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传感器膜片液压切割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66690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8: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力传感器膜片液压切割夹具,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上底座和下底座,该上底座和下底座皆成筒状,二者同轴连接且一体成型,其中下底座筒壁厚度大于所述上底座筒壁厚度;所述下底座顶部设置有呈筒状油缸体,该油缸体内壁与所述上底座外壁、下底座顶部、支承环底部包围形成夹装空间;所述夹装空间内设置有油压驱动结构;所述支承环上部设置有锁紧螺母,该锁紧螺母与所述油缸体外壁螺纹连接,用于对所述夹装空间进行锁紧;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对压力传感器的膜片能够有效夹紧,使得压力传感器膜片在切割加工中更平滑,提高压力传感器膜片的质量。质量。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力传感器膜片液压切割夹具


[0001]本技术涉及液压切割夹具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压力传感器膜片液压切割夹具。

技术介绍

[0002]压力传感器作为一种常用的传感器产品,被广泛的用于汽车、军工、航天等行业。压力传感器通常由压力敏感元件和信号处理单元组成,膜片是压力敏感元件中圆形膜状的弹性敏感元件,膜片在生产过程中,膜片压紧的情况好坏对压力传感器的精度有着很大的影响。现有技术的压力传感器的膜片的夹具夹紧过程中无法有效快速的对压力传感器的膜片进行夹紧或者夹持效果差,不平整,并且经后面的切割工序后,切割并固定在基座之间的的膜片不平整,质量较差,影响压力传感器的精度,导致反复残次品多,不能达到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压力传感器膜片液压切割夹具,在压力传感器膜片夹紧加工时,能够快速有效的解决压力传感器膜片夹紧不到位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压力传感器膜片液压切割夹具,包括底座,其关键在于:所述底座包括上底座和下底座,该上底座和下底座皆成筒状,二者同轴连接且一体成型,其中下底座筒壁厚度大于所述上底座筒壁厚度;所述下底座顶部设置有呈筒状油缸体,该油缸体内壁与所述上底座外壁、下底座顶部、支承环底部包围形成夹装空间;所述夹装空间内设置有油压驱动结构,该油压驱动结构用于与油压泵连接,在油压驱动下,用于夹装压力传感器膜片;所述支承环上部设置有锁紧螺母,该锁紧螺母与所述油缸体外壁螺纹连接,用于对所述夹装空间进行锁紧;该锁紧螺母顶部开有圆孔,该圆孔与所述下底座筒孔同轴。
[0006]通过上述设计,底座起着支撑整个夹具的作用,并对整个夹具形状起着限定作用。油压驱动结构受油压的驱动下,会对放置在夹装空间中的压力传感器膜片产生挤压力,使压力传感器膜片紧绷平整。采用油压进行驱动,可向油压驱动结构施加吨位级的力量,使膜片经夹持后,即使夹具移动摇晃,膜片也不会出现任何松动,以满足高精度压力传感器的精度要求。其中,夹具采用锁紧螺母固定,使夹装空间固定不变,即使在油压驱动下,也不会发生部件位移,避免挤压发生形变。
[0007]进一步的描述,所述油缸体内开设有夹紧液压油孔,该夹紧液压油孔的出油口与所述夹装空间连通,该夹紧液压油孔的进油口上连接有夹紧引压接头。所述下底座内设置有张紧液压油孔,该张紧液压油孔的出油口与所述夹装空间连通,该张紧液压油孔的进油口上连接有张紧引压接头。夹紧引压接头和张紧引压接头都设置有垫圈。
[0008]采用上述方案,夹紧引压接头和张紧引压接头经管道与油压泵相连接为油压驱动结构提供动力。并且在夹紧和张紧工序中,通过控制不同的油泵加压后经对应油孔注入油压。设置的垫圈是为了起密封作用。
[0009]再进一步的描述,所述油压驱动装置包括夹紧活塞环和张紧活塞环,二者之间设置有油缸内套。所述夹紧活塞环下部正对一个液压油孔出油口,所述夹紧活塞环上部正对所述支承环底部;所述张紧活塞环下部正对另一个液压油孔出油口,所述张紧活塞环上部正对所述支承环底部。
[0010]采用上述方案,油缸内套起着分隔开夹紧活塞环、张紧活塞环的作用,并且在驱动时,两个分隔开,不相互干扰。两个液压油孔分别为夹紧活塞环、张紧活塞环提供动力。
[0011]再进一步的描述,所述夹紧活塞环包括下部的夹紧驱动环块和上部的夹紧抵接环块,二者抵接设置;所述夹紧抵接环块上部设置有夹紧凸起,所述支承环底部设置有夹紧凹槽,该夹紧凹槽位于夹紧凸起的正上方且结构适应;所述张紧活塞环包括下部的张紧驱动环块和上部的张紧抵接环块,二者抵接设置;所述张紧抵接环块上部设置有张紧凸起,所述支承环底部设置有张紧凹槽,该张紧凹槽位于张紧凸起的正上方且结构适应。
[0012]夹紧活塞环和支承环二者之间相适应的结构形成对压力传感器膜片的夹装结构,张紧活塞环和支承环二者之间相适应的结构形成对压力传感器膜片的张紧结构;夹紧活塞环受到液压力向上挤压作用于夹紧驱动环块,夹紧驱动环块向上过程中压力传感器膜片受力挤压;最终夹紧驱动环块顶部接触并开始挤压压力传感器膜片,直至夹紧驱动环块带动压力传感器膜片抵接到夹紧凹槽槽顶部,夹紧凹槽起到挤压限位作用。夹紧到位后,压力传感器膜片处于固定状态,张紧活塞环受到液压力向上挤压作用于张紧驱动环块,张紧驱动环块顶部接触并开始挤压压力传感器膜片,压力传感器膜片由于属于固定状态,则挤压后,膜片在平面向四周张紧,使膜片保持平整且具有张力。其中张紧力的大小根据压力传感器精度大小来设定。
[0013]再进一步的描述,所述张紧凸起的高度大于所述夹紧凸起高度。
[0014]所述张紧凸起的高度大于所述夹紧凸起高度是为了膜片在受力中更加的合理,使膜片更加的紧绷,平滑便于后续的切割过程中生产出来的压力传感器膜片质量更好。并且提高张紧量程,结合不同传感器精度自定设定。
[0015]再进一步的描述,所述油缸体内壁呈二级阶梯状内壁,设置在所述油缸体内部的液压油孔的出油口开设在阶梯的阶面上,该阶面上方设置有所述夹紧驱动环块;所述油缸内套包括下部的支撑内套和上部的隔离内套,二者一体成型,所述支撑内套底面固定安装在所述下底座的顶部;所述支撑内套顶面与所述阶面齐平,所述隔离内套设置在所述支撑内套顶面靠近所述阶面侧;所述隔离内套外壁与所述夹紧活塞环内壁抵接,所述夹紧活塞环外壁与所述油缸体的第二阶内壁抵接;所述支承环外壁抵接与所述油缸体的第二阶内壁抵接;所述隔离内套内壁与所述张紧活塞环外壁抵接,所述张紧活塞环内部与所述上底座外壁抵接;所述支撑内套外壁与所述油缸体的第一阶内壁抵接,所述支撑内套内壁与所述上底座外壁抵接;所述支撑内套设置有辅助油孔,该辅助油孔入油口与所述张紧液压油孔出连通,所述辅助油孔排油口正对所述张紧活塞环底部。所述支撑内套的内外侧壁上、夹紧活塞环的内外侧壁上、张紧活塞环的内外侧壁上分别沿周向开有至少一条密封槽,该密封槽内固定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槽内靠近所述支承环的一侧还设置有挡圈。
[0016]隔离内套是为了隔开夹紧活塞环和张紧活塞环,使夹紧活塞环和张紧活塞环在受力动作时候互不影响。密封圈放置在密封槽中是起着密封的作用,放置在密封圈上方的挡圈是为了保护密封圈在油压驱动过压的情况下发生不变形和不受损坏。油缸体内壁呈二级
阶梯状内壁,可以便于液压油孔的设置。
[0017]再进一步的描述,所述下底座与所述油缸体经螺钉连接,所述下底座与所述支撑内套经螺钉连接。
[0018]下底座使用螺钉与油缸体和支撑内套连接固定,能够加强夹具底部的稳定性,使对压力传感器膜片施加力的时候更均匀。
[0019]其次,本技术还提供了压力传感器膜片夹装与切割方法,也能够解决在压力传感器膜片夹紧加工时,能够快速有效的解决压力传感器膜片夹紧不到位的问题。为达到这个目的,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20]一种压力传感器膜片夹装与切割方法,包括压力传感器膜片的液压切割夹具以及与其连接的夹紧油压泵、张紧油压泵,具体夹装与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力传感器膜片液压切割夹具,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包括上底座(1a)和下底座(1b),该上底座(1a)和下底座(1b)皆成筒状,二者同轴连接且一体成型,其中下底座(1b)筒壁厚度大于所述上底座(1a)筒壁厚度;所述下底座(1b)顶部设置有呈筒状油缸体(4),该油缸体(4)内壁与所述上底座(1a)外壁、下底座(1b)顶部、支承环(6)底部包围形成夹装空间;所述夹装空间内设置有油压驱动结构,该油压驱动结构用于与油压泵连接,在油压驱动下,用于夹装压力传感器膜片(17);所述支承环(6)上部设置有锁紧螺母(5),该锁紧螺母(5)与所述油缸体(4)外壁螺纹连接,用于对所述夹装空间进行锁紧;该锁紧螺母(5)顶部开有圆孔,该圆孔与所述下底座(1b)筒孔同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传感器膜片液压切割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体(4)内开设有夹紧液压油孔(18a),该夹紧液压油孔(18a)的出油口与所述夹装空间连通,该夹紧液压油孔(18a)的进油口上连接有夹紧引压接头(3);所述下底座(1b)内设置有张紧液压油孔(18b),该张紧液压油孔(18b)的出油口与所述夹装空间连通,该张紧液压油孔(18b)的进油口上连接有张紧引压接头(2);夹紧引压接头(3)和张紧引压接头(2)都设置有垫圈(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传感器膜片液压切割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压驱动结构包括夹紧活塞环(9)和张紧活塞环(10),二者之间设置有油缸内套(7);所述夹紧活塞环(9)下部正对一个液压油孔(18)出油口,所述夹紧活塞环(9)上部正对所述支承环(6)底部;所述张紧活塞环(10)下部正对另一个液压油孔(18)出油口,所述张紧活塞环(10)上部正对所述支承环(6)底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力传感器膜片液压切割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活塞环(9)包括下部的夹紧驱动环块(9a)和上部的夹紧抵接环块(9b),二者抵接设置;所述夹紧抵接环块(9b)上部设置有夹紧凸起,所述支承环(6)底部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劲松柏洪朱建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伟岸测器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