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TDK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活性物质、电极、电池、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41803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活性物质(5),其具备含有LiCo↓[(1-x)]M↓[x]O↓[2]以及/或者Li(Mn↓[(1-y)]M↓[y])↓[2]O↓[4]的芯粒子(1),和覆盖该芯粒子(1)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覆盖部分(2),该覆盖部分(2)含有LiVOPO↓[4]。其中,M是选自Al、Mg以及过渡元素的一种以上元素,0.95≥x≥0,0.2≥y≥0,LiVOPO↓[4]中的V元素的一部分也可以被选自Ti、Ni、Co、Mn、Fe、Zr、Cu、Zn以及Yb的一种以上的元素取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活性物质、电极、电池以及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作为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众所周知有LiNiMnCo02、 LiMn204、 LiFeP04、 LiVOP04 (比如参照日本特开2002-198050号公 报、日本特开2001-307730号公报、日本特开2002-75368号公报、日 本特开2004-87299号公报、日本特开2004-303527号公报、J. Electrochem. Soc., Vol.151, Issue 6, p.A796(2004)等)。
技术实现思路
LiNiMnCo02等的LiCo(1.x)Mx02是具有层状结构的氧化物,能够达 到高容量(比如达到150mAh/g以上的程度),对锂放电电压也能够达 到3.8V比较高的程度,但是,其结晶结构中的氧原子与电解液发生反 应从而容易从结晶中放出,所以特别是在高充电状态下的热稳定性不 够充分。另外,LiMri204等的Li(Mn(by)My)204是具有尖晶石构造的氧化物, 理论容量比如高达148mAh/g的程度,对锂放电电压也高达3.9V的程 度,但是在高温状态(比如45t:以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活性物质,其特征在于:    具备:    含有LiCo↓[(1-x)]M↓[x]O↓[2]以及/或者Li(Mn↓[(1-y)]M↓[y])↓[2]O↓[4]的芯粒子;和    覆盖所述芯粒子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覆盖部分,    所述覆盖部分含有LiVOPO↓[4],    其中,M是选自Al、Mg以及过渡元素的一种以上的元素,0.95≥x≥0,0.2≥y≥0,LiVOPO↓[4]中的V元素的一部分也可以被选自Ti、Ni、Co、Mn、Fe、Zr、Cu、Zn以及Yb的一种以上元素取代。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忠
申请(专利权)人:TDK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