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磨床托瓦润滑油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38886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9: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磨床托瓦润滑油回收装置,涉及轧辊磨削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油水分离装置体积较大,与轧辊磨床间隔较远而导致使用成本高且使用不便利的问题。包括箱体、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箱体分隔为第一分水箱、第二分水箱和分油箱,第一隔板的一端与第二隔板的侧壁固定连接,第三隔板将第一分水箱分隔为下部相通的油水混合腔和分水腔,第二分水箱与分水腔的上部连通;分油箱与第一混合腔的上部连通;其中,油水混合液由油水混合腔进入第一分水箱,分离后的油进入分油箱,分离后的水进入分水腔后再进入第二分水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将箱体设置在轧辊磨床附近,油液回收方便,箱体形状规整,安装方便。安装方便。安装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磨床托瓦润滑油回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轧辊磨削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磨床托瓦润滑油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轧辊磨床磨削轧辊的过程中,磨床托瓦润滑油与冷却水混合,并经过接油槽直接回流至磨床冷却水箱,造成磨床冷却水箱油水混合,污染环境和托瓦油的浪费。轧辊磨床在车间内的位置已经固定,现有的油水分离装置体积较大,则新增的油水分离装置与轧辊磨床不得不间隔较远的距离,并需要将油水混合液单独回收后再输入进油水分离装置进行油水分离,成本较高,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磨床托瓦润滑油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现有油水分离装置体积较大,与轧辊磨床间隔较远而导致使用成本高且使用不便利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磨床托瓦润滑油回收装置,包括:箱体、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
[0006]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所述箱体分隔为第一分水箱、第二分水箱和分油箱,所述第一隔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隔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分水箱、所述第二分水箱和所述分油箱之间底部均不互通;
[0007]所述第三隔板位于所述第一分水箱内的上部,所述第三隔板将所述第一分水箱分隔为油水混合腔和分水腔,所述油水混合腔的下部与所述分水腔的下部连通;
[0008]所述第二分水箱与所述分水腔的上部连通;
[0009]所述分油箱与所述第一混合腔的上部连通;
[0010]其中,油水混合液由油水混合腔进入第一分水箱,分离后的油进入分油箱,分离后的水进入分水腔后再进入第二分水箱。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一隔板垂直于所述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为所述第一分水箱和所述第二分水箱的共同侧壁,所述第二隔板所述分油箱的一侧壁。
[0012]优选地,所述第一隔板的顶端设有连通所述分油箱与所述第一混合腔的第一溢流口。
[0013]优选地,所述第二隔板的顶端开有连通所述油水混合腔和所述分油箱的第二溢流口。
[0014]优选地,所述第三隔板呈矩形板状,所述第三隔板垂直于所述第一分水板底面。
[0015]优选地,还包括进液管,所述进液管具有进液口和排液口,所述排液口位于所述油水混合腔内,所述排液口高于所述第三隔板的底端,所述排液口低于所述第三隔板的顶端。
[0016]优选地,还包括排油管,所述排油管位于所述箱体侧壁的中部,所述排油管与所述
分油箱连通。
[0017]优选地,还包括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位于所述箱体侧壁的中部,所述排水管与所述第二分水箱连通,所述排水管的进水端低于所述第二溢流口的底端。
[0018]优选地,还包括第一排渣管和第二排渣管,所述第一排渣管设置在所述第一分水箱的底部,所述第二排渣管设置在所述第二分水箱的底部。
[0019]优选地,还包括滤渣网,所述滤渣网水平设置在所述分油箱内,所述滤渣网将所述分油箱分割为过滤区和储油区,所述储油区位于所述滤渣网的下方,所述排油管的进油端与所述储油区连通。
[00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1]通过箱体内设置的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将箱体分割为功能不同的第一分水箱、第二分水箱和分油箱,第一分水箱包括底部连通的分水腔和油水混合腔,分水腔和油水混合腔利用连通器两端液面等高的原理,在油的密度低于水的密度的情况下,油会漂浮在油水混合腔的上部,而水则会由油水混合腔的下部进入分水腔,随着混合液的增多,分水腔和油水混合腔内的液位均上升,油水混合腔内上部的油进入分油箱,而水则由分水腔进入第二分水箱,以此实现油水混合液的油水分离;可根据现场轧辊磨床附近剩余的空地设计箱体的长宽高,将箱体设置在轧辊磨床附近,回收方便,且箱体形状规整,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标记:1

箱体,2

第一隔板,3

第二隔板,4

第三隔板,5

油水混合腔,6

分水腔,7

第二分水箱,8

分油箱,9

进液管,10

排油管,11

排水管,12

第一排渣管,13

第二排渣管,14

滤渣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然而这不应当被理解为将本技术限制为特定的实施例,仅用于解释和理解:
[0027]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磨床托瓦润滑油回收装置,包括:箱体1、第一隔板2、第二隔板3和第三隔板4。
[0028]结合图1,箱体1为矩形箱体1,箱体1顶端可开口,也可设置顶盖。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将箱体1分隔为第一分水箱、第二分水箱7和分油箱8,第一隔板2的一端与第二隔板3的侧壁固定连接,使第一分水箱、第二分水箱7和分油箱8并非依次排列。
[0029]第一分水箱、第二分水箱7和分油箱8之间底部均不互通,使第一分水箱、第二分水箱7和分油箱8都为具有液体存储能力的箱体1。
[0030]第三隔板4位于第一分水箱内的上部,第三隔板4将第一分水箱分隔为油水混合腔
5和分水腔6,油水混合腔5的下部与分水腔6的下部连通;分水腔6与第二分水箱7的上部连通,且连通处的高度低于第三隔板4的顶端,以避免混合液或油液漫过第三隔板4的顶端进入分水腔6,分水腔6内的水可以由第一隔板2的上部流至第二分水箱7内,水在第二分水箱7内进行静置,使水中夹带的杂质能够沉积在第二分水箱7的底部,从第二分水箱7流出的水夹带的碎屑更少,有利于废水的后续处理。
[0031]分油箱8与第一混合腔的上部连通,连通处设置在第二隔板3上,且连通处的高度低于第三隔板4的顶端,以避免油液无法进入分油箱8而漫过第三隔板4的顶端进入分水腔6。
[0032]本实施例的工作方式:
[0033]使油水混合箱内先填充有水,水位没过第一隔板2的底端,利用压强原理,分水腔6内的液位与油水混合腔5内的液位高低一致,将油水混合液由油水混合腔5进入第一分水箱,油的密度低于水的密度,则油液会漂浮在油水混合腔5的上部,而水则会由油水混合腔5的下部进入分水腔6。
[0034]随着混合液的增多,分水腔6和油水混合腔5内的液位均上升,油水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磨床托瓦润滑油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所述箱体分隔为第一分水箱、第二分水箱和分油箱,所述第一隔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隔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分水箱、所述第二分水箱和所述分油箱之间底部均不互通;所述第三隔板位于所述第一分水箱内的上部,所述第三隔板将所述第一分水箱分隔为油水混合腔和分水腔,所述油水混合腔的下部与所述分水腔的下部连通;所述第二分水箱与所述分水腔的上部连通;所述分油箱与所述第一混合腔的上部连通;其中,油水混合液由油水混合腔进入第一分水箱,分离后的油进入分油箱,分离后的水进入分水腔后再进入第二分水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床托瓦润滑油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垂直于所述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为所述第一分水箱和所述第二分水箱的共同侧壁,所述第二隔板所述分油箱的一侧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磨床托瓦润滑油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的顶端设有连通所述分油箱与所述第一混合腔的第一溢流口。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磨床托瓦润滑油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板的顶端开有连通所述油水混合腔和所述分油箱的第二溢流口。5.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小龙张海超王海楠李桂明刘涛姜南
申请(专利权)人: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