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部件外壳用包装材料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43535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下述工序:将在热塑性树脂未拉伸薄膜层(4)的一面上层叠热塑性粘合树脂层(5)而形成的第1片材(1)、和在耐热性树脂拉伸薄膜层(6)的一面上层叠铝箔层(7)而形成的第2片材(2),以所述热塑性粘合树脂层(5)和所述铝箔层(7)相接触的形态在一对辊(12)(13)之间通过,在所述热塑性粘合树脂不熔融的状态下进行加热、夹压,由此将所述第1片材(1)和所述第2片材(2)进行假粘合,得到预叠层片(3)的假粘合工序;和通过将所得到的预叠层片(3)加热、使所述热塑性粘合树脂熔融,从而将所述第1片材(1)和所述第2片材(2)进行粘合一体化的真正粘合工序。根据该制造方法,在可以抑制设备成本的同时,可以进行高速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例如锂离子二次电池和电容器等电子部件的外壳用包装材料的制造方法。再者,本说明书中,“铝”的用语是以包含锂及其合金的意思来使用的。
技术介绍
锂离子二次电池被广泛用作为例如笔记本电脑、摄像机、便携电话、电动车等的电源。作为该锂离子二次电池,可以使用利用外壳包围电池本体周围的结构的电池。作为这种外壳用包装材料,公知的有利用热粘合性树脂将热塑性树脂未拉伸薄膜和铝箔粘合而形成的材料,作为制造这种结构的包装材料的方法,已知有:将聚烯烃薄膜、改性聚烯烃树脂薄膜共挤出到所供给的热塑性树脂未拉伸薄膜与铝箔之间,将它们粘合一体化的方法(参照专利文献1),或者,在铝箔的上面涂布以酸改性聚烯烃为固体成分的有机溶胶后,将该有机溶胶干燥使之形成粘合性皮膜,接着,将聚烯烃薄膜和上述粘合性皮膜进行压合的方法(参照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1:特开2002-96419号公报(权利要求1,段落0017)专利文献2:特开2000-67823号公报(权利要求1)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采用前者的通过共挤出来进行粘合一体化的方法时,需要多台的挤出机,而且还需要热层压机,因此存在这些设备成本极大的问题。即,存在制造成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部件外壳用包装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下述工序:将在热塑性树脂未拉伸薄膜层的一面上层叠热塑性粘合树脂层而形成的第1片材、和在耐热性树脂拉伸薄膜层的一面上层叠铝箔层而形成的第2片材,以所述热塑性粘合树脂层和所述铝箔层相 接触的形态在一对辊间通过,在所述热塑性粘合树脂不熔融的状态下进行加热、夹压,由此将所述第1片材和所述第2片材进行假粘合,得到预叠层片的假粘合工序;和通过将所得到的预叠层片加热、使所述热塑性粘合树脂熔融,从而将所述第1片材和所述第2片 材进行粘合一体化的真正粘合工序。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5-5-2 133817/20051.一种电子部件外壳用包装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下述工序:将在热塑性树脂未拉伸薄膜层的一面上层叠热塑性粘合树脂层而形成的第1片材、和在耐热性树脂拉伸薄膜层的一面上层叠铝箔层而形成的第2片材,以所述热塑性粘合树脂层和所述铝箔层相接触的形态在一对辊间通过,在所述热塑性粘合树脂不熔融的状态下进行加热、夹压,由此将所述第1片材和所述第2片材进行假粘合,得到预叠层片的假粘合工序;和通过将所得到的预叠层片加热、使所述热塑性粘合树脂熔融,从而将所述第1片材和所述第2片材进行粘合一体化的真正粘合工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部件外壳用包装材料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假粘合工序中,作为所述一对辊,使用橡胶辊和加热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部件外壳用包装材料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假粘合工序中,将所述热塑性粘合树脂的熔点(℃)记为“M”、将所述夹压时的热塑性粘合树脂的温度(℃)记为“T”时,满足下述关系式:(M-60)≤T≤(M-5)。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部件外壳用包装材料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假粘合工序中,使通过在一对辊间进行夹压而将第1片材和第2片材假粘合而形成的片跟随冷却辊而进行冷却,得到预叠层片;在所述真正粘合工序中,使将第1片材和第2片材粘合一体化而形成的片跟随冷却辊而进行冷却。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畑浩
申请(专利权)人:昭和电工包装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