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和含有该材料的正极和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3060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该正极活性材料含有组分A、组分B和粘结剂,所述组分A为锂金属磷酸盐,所述组分B选自锂过渡金属氧化物、乙炔黑、超导碳黑、导电石墨、导电碳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组分A的D↓[50]粒径为1-6微米,组分B的D↓[50]粒径为4-20微米,并且组分B的D↓[50]粒径大于组分A的D↓[50]粒径。包括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正极活性物质的电池,电池的容量大、大电流放电性能强,循环性能性毫和内阻小,电池的整体性能具有大幅度的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和含有该材料的正极和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具有工作电压高、重量轻、能量密度大、自放电小、循环寿命长、无记忆效应、无环境污染、安全性能好等突出特点,是目前电容量较高的一种便携式理想电池,可应用于摄像机、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以及便携式测量仪器等电子装置,也是未来电动汽车、航天、卫星、潜艇、水下机器人等轻型高能动力电池的首选电源。锂离子电池由于具有优良性能而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现代移动电子设备和通讯设备等产品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用于这些产品电源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池正极活性材料是锂离子电池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在目前商用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中,LiCoO2凭借良好的循环和较大的放电容量以及高的放电平台而占据了大于95%的市场份额。但是LiCoO2本身有着无法弥补的缺陷,一是钴属于稀有金属,在地壳中的储量极少,因而价格昂贵;二是LiCoO2作为负极材料的电池在电池过充或过热时会与电解液发生剧烈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量而导致电池失火或爆炸,因此安全性能较差。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价格较低同时对环境没有污染的LiNiO2、LiMn2O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该正极活性材料含有组分A、组分B和粘结剂,所述组分A为锂金属磷酸盐,所述组分B选自锂过渡金属氧化物、乙炔黑、超导碳黑、导电石墨、导电碳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组分A的D↓[50]粒径为1-6微米,组分B的D↓[50]粒径为4-20微米,并且组分B的D↓[50]粒径大于组分A的D↓[50]粒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该正极活性材料含有组分A、组分B和粘结剂,所述组分A为锂金属磷酸盐,所述组分B选自锂过渡金属氧化物、乙炔黑、超导碳黑、导电石墨、导电碳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组分A的D50粒径为1-6微米,组分B的D50粒径为4-20微米,并且组分B的D50粒径大于组分A的D50粒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正极活性材料,其中,以组分A为基准,组分B的含量为1-80重量%,粘结剂的含量为1-15重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正极活性材料,其中,以组分A为基准,组分B的含量为2-40重量%,粘结剂的含量为2-8重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正极活性材料,其中,组分B的D50粒径为6-15微米。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正极活性材料,其中,所述锂金属磷酸盐,具有如下分子式:LiMPO4,其中,M选自Fe、Mn、Co、Ni中的一种或几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正极活性材料,其中,所述锂过渡金属氧化物为分子式为Li1+xNi1-y-zMnyCozMpO2或Li1+mMnnN2-nO4;分子式Li1+xNi1-y-z...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晞潘福中尤胜萍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