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负极和包括该负极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及它们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40696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硅负极,所述硅负极包括导电基体和涂覆于该导电基体表面的材料层,其中,所述材料层包括至少两个导电材料层和至少一个硅基材料层,导电材料层附着在导电基体上,并且所述硅基材料层和导电材料层间隔排列,硅基材料层位于两个导电材料层中间。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硅负极制备得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同时具有较高的体积比容量和良好的循环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负极和使用该负极的电池及它们的制备方法,具体 的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硅负极和使用该硅负极的锂离子二 次电池及它们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便携式电子设备和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对于高比能 量、长循环寿命的锂离子电池的需求十分迫切。目前商品化使用的锂离子电池主要采用石墨作为负极材料,但是,由于石墨的理论比容量仅为372毫安 时/克,因此,限制了锂离子电池比能量的进一步提高。硅因具有极高的理论 储锂容量(4200毫安时/克)和低嵌锂电位而倍受瞩目。但是,硅基材料在 高程度脱嵌锂条件下,存在严重的体积效应,即,容易导致电极材料的结构 崩塌和剥落使电极材料失去电接触,从而造成电极的循环性能急剧下降。目 前应用较多的仍然是采用对硅基材料进行化合或复合的方式,如,对硅基材 料进行惨杂和/或包覆的方法对材料进行优化和改性,使这种高容量材料更趋 近于硅的理论容量,比如采用掺杂纳米硅材料,利用其比表面积较大的特性,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电池的循环性能,但是由于纳米硅材料容易团聚,经 过若干次循环后,电池的循环性能容易恶化,循环性能不稳定。CN187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硅负极,所述硅负极包括导电基体和涂覆于该导电基体表面的材料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层包括至少两个导电材料层和至少一个硅基材料层,导电材料层附着在导电基体上,并且所述硅基材料层和导电材料层间隔排列,硅基材料层位于两个导电材料层中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屈丽辉吴声本姜占峰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