形框91和圆环92,矩形框91、圆环92平行移动通槽10设置,并且矩形框91底部固定设置有垂直于移动通槽10的连接板912,连接板912与机架1连接;圆环92套设在螺纹杆8外,并且圆环92活动设置在矩形框91内,圆环92下端抵触设置第一滑动板921、上端抵触设置第二滑动板922,第一滑动板921、第二滑动板922均活动连接在矩形框91的内,第一滑动板921下表面固定设置有三个弹簧923,弹簧923固定连接矩形框91底端,矩形框91的顶面中心设有螺纹孔910,第二滑动板922上端抵触设置一调节螺钉911,调节螺钉911由上至下穿过螺纹孔910与矩形框螺纹连接,其中,圆环92对螺纹杆8起到支撑、限位的作用。
[0038]弹簧923等距设置在第一滑动板的中心及两端;移动通槽10呈“H”形;第二滑动板922上端表面设有耐磨硅胶层;移动通槽10、调节机构9和螺母80均设置有二个且对称设置;第二贴合辊5一侧设置有一压合轮50,第二贴合辊5和压合轮50并排设置于该第一贴合辊4的正下方;收卷辊6表面设有磨砂层。
[003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膜自动贴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以及从左往右依次设置在机架(1)上的第一输送辊(2)、调节辊(3)、第一贴合辊(4)、第二贴合辊(5)和收卷辊(6),所述机架(1)上还设置有第二输送辊(7),所述第二输送辊(7)设置在第一输送辊(2)的正下方,所述机架(1)上开设有移动通槽(10);所述调节辊(3)套设在螺纹杆(8)外并与螺纹杆(8)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8)活动设置于机架(1)上开设的移动通槽(10)内,并通过螺母(80)固定螺纹杆(8)位于机架(1)外侧的一段,所述螺母(80)与机架(1)抵触设置;所述螺纹杆(8)外设有一调节机构(9),所述调节机构(9)包括矩形框(91)和圆环(92),所述矩形框(91)和圆环(92)均平行于移动通槽(10)设置,并且矩形框(91)底部固定设置有垂直于移动通槽(10)的连接板(912),所述连接板(912)与机架(1)连接;所述圆环(92)套设在螺纹杆(8)外,并且圆环(92)活动设置在矩形框(91)内,所述圆环(92)下端抵触设置第一滑动板(921),上端抵触设置第二滑动板(922),所述第一滑动板(921),第二滑动板(922)均活动连接在矩形框(91)的内腔,所述第一滑动板(921)下表面固定设置有三个弹簧(923),所述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世澎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市奇磊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