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聚合物电解质的可再充电电池及其形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42022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公开了一种聚合物电解质电池,其包括两个电极,聚合物电解质,和袋型壳体,其中,在最大面积表面中包括与电极接头重叠的区域的第一区域和构成其余区域的第二区域形成为在其之间具有台阶。一种聚合物电解质电池的制造方法,其包括步骤:将电极组件放入袋型壳体;在密封袋型壳体的外围后,通过从外部封闭袋型壳体形成聚合物裸电池;压制袋部的最大面积表面,其中具有包括台阶槽的表面结构;和通过对电解质施加能量凝胶化电解质。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活性材料层和聚合物电解质界面在聚合物电解质电池中相互粘合,接触面积可以增加,并且,由于离子电导性通过使极板之间的距离变窄而增大,内阻可以减小,从而防止电池容量的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非水电解质可再充电电池,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袋 型壳体的聚合物电解质电池。
技术介绍
近几年,便携式电子设备的使用急剧增长,这是由于电子设备随着电子 工业的快速进步变得更小、更轻。更具体地,锂可再充电电池的研究和发展 已经积极进行,因为需要作为便携式电子设备电源的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 在锂可再充电电池中,锂金属氧化物用作阳极活性材料,碳或碳复合材料用 作阴极活性材料。可再充电电池的制造方法如下通过将具有合适厚度和长 度的活性材料应用到集流体上,或通过堆叠或将形成为膜的活性材料和为绝 缘体的隔板堆叠并缠绕来制作电极组;然后将电极组插入盒、袋、或类似的 容器中;向其中注入电解质。锂可再充电电池要求具有较薄的厚度,形状的自由度需要根据便携式电 子设备增加,便携式电子设备要求小、轻、薄。具有袋型壳体的锂可再充电 电池已经发展并用于满足这些要求。袋型锂可再充电电池的缺点在于,在以与盒型锂可再充电电池类似的方 式将非水性有机电解质注入壳体中的情况下,由于袋型壳体的低强度,具有 很高的电解质渗漏的可能性。有机电解质的渗漏增加了点火的可能性,另外 这终止了电池的功能或者污染环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合物电解质电池,其包括:    安装有电极接头的两个电极,    设置在所述两个电极之间的聚合物电解质,和    袋型壳体,其承接所述两个电极及所述聚合物电解质,并由所述电极接头穿过,    其中,在最大面积表面之中,包括与所述电极接头重叠的区域的第一区域,和构成其余区域的第二区域形成为在其之间具有台阶。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相镐韩盛旭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SDI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