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物把手以及3D打印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8895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9: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物把手以及3D打印设备,涉及3D打印技术领域。提物把手应用于3D打印设备中以提起所述3D打印设备中的型材,其包括:手柄部以及固定部,所述手柄部的内侧设置有模仿手握物体的多个握槽,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手柄部相对设置且通过连接部与所述手柄部相连,所述手柄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固定部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固定部通过紧固组件连接于所述型材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使得用户在使用提起并移动3D打印设备时,避免了因打滑而产生的安全性问题,实现了在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还提升了使用的安全性。提升了使用的安全性。提升了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提物把手以及3D打印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3D打印
,具体是涉及一种提物把手以及3D打印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计算机数字技术智能化的推动下,3D打印技术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广,其中通过熔融沉积成型法(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FDM)来进行3D打印的技术越来越受到DIY爱好者的青睐。在3D打印的技术中,常需要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而移动3D打印设备的位置,为保障移动的安全性,通常在Z轴的型材或其他型材上安装把手以方便提起并移动3D打印设备。目前,现有的安装于3D打印设备上的把手通常为L型的,L型把手的一端锁到型材上,L型把手的另一端为用来手握的圆柱状,这种把手结构简单但用户通过把手来提起型材时,手感生硬费力,还容易打滑,且外观也不够美观,用户体验不佳。
[0003]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提物把手以及3D打印设备以解决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提物把手以及3D打印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提物把手使用时手感生硬费力,容易打滑,且外观也不够美观,用户体验不佳等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提物把手,用于安装至3D打印设备中的型材以提起所述3D打印设备,其包括:手柄部,所述手柄部的内侧设置有模仿手握物体的多个握槽;以及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手柄部相对设置且通过连接部与所述手柄部相连,所述手柄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固定部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固定部通过紧固组件连接于所述型材上。
[0006]在进一步的方案中,多个所述握槽的槽底连线为凸向所述固定部的弧形。
[0007]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固定部背向所述手柄部的一侧设有用于限定所述型材安装位置的限位盖。
[0008]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固定部的一侧设有加固部,所述加固部设于与所述限位盖相对应的位置,所述加固部的一侧与所述固定部内安装的所述型材接触以对所述型材进行加固。
[0009]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加固部与所述固定部为一体式结构。
[0010]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紧固组件包括至少两螺栓,所述固定部上设有与所述螺栓相配合的螺孔,所述固定部和所述型材通过螺栓相连接。
[0011]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固定部设于与所述手柄部相对应的位置,所述手柄部上与所述螺孔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安装孔。
[0012]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手柄部的两端均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固定部连接,所述手柄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固定部共同形成“口”字型结构。
[0013]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提物把手为热可塑性塑胶材质。
[0014]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3D打印设备,其包括型材以及如上所述的提物把手,所
述提物把手安装于所述型材上以通过所述提物把手提起所述3D打印设备。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提物把手应用于3D打印设备中,该提物把手为一体式结构,其结构简单且方便操作,当需要移动3D打印设备时,通过紧固组件可将提物把手连接于3D打印设备的型材,另外通过在提物把手设置模仿手握物体的握槽以提升用户使用时的手感且不易打滑,避免了因打滑而产生的安全性问题,实现了在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还提升了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的提物把手的立体图;
[0018]图2为图1所示的提物把手的仰视图;
[0019]图3为图1所示的提物把手的另一立体图。
[0020]图中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21]100

提物把手;1

手柄部;2

固定部;3

握槽;4

螺孔;5

限位盖;
[0022]6‑
加固部;11

连接部;12

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本技术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内」、「外」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技术,而非用以限制本技术。此外,在附图中,结构相似或相同的结构是以相同标号表示。
[002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3D打印设备(图未示),包括型材(图未示)以及如图1至图3所示的提物把手100,提物把手100安装于3D打印设备中的型材上以提起3D打印设备。
[0026]具体地,如图1所示,提物把手100包括:手柄部1以及固定部2,手柄部1的内侧设置有模仿手握物体的多个握槽3,固定部2与手柄部1相对设置且通过连接部11与所述手柄部相连,手柄部1、连接部11与固定部2为一体式结构,固定部2通过紧固组件连接于型材上。
[00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提物把手应用于3D打印设备中,该提物把手为一体式结构,其结构简单且方便操作,当需要移动3D打印设备时,通过紧固组件可将提物把手连接于3D打印设备的型材,另外通过在提物把手设置模仿手握物体的握槽以提升用户使用时的手感且不易打滑,避免了因打滑而产生的安全性问题,实现了在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还提升了使用的安全性。
[0028]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多个握槽3的槽底连线A为凸向固定部2的弧形。基于该结构的设计,用户在使用提物把手100时,握槽3与用户手掌的接触面积更大,用户在提握时
手感更舒服也更省力。
[0029]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固定部2背向手柄部1的一侧设有用于限定型材安装位置的限位盖5,限位盖5凸出固定部2所在的平面,紧固组件设于限位盖5所围成的区域内。在本实施例中,限位盖5围成“C”型的槽式结构,该结构更便于使用在龙门架单悬臂等类型的3D打印设备上,例如使用在型材为Z轴型材的龙门架单悬臂3D打印设备上,型材的尾端插入由限位盖5围成“C”型的槽式结构内,并通过紧固组件将固定部2连接于型材的尾端。在另一实施例中,限位盖5为片式结构,片式结构的限位盖5与型材的一侧接触,该结构更便于使用非龙门架单悬臂等类型的3D打印设备上,例如使用在设有coreXY结构的3D打印设备中,限位盖5与coreXY结构的3D打印设备中的Z轴的型材、X轴的型材或是Y轴的型材的一侧相接触,以限定提物把手的安装位置。基于该结构的设计,限位盖5与型材接触,限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物把手,用于安装至3D打印设备中的型材以提起所述3D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部(1),所述手柄部(1)的内侧设置有模仿手握物体的多个握槽(3);以及固定部(2),所述固定部(2)与所述手柄部(1)相对设置且通过连接部(11)与所述手柄部相连,所述手柄部(1)、所述连接部(11)与所述固定部(2)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固定部(2)通过紧固组件连接于所述型材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物把手,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握槽(3)的槽底连线为凸向所述固定部(2)的弧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物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2)背向所述手柄部(1)的一侧设有用于限定所述型材安装位置的限位盖(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物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2)的一侧设有加固部(6),所述加固部(6)设于与所述限位盖(5)相对应的位置,所述加固部(6)的一侧与所述固定部(2)内安装的所述型材接触以对所述型材进行加固。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物把手,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辉林敖丹军雷磊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创想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