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散热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电机散热领域,具体是涉及到一种电机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车辆对驱动系统的功率密度要求越来越高,电机的散热面临很大的挑战,温度过高会降低绝缘寿命,影响永磁体性能甚至发生退磁。目前电机内部散热以及实现通过空心转轴提供冷却油至电机内部进行散热,但是其如何合理的对转子永磁体部分以及定子绕组部分进行精准优先散热还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对转子和定子精准优先散热的电机散热结构。
[0004]本技术的内容包括转子、与转子配合的空心转轴以及设置在转子两端面的两个导油板,所述导油板分别与转子侧面和空心转轴圆周面紧密贴合,导油板上贯穿设置有出油孔,靠近转子一侧设置有连接导油板内环的导油槽,所述转子上贯穿两端面设置有冷却孔,冷却孔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导油板的导油槽和出油孔对应,所述空心转轴上设置有连通导油槽的进油孔。
[0005]更进一步地,所述冷却孔设置有两个以上,两个以上冷却孔同一侧的导油槽和出油孔交错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散热结构,其特征是,包括转子(9)、与转子(9)配合的空心转轴(8)以及设置在转子(9)两端面的两个导油板(7),所述导油板(7)分别与转子(9)侧面和空心转轴(8)圆周面紧密贴合,导油板(7)上贯穿设置有出油孔(73),靠近转子(9)一侧设置连接导油板(7)内环的导油槽(72),所述转子(9)上贯穿两端面设置有冷却孔(91),冷却孔(9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导油板(7)的导油槽(72)和出油孔(73)对应,所述空心转轴(8)上设置有连通导油槽(72)的进油孔(8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散热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冷却孔(91)设置有两个以上,两个以上冷却孔(91)同一侧的导油槽(72)和出油孔(73)交错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散热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冷却孔(91)呈环形阵列设置有八个,导油板(7)上导油槽(72)和出油孔(73)各设置有四个,且导油槽(72)和出油孔(73)呈环形阵列交替设置。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散热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导油板(7)靠近空心转轴(8)一侧设置有集油槽(71),集油槽(71)用于连通进油孔(81)和多个导油槽(72)。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散热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导油板(7)背离空心转轴(8)一侧折弯设置有导向斜边(74),冷却油从出油孔(73)喷出口沿导向斜边(74)喷向定子(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散热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煜林,井睿康,吕凌,马斌,陶松洋,胡建运,何海蛟,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中车浩夫尔动力总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