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焊接机械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0191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9: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焊接机械手,其结构包括衔接支臂、第一转动连接块、主臂、焊接头、第二转动连接块、底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自动焊接机械手,通过衔接支臂带动主臂,使其上的焊接头对工件进行焊接加工即可,在焊接的过程中,如焊接头上的焊渣堆积较多,焊接头产生的热量便会上扬经由透气环块上的通孔传递至吸热块上,使其受热将热量传递到热膨胀气囊上,让热膨胀气囊中的气体受热膨胀,即可带动热膨胀气囊将接电块向上推气,让接电块与触块断开连接,即可焊接杆停止加热焊接,通过改进设备的结构,使机械手在进行使用的时候,能够较好的对焊接杆上的温度进行感应,在焊渣过多出现过热的时候,自动断开焊接杆上的电源对其起到一个保护作用。一个保护作用。一个保护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焊接机械手


[0001]本技术是一种自动焊接机械手,属于焊接机械手


技术介绍

[0002]自动焊接机械手是一种能够进行焊接加工的自动化机械手,其活动程度高,能够进行多角度的焊接,适合一些设计较为复杂的工件进行焊接加工,但是现有技术的仍存在以下缺陷:
[0003]现有机械手在进行加工的过程中,如焊接头上焊接杆粘附了一些焊接溶渣粘附于焊接头上,从而对焊接头的发热性造成一定的影响,使其出现过热烧毁的现象,不利于设备正常运行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焊接机械手,以解决的现有技术现有机械手在进行加工的过程中,如焊接头上焊接杆粘附了一些焊接溶渣粘附于焊接头上,从而对焊接头的发热性造成一定的影响,使其出现过热烧毁的现象,不利于设备正常运行加工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自动焊接机械手,其结构包括衔接支臂、第一转动连接块、主臂、焊接头、第二转动连接块、底座,所述接支臂的顶端嵌入安装有第一转动连接块,所述第一转动连接块的右端与主臂的左端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焊接头与主臂的右端部分铰链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连接块嵌入安装于底座上,所述焊接头包括柔性传输带、供电块、接电块、热膨胀气囊、吸热块、焊接杆、透气环块、触块、外壳,所述柔性传输带的底端与接电块的顶端相粘合,所述供电块位于接电块的正上方,所述热膨胀气囊的底端与吸热块的顶端活动触碰,所述吸热块与外壳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焊接杆嵌入安装于触块的底端上,所述触块设于外壳内,所述透气环块嵌入安装于外壳的底端上,所述外壳与主臂的右端部分铰链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主臂位于第二转动连接块的上方。
[0007]优选的,所述透气环块为环块结构,其上设有多个圆台孔槽。
[0008]优选的,所述热膨胀气囊为椭圆球体结构,在膨胀后为圆球体结构。
[0009]优选的,所述热膨胀气囊采用橡胶材质制成,具有弹性和耐热性。
[0010]优选的,所述吸热块采用金属铜制成,具有导热性。
[0011]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一种自动焊接机械手,通过衔接支臂带动主臂,使其上的焊接头对工件进行焊接加工即可,在焊接的过程中,如焊接头上的焊渣堆积较多,焊接头产生的热量便会上扬经由透气环块上的通孔传递至吸热块上,使其受热将热量传递到热膨胀气囊上,让热膨胀气囊中的气体受热膨胀,即可带动热膨胀气囊将接电块向上推气,让接电块与触块断开连接,即可焊接杆停止加热焊接,通过改进设备的结构,使机械手在进行使用的时候,
能够较好的对焊接杆上的温度进行感应,在焊渣过多出现过热的时候,自动断开焊接杆上的电源对其起到一个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0013]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4]图1为本技术一种自动焊接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焊接头正视图的横截面详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焊接头正视图运行后的横截面详细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透气环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衔接支臂

1、第一转动连接块

2、主臂

3、焊接头

4、第二转动连接块

5、底座

6、柔性传输带

41、供电块

42、接电块

43、热膨胀气囊

44、吸热块

45、焊接杆

46、透气环块

47、触块

48、外壳

49。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0]请参阅图1、图2与图3、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焊接机械手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衔接支臂1、第一转动连接块2、主臂3、焊接头4、第二转动连接块5、底座6,所述接支臂1的顶端嵌入安装有第一转动连接块2,所述第一转动连接块2的右端与主臂3的左端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焊接头4 与主臂3的右端部分铰链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连接块5嵌入安装于底座6上,所述焊接头4包括柔性传输带41、供电块42、接电块43、热膨胀气囊44、吸热块45、焊接杆46、透气环块47、触块48、外壳49,所述柔性传输带 41的底端与接电块43的顶端相粘合,所述供电块42位于接电块43的正上方,所述热膨胀气囊44的底端与吸热块45的顶端活动触碰,所述吸热块45 与外壳49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焊接杆46嵌入安装于触块48的底端上,所述触块48设于外壳49内,所述透气环块47嵌入安装于外壳49的底端上,所述外壳49与主臂3的右端部分铰链连接,所述主臂3位于第二转动连接块5的上方,所述透气环块47为环块结构,其上设有多个圆台孔槽,所述热膨胀气囊44为椭圆球体结构,在膨胀后为圆球体结构,所述热膨胀气囊 44采用橡胶材质制成,具有弹性和耐热性,所述吸热块45采用金属铜制成,具有导热性。
[0021]在需要使用机械臂进行焊接加工的时候,通过衔接支臂1带动主臂3,使其上的焊接头4对工件进行焊接加工即可,在焊接的过程中,如焊接头4 上的焊渣堆积较多,焊接头产生的热量便会上扬经由透气环块47上的通孔传递至吸热块45上,使其受热将热量传递到热膨胀气囊44上,让热膨胀气囊44中的气体受热膨胀,即可带动热膨胀气囊44将接电块43向上推气,让接电块43与触块48断开连接,即可焊接杆46停止加热焊接。
[0022]本技术解决现有技术现有机械手在进行加工的过程中,如焊接头上焊接杆粘附了一些焊接溶渣粘附于焊接头上,从而对焊接头的发热性造成一定的影响,使其出现过热烧毁的现象,不利于设备正常运行加工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通过衔接支臂1带动主臂3,使其上的焊接头4对工件进行焊接加工即可,在焊接的过程中,如
焊接头4上的焊渣堆积较多,焊接头产生的热量便会上扬经由透气环块47上的通孔传递至吸热块45上,使其受热将热量传递到热膨胀气囊44上,让热膨胀气囊44中的气体受热膨胀,即可带动热膨胀气囊44将接电块43向上推气,让接电块43与触块48断开连接,即可焊接杆46停止加热焊接,通过改进设备的结构,使机械手在进行使用的时候,能够较好的对焊接杆上的温度进行感应,在焊渣过多出现过热的时候,自动断开焊接杆上的电源对其起到一个保护作用。
[002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焊接机械手,其结构包括衔接支臂(1)、第一转动连接块(2)、主臂(3)、焊接头(4)、第二转动连接块(5)、底座(6),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支臂(1)的顶端嵌入安装有第一转动连接块(2),所述第一转动连接块(2)的右端与主臂(3)的左端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焊接头(4)与主臂(3)的右端部分铰链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连接块(5)嵌入安装于底座(6)上,所述焊接头(4)包括柔性传输带(41)、供电块(42)、接电块(43)、热膨胀气囊(44)、吸热块(45)、焊接杆(46)、透气环块(47)、触块(48)、外壳(49),所述柔性传输带(41)的底端与接电块(43)的顶端相粘合,所述供电块(42)位于接电块(43)的正上方,所述热膨胀气囊(44)的底端与吸热块(45)的顶端活动触碰,所述吸热块(45)与外壳(49)为一体化结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金钱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群亿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