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导电膜贴合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42723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导电膜贴合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附导电膜的吸附机构、驱动导电膜水平移动的第一移动机构、驱动导电膜升降的第二移动机构和驱动导电膜水平转向的转动机构;所述第二移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移动机构驱动端;所述转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移动机构驱动端;所述吸附机构旋转设置在所述转动机构驱动端。解决了现有方案中贴合效率较低,贴合位置精度较低,贴合出现偏差的问题。贴合出现偏差的问题。贴合出现偏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导电膜贴合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贴膜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导电膜贴合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数码电子产品的金属构件广泛采用接触式电导通方式实现电磁屏蔽等的要求。ACF导电胶膜采用高品质的树脂及导电粒子组成,主要应用电子线路板上无法进行高温铅锡焊接的制程,即常规的Bonding制程。导电膜是具有良好导电性和可挠性的一种薄膜。目前主要应用于触摸屏等领域,具有极其广阔的市场空间。传统的导电膜包括基片及形成于该基片上的导电层。导电层通过镀膜、喷涂等工艺形成于基片上。目前,种类繁多的电子产品越来越多的走进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多的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生活。
[0003]导电膜贴合在产品上包括两个步骤,需要先将导电膜贴合在产品上,再将导电膜热压在产品上。导电膜在贴合过程中,现有方案采用将导电膜并列间隔设置在膜带上的,通过人工的方式将导电膜从膜带上取下并贴合到产品上。但这样的贴合方式,贴合效率较低,贴合位置精度较低,贴合出现偏差。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变得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导电膜贴合的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贴合效率较低,贴合位置精度较低,贴合出现偏差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用于导电膜贴合的装置;
[0007]包括吸附导电膜的吸附机构、驱动导电膜水平移动的第一移动机构、驱动导电膜升降的第二移动机构和驱动导电膜水平转向的转动机构;所述第二移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移动机构驱动端;所述转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移动机构驱动端;所述吸附机构旋转设置在所述转动机构驱动端。
[000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包括第一动力装置、第一移动支架、旋转设置在所述第一移动支架上的第一丝杆、水平设置在所述第一移动支架上的导板和沿所述导板滑动的第一滑架;所述第一动力装置驱动所述第一丝杆旋转;所述第二移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架上;所述第一丝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一移动支架。
[0009]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移动支架上沿导电膜移动方向设置有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设置在所述第一移动支架上靠近产品一侧;所述第一导轨上滑动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连接所述第一移动支架。
[0010]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二移动机构包括第二动力装置、第二移动架、旋转设置在所述第二移动架上的第二丝杆、竖直设置在所述第二移动架上的第二导轨、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导轨上的第二滑块和沿所述第二导轨滑动的第二滑架;所述第二动力装置驱动所述第二丝杆旋转;所述第二滑块连接所述第二滑架;所述转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滑架上;所述第二丝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滑架。
[0011]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联轴器、转动支架、旋转设置在所述转动支架上的转轴和驱动所述转轴旋转的第三动力装置;所述联轴器分别同轴连接所述第三动力装置驱动端和所述转轴;所述吸附机构旋转设置在所述转动支架上,所述转轴连接所述吸附机构。
[0012]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吸附机构包括吸附块和检测导电膜旋转角度的传感器;所述转轴连接所述传感器;所述传感器检测端连接所述吸附块;所述吸附块上开设有若干吸附孔,所述吸附孔连通气源。
[0013]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吸附块上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两侧开设有限制槽;所述传感器检测端两侧设置有限制块;所述传感器检测端沿所述连接槽滑动;所述限制块沿所述限制槽滑动;所述吸附块上设置有导杆和向下推动所述吸附块的弹性装置;所述弹性装置套设在所述导杆上;所述导杆滑动穿过所述转动支架。
[0014]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还包括定位导电膜的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拍摄导电膜的照相机构和向导电膜照射光线的第一光源;所述照相机构设置在所述转动机构上;所述第一光源设置在所述转动机构上靠近导电膜的位置。
[0015]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还包括检测导电膜旋转位置的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检测支架、拍摄导电膜的摄像机构、向导电膜照射光线的第二光源和透光件;所述透光件设置在所述检测支架靠近导电膜一侧;所述第二光源围绕所述摄像机构设置在所述检测支架内。
[0016]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检测机构还包括遮光板;所述遮光板围绕所述透光件设置在所述检测支架上。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1)第一动力装置驱动第一丝杆旋转,第一丝杆带动第一滑架左右滑动,通过第一滑架带动第二移动机构、转动机构和导电膜的左右水平移动,通过第一移动支架的前端沿导板滑动,通过第一移动支架的后端沿第一导轨滑动,导板和第一导轨对第一移动支架起到稳定支撑的作用,使得第一移动支架可以平稳滑动;(2)第二动力装置驱动第二丝杆旋转,第二丝杆带动第二滑架沿第二导轨上下滑动,第二滑架带动转动机构和导电膜上下移动,通过第二导轨使得导电膜可以平稳顺畅的上下移动;(3)吸附块通过吸附孔吸附导电膜,第三动力装置通过联轴器驱动转轴旋转,转轴驱动传感器、吸附块和导电膜旋转,通过传感器可以得知导电膜的旋转角度,方便对导电膜的旋转位置进行调整;(4)通过吸附机构完成导电膜的吸附,同时避免吸附块移动过程中压伤导电膜,吸附后自动完成复位,保证了导电膜的贴合质量;(5)通过照相机构拍摄导电膜,可以得知导电膜的位置,方便吸附机构移动到导电膜的位置进行吸附,吸附机构带动导电膜移动到检测机构的上方,通过摄像机构拍摄导电膜,得知导电膜的偏转角度,通过转动机构驱动吸附机构和导电膜旋转一定角度,使得导电膜位置转正,保证了导电膜贴合的准确性,提高了导电膜贴合的质量。
附图说明
[0018]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用于导电膜贴合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示出了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图。
[0020]图3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第二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中标记:1、吸附机构;11、吸附块;12、传感器;13、连接槽;14、限制槽;15、限制块;16、导杆;17、弹性装置;2、第一移动机构;21、第一移动支架;22、第一丝杆;23、导板;24、第一滑架;25、第一动力装置;26、第一导轨;27、第一滑块;3、第二移动机构;31、第二移动架;32、第二丝杆;33、第二导轨;34、第二滑块;35、第二滑架;36、第二动力装置;4、转动机构;41、转动支架;42、转轴;43、第三动力装置;44、联轴器;5、定位机构;51、照相机构;52、第一光源;6、检测机构;61、检测支架;62、摄像机构;63、第二光源;64、透光件;65、遮光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提出的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要说明的是,附图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导电膜贴合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附导电膜的吸附机构(1)、驱动导电膜水平移动的第一移动机构(2)、驱动导电膜升降的第二移动机构(3)和驱动导电膜水平转向的转动机构(4);所述第二移动机构(3)设置在所述第一移动机构(2)驱动端;所述转动机构(4)设置在所述第二移动机构(3)驱动端;所述吸附机构(1)旋转设置在所述转动机构(4)驱动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导电膜贴合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机构(2)包括第一动力装置(25)、第一移动支架(21)、旋转设置在所述第一移动支架(21)上的第一丝杆(22)、水平设置在所述第一移动支架(21)上的导板(23)和沿所述导板(23)滑动的第一滑架(24);所述第一动力装置(25)驱动所述第一丝杆(22)旋转;所述第二移动机构(3)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架(24)上;所述第一丝杆(22)螺纹连接所述第一移动支架(2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导电膜贴合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支架(21)上沿导电膜移动方向设置有第一导轨(26);所述第一导轨(26)设置在所述第一移动支架(21)上靠近产品一侧;所述第一导轨(26)上滑动设置有第一滑块(27);所述第一滑块(27)连接所述第一移动支架(2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导电膜贴合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移动机构(3)包括第二动力装置(36)、第二移动架(31)、旋转设置在所述第二移动架(31)上的第二丝杆(32)、竖直设置在所述第二移动架(31)上的第二导轨(33)、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导轨(33)上的第二滑块(34)和沿所述第二导轨(33)滑动的第二滑架(35);所述第二动力装置(36)驱动所述第二丝杆(32)旋转;所述第二滑块(34)连接所述第二滑架(35);所述转动机构(4)设置在所述第二滑架(35)上;所述第二丝杆(32)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滑架(35)。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导电膜贴合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4)包括联轴器(44)、转动支架(41)、旋转设置在所述转动支架(41)上的转轴(42)和驱动所述转轴(4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亮徐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特丽亮镀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