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同步器齿榖及齿圈零件加工的拉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17085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同步器齿榖及齿圈零件加工的拉刀,解决现有同步器齿榖及齿圈零件拉花键后,存在小径与外圆同心度较差、小径与端面的垂直度不稳定;采用精车工序增加成本的问题。该拉刀包括由前至后依次同轴连接的导向部、压光齿、倒角齿、花切齿、花校齿和后柄;压光齿包括沿轴向依次连接的多个压光齿环,每个压光齿环的刀齿前角α为负值,且压光齿环的最大外圆面与待加工零件拉前孔之间为过盈配合;导向部与待加工零件拉前孔之间为间隙配合;花切齿的刃带宽度为0。花切齿的刃带宽度为0。花切齿的刃带宽度为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同步器齿榖及齿圈零件加工的拉刀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械加工用刀具,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同步器齿榖及齿圈零件(带内渐开线花键的片齿轮及同步器齿圈、齿毂、齿套零件)加工的拉刀。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同步器齿榖及齿圈零件工艺流程通常为粗车成型—拉花键—精车。如图1所示,为一个同步器齿榖及齿圈零件的结构示意图,其在,拉花键时,小径、齿测、大径一起拉削。通常所使用的拉刀包括沿轴向依次设置的导向部位、圆切齿、倒角齿、花切齿及花校齿,其中导向部位起定心作用,但是由于导向部位与待加工零件内孔之间存在导向间隙,例如其中一种的最大间隙为0.16mm,因为存在该导向间隙,所以圆切齿切削完之后小径与外圆的同心度较差,导致加工后零件外圆跳动不稳定,无法满足工艺0.03mm的跳动要求;另外由于存在圆切齿,而后续加工工序是以花键小径定位,对于同步器齿榖及齿圈这种薄壁零件来说,存在小径与端面的垂直度不稳定。为了克服外圆跳动和垂直度不稳定,采用精车工序来达到端跳与径跳的工艺要求,如公开号为CN112222524A,专利名称为一种高精度渐开线花键拉刀及其设计方法的中国专利,其采用精车工序,提升加工拉削精度,但精车工序会增加零件加工的成本;另外,零件拉切完成后的小径与节圆、外圆不同心,以及径跳较差,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现有同步器齿榖及齿圈零件拉花键后,存在小径与外圆同心度较差、小径与端面的垂直度不稳定;采用精车工序增加成本,以及存在小径与节圆、外圆不同心,径跳较差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同步器齿榖及齿圈零件加工的拉刀。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用于同步器齿榖及齿圈零件加工的拉刀,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由前至后依次同轴连接的导向部、压光齿、倒角齿、花切齿、花校齿和后柄;
[0006]所述压光齿包括沿轴向依次连接的多个压光齿环,每个压光齿环的刀齿前角α为负值,且压光齿环的最大外圆面与待加工零件拉前孔之间为过盈配合;
[0007]所述导向部与待加工零件拉前孔之间为间隙配合;
[0008]所述花切齿的刃带宽度为0,现有主要是由于拉刀制造工艺问题,画切齿韧带宽度不一致,在拉削花键时,拉削力轴向受力不均,会导致零件拉削完成之后,小径与节圆不同心,所以韧带宽度为0,这样就避免不同心问题。
[0009]进一步地,所述每个压光齿环的刀齿前角α为
‑8°

‑3°

[0010]进一步地,所述压光齿环的最大外圆直径比待加工零件拉前孔内径大0~0.03mm。
[0011]进一步地,所述导向部的后端为锥台状,其大端与压光齿相连。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
[0013]本技术拉刀去除圆切齿,并在现有导向部和倒角齿之间增加压光齿,将压光
齿的压光齿环刀齿前角设计为负值,使得压光齿无切削刃,不能切削零件,同时将压光齿与待加工零件拉前孔设计为过盈导向配合,以及将花切齿的刃带宽度设计为0,可有效避免零件拉切完成后小径与节圆不同心问题,保证了拉削完成之后小径与节圆的同心;同时由于不拉小径,也保证了拉削后端跳及径跳满足工艺要求,经本技术拉刀加工的产品不需要精加工工艺,降低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现有同步器齿榖及齿圈零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用于同步器齿榖及齿圈零件加工的拉刀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图2的压光齿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7]其中,附图标记如下:
[0018]1‑
导向部,2

压光齿,3

倒角齿,4

花切齿,5

花校齿,6

后柄。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0]为了降低同步器齿榖及齿圈零件的加工成本,拟去除拉花键后的精车工序,但现有工艺去除精车工序,拉完花键后产品端面跳动超差,无法满足工艺要求。因此本技术设计一种新结构拉刀,可降低成本,同时能解决拉完花键后零件的端跳及径跳超差问题。为实现拉削完成后零件端跳和径跳均能稳定的保证在0.03以内,本技术拉刀采用去除圆切齿,不拉小径,小径在粗车工艺中进行加工,这样能很好保证端跳及径跳要求。但是由于导向存在间隙,直接去掉圆切齿,会导致拉完花键后,小径与节圆不同心。故本技术去除圆切齿的同时,在导向与倒角齿之间增加压光齿。
[0021]如图2所示,本技术用于同步器齿榖及齿圈零件加工的拉刀,包括由前至后依次同轴连接的导向部1、压光齿2、倒角齿3、花切齿4、花校齿5及后柄6。
[0022]导向部1与待加工零件拉前孔之间为间隙配合,本实施例中可将导向部1的后端设计为锥台状,且大端与压光齿2相连。
[0023]如图3所示,压光齿2包括沿轴向依次连接的多个压光齿环,每个压光齿环的刀齿前角α为负值,故压光齿2无切削刃,不能切削零件,该刀齿前角α设计为
‑8°

‑3°
。压光齿环的最大外圆面与待加工零件拉前孔为间隙配合,具体地,压光齿环的最大外圆直径比待加工零件拉前孔内径大0~0.03mm,这样压光齿2与待加工零件为过盈导向配合,最大过盈量为0.03、最小过盈量为0,即保证了拉削完成之后小径与节圆的同心。同时由于不拉小径,也保证了拉削后端跳及径跳满足工艺要求。
[0024]现有花切齿4的刃带宽度通常设计为0.05

0.1mm,则拉切过程中轴向受力不均,导致零件拉切完成后小径与节圆不同心,影响产品质量,因此本实施将花切齿4的刃带宽度为0,可有效避免零件拉切完成后小径与节圆不同心的问题。
[0025]以上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并不将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限制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技术主要技术构思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变形都属于本技术所要保护的技术范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同步器齿榖及齿圈零件加工的拉刀,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前至后依次同轴连接的导向部(1)、压光齿(2)、倒角齿(3)、花切齿(4)、花校齿(5)和后柄(6);所述压光齿(2)包括沿轴向依次连接的多个压光齿环,每个压光齿环的刀齿前角α为负值,且压光齿环的最大外圆面与待加工零件拉前孔之间为过盈配合;所述导向部(1)与待加工零件拉前孔之间为间隙配合;所述花切齿(4)的刃带宽度为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同步器齿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浩浩杨帆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