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钢片叠装上料用转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41496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硅钢片叠装上料用转运装置,包括一输送单元,输送单元包括输送支架、输送辊,在各个输送支架均配备有一用于接收裁切好的硅钢片并堆放形成硅钢片料堆的放置板;一供料单元,包括供料板、供料支架、供料辊、支撑组件;一转运单元,包括转运支架、转运底座、转运辊、推料板、推动机构、电磁铁、转运齿条、转运齿轮、转运导轨、转运导座、导向轮、行走滚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输送单元、供料单元及转运单元之间的相互配合,从而能够将满料的放置板自动输送并呈日字形自动排布好,无需再由人工搬运放置,大大减少了人工劳动,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硅钢片叠装上料用转运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硅钢片铁芯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硅钢片叠装上料用转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变压器硅钢片铁芯现有的生产技术大致有以下方式:
[0003]一、硅钢片经横剪线剪切码堆,硅钢片横剪线一般由放料装置、送料装置、送料通道、冲孔装置、V剪装置、剪切装置、集料装置和控制中心组成,其中送料装置、冲孔装置、V剪装置和剪切装置依次设置在送料通道上,硅钢片横剪线剪切后由人工搬运至叠装工作场所,经人工叠装成铁芯;
[0004]二、硅钢片经横剪线剪切码堆,由人工搬运至叠装工作场所,经人工理料(将硅钢片料堆理整齐)后,装入自动叠装设备预定工位,再经自动叠装设备叠装成铁芯。
[0005]上述的这两种方式在进行硅钢片铁芯叠装的过程中,在进行上料时,需要人工将硅钢片横剪线裁切好的不同的硅钢片料堆运输至硅钢片叠装线处,并由人工将五个不同的硅钢片料堆先按照日字型的形状摆放好,最后再由硅钢片叠装线通过吸盘将五个料堆统一吸走进行堆叠,整个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非常的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钢片叠装上料用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接收裁切好的硅钢片并堆放形成硅钢片料堆的放置板;输送单元,所述输送单元包括至少一输送支架,该输送支架沿着放置板的输送方向延伸,在输送支架上安装有若干用于输送放置板的输送辊;供料单元,所述供料单元包括一供料板,供料板的底端支撑在一供料支架上,在供料支架上安装有若干沿着放置板的输送方向并列分布的供料辊,所述供料板的上端面上还设置有与日字形硅钢片铁芯相对应分布的对放置板进行支撑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若干安装在供料板上并沿着放置板的长轴方向分布的支撑座,在支撑座的顶端均安装有万向滚珠;转运单元,所述转运单元包括设置在供料支架与输送支架之间的转运支架以及转运底座,在转运支架的下部位置安装有数个转运辊,在转运支架上位于转运辊的上方安装有一推料板,该推料板由安装在转运支架上的推动机构驱动进行上下升降以及水平移动,推动机构包括一对水平安装在转运支架上的第一推动导轨,在两个第一推动导轨之间设置有第一推动座,在第一推动座的两侧分别安装有与两个第一推动导轨相配合的第一推动滑块,所述第一推动座由安装在转运支架上的第一推动缸驱动沿着第一推动导轨的延伸方向进行水平方向的往复移动,在第一推动座的下方还设置有第二推动座,在第二推动座的两侧分别连接有一竖直向上延伸的第二导柱,两个第二导柱分别位于第一推动座的两侧,在第二导柱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竖直设置的第二推动导轨,同时在各个第一推动滑块上分别安装有与各个第二推动导轨相配合使用的第二推动滑块,所述第二推动座由安装在第一推动座上的第二推动缸驱动沿着第二推动导轨的延伸方向进行竖直方向的往复移动,在第二推动座上安装有一水平设置的第三推动缸,所述第三推动缸的活塞杆的前端与推料板相连,从而带动推料板在竖直方向及水平方向的往复移动,在推料板内还安装有一与放置板配合使用过的电磁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钢片叠装上料用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底座上安装有一转运齿条,所述转运齿条包括依次分布的第一齿条段、第二齿条段、第三齿条段,其中,第一齿条段为直线段,并位于供料支架的旁侧,且第一齿条段沿着供料板的输送方向延伸,第二齿条段为弧形段,第三齿条段为直线段,并位于输送支架的出料侧处,且第三齿条段沿着五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亚楠丁亚军张华裴林林于琪王志高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思瑞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