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乘用三轮车用长寿命锂离子动力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6142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乘用三轮车用长寿命锂离子动力电池,包括锂离子动力电池、多级散热机构、导热机构,多级散热机构设于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外侧,多级散热机构包括固定外壳,固定外壳内设有散热翅片管,散热翅片管缠绕于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外侧,固定外壳远离散热翅片管的一侧设有储液盒。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锂离子动力电池增加相应的冷却散热机构,可以对锂离子动力电池起到冷却散热的效果,降低了温度对锂离子动力电池运行性能产生的影响,显著的提高了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性能,大大降低了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电池极化速率,减小了锂离子动力电池内部元器件受工作环境温度的影响出现损坏的风险,延长了锂离子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长了锂离子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长了锂离子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乘用三轮车用长寿命锂离子动力电池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动力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乘用三轮车用长寿命锂离子动力电池。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动力电池是一种新型高能电池,锂离子动力电池的负极由石墨等材料制成,正极采用磷酸铁锂、钴酸锂、钛酸锂等材料,由于具有能量高、电池电压高、贮存寿命长以及工作温度范围宽的优点广泛应用于军事、民用电器、电子设备以及各类交通运输工具领域中。
[0003]锂离子动力电池根据外型不同可以分为:圆柱型和长方型两种,长方型锂离子动力电池一般可用于各类汽车的能源电池,同时还可作为乘用三轮车的动力来源,锂离子动力电池通常固定在乘用三轮车的车架上,通过驱动电动机旋转的方式对乘用三轮车进行驱动控制。
[0004]当锂离子动力电池用在乘用三轮车上作为动力电池时,锂离子动力电池的运行时长与输出功率较大,锂离子动力电池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大量放热的情况,现有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由于缺乏相应的冷却散热机构,不能对锂离子动力电池起到冷却散热的效果,使得锂离子动力电池容易受温度影响出现性能低的情况,增加了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电池极化速率,同时,高温的工作环境会使得锂离子动力电池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内部元器件损坏的风险,缩减了锂离子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
[0005]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乘用三轮车用长寿命锂离子动力电池。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乘用三轮车用长寿命锂离子动力电池,以解决上述乘用三轮车锂离子动力电池使用性能低的问题。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乘用三轮车用长寿命锂离子动力电池,包括:锂离子动力电池、多级散热机构、导热机构;
[0009]所述多级散热机构设于所述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外侧,所述多级散热机构包括固定外壳,所述固定外壳内设有散热翅片管,所述散热翅片管缠绕于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外侧,所述固定外壳远离散热翅片管的一侧设有储液盒,所述储液盒与散热翅片管之间连接有导流管;
[0010]所述导热机构设于所述散热翅片管与锂离子动力电池之间,所述导热机构包括导热硅胶垫,所述导热硅胶垫套设于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外侧,所述导热硅胶垫远离锂离子动力电池的一侧连接有金属导热外壳,所述金属导热外壳与散热翅片管相匹配。
[0011]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外壳远离储液盒的一侧开凿有散热通风孔,通过开凿散热通风孔便于通过散热通风孔对散热风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气流进行导向,从而使得散热风扇
运行过程中可对散热翅片管起到辅助散热的作用,提高了散热翅片管对锂离子动力电池进行散热冷却的效果,所述散热通风孔内连接有防护栅架,便于通过防护栅架对散热通风孔起到隔离防护的作用,减小了外接杂质由散热通风孔掉落至固定外壳内的情况。
[0012]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外壳的外侧开凿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安装固定槽,通过开凿安装固定槽便于对半导体制冷片进行安装固定,所述安装固定槽内设有半导体制冷片,便于通过半导体制冷片的运行对散热翅片管起到散热冷却的作用,提高了散热翅片管的散热冷却效果。
[0013]进一步地,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与固定外壳之间连接有固定框架,固定框架起到连接半导体制冷片与固定外壳的作用,便于通过固定框架对半导体制冷片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提高了半导体制冷片的运行稳定性,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位于固定外壳内的一侧与散热翅片管相接触,便于通过半导体制冷片对散热翅片管起到辅助冷却散热的效果。
[0014]进一步地,所述储液盒内填充有纳米流体,便于通过纳米流体对热量进行吸收与释放的方式对锂离子动力电池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起到传导的作用,提高了锂离子动力电池使用过程中的热量传导效率,所述储液盒远离锂离子动力电池的一侧连接有多个支撑块,支撑块对储液盒起到支撑限位的作用,通过设置支撑块使得储液盒与固定外壳之间形成一定的冷却空隙,从而便于后续对储液盒进行散热冷却。
[0015]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外壳远离储液盒的一侧连接有一对散热风扇,便于通过散热风扇的运行加速固定外壳内空气流通速度,从而提高了对锂离子动力电池进行散热冷却的效果,所述散热风扇的外侧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固定支脚,所述固定支脚与固定外壳固定连接,便于通过对固定支脚进行连接固定的方式对固定外壳进行连接固定。
[0016]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支脚的水平高度低于散热风扇的水平高度,便于使得散热风扇可对外界空气起到导流的作用,提高了散热风扇的运行稳定性。
[0017]进一步地,所述储液盒远离导流管的一侧设有增压循环泵,便于通过增压循环泵的运行对储液盒内存储的纳米流体起到抽取增压的作用,从而便于对纳米流体进行输送,所述增压循环泵与储液盒之间连接有循环管道,循环管道起到连通增压循环泵与储液盒的作用,便于使得循环管道在增压循环泵的作用下可对纳米流体进行增压抽取。
[0018]进一步地,所述导热硅胶垫远离金属导热外壳的一侧连接有多组均匀分布的散热盘管,便于通过散热盘管对纳米流体进行导流的方式对锂离子动力电池起到散热冷却的作用,所述散热盘管缠绕于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外侧,提高了对锂离子动力电池进行散热冷却的效果。
[0019]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盘管远离锂离子动力电池的一侧连接有回流管,回流管起到连通散热盘管与散热翅片管的作用,便于使得散热盘管内流通的纳米流体可在回流管的作用下流通至散热翅片管内,从而使得纳米流体可进行循环使用,所述散热盘管远离回流管的一侧连接有输送管,输送管起到连通散热盘管与增压循环泵的作用,便于使得增压循环泵运行过程中抽取的纳米流体通过输送管输送至散热盘管内,从而便于通过纳米流体的流通对锂离子动力电池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进行传导。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21]本专利技术通过对锂离子动力电池增加相应的冷却散热机构,可以对锂离子动力电池起到冷却散热的效果,降低了温度对锂离子动力电池运行性能产生的影响,显著的提高了
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性能,大大降低了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电池极化速率,减小了锂离子动力电池内部元器件受工作环境温度的影响出现损坏的风险,延长了锂离子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一种乘用三轮车用长寿命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立体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一种乘用三轮车用长寿命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另一角度立体图;
[0025]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一种乘用三轮车用长寿命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第一正视剖视图;
[0026]图4为图3中A处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一种乘用三轮车用长寿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乘用三轮车用长寿命锂离子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锂离子动力电池(1);多级散热机构(2),设于所述锂离子动力电池(1)的外侧,所述多级散热机构(2)包括固定外壳(201),所述固定外壳(201)内设有散热翅片管(202),所述散热翅片管(202)缠绕于锂离子动力电池(1)的外侧,所述固定外壳(201)远离散热翅片管(202)的一侧设有储液盒(203),所述储液盒(203)与散热翅片管(202)之间连接有导流管(204);导热机构(3),设于所述散热翅片管(202)与锂离子动力电池(1)之间,所述导热机构(3)包括导热硅胶垫(301),所述导热硅胶垫(301)套设于锂离子动力电池(1)的外侧,所述导热硅胶垫(301)远离锂离子动力电池(1)的一侧连接有金属导热外壳(302),所述金属导热外壳(302)与散热翅片管(202)相匹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乘用三轮车用长寿命锂离子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外壳(201)远离储液盒(203)的一侧开凿有散热通风孔,所述散热通风孔内连接有防护栅架(20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乘用三轮车用长寿命锂离子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外壳(201)的外侧开凿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安装固定槽,所述安装固定槽内设有半导体制冷片(20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乘用三轮车用长寿命锂离子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206)与固定外壳(201)之间连接有固定框架(207),所述半导体制冷片(206)位于固定外壳(201)内的一侧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鹿世敏王大江周松海靳荣福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宗申车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