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前纵梁和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前纵梁和车辆。
技术介绍
[0002]为了满足碰撞法规,目前车型在前纵梁折弯处设计加强板以搭建前地板传力通道。设计加强板导致前纵梁的零件数量冗余,成本增加。
[0003]前纵梁分为两部分,相互之间通过点焊连接。其他部件分别通过点焊连接到前纵梁上。这种结构导致焊点和焊接边数量多成本高且尺寸精度无法保证,通过焊接形成的连接面过渡不够圆顺,影响应力传递效果。而且,焊接边后期需要进行涂胶防腐,增加生产节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独立的搭接部的前纵梁,通过独立的搭接部连接前纵梁的两个部分,减少焊接点焊接边且无需加强板。
[0005]为实现本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前纵梁,所述前纵梁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以及搭接部。所述搭接部包括前地板横梁延伸件和与所述前地板横梁延伸件连接的连接板。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于所述连接板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纵梁,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部(1);第二连接部(2);以及搭接部(3),包括前地板横梁延伸件(31)和与所述前地板横梁延伸件(31)连接的连接板(32);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1)连接于所述连接板(32)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部(2)连接于所述连接板(32)的另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地板横梁延伸件(31)与连接板(32)一体成型为Y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2)包括U型槽,所述U形槽内设置有加强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地板横梁延伸件(31)与所述连接板(32)的连接处具有过渡圆弧(33),所述过度圆弧(33)的半径为100mm,圆心角为150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2)通过点焊分别连接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振,陈宏玺,黎海,唐雅,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