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守仁专利>正文

发光二极管照明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4717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系一种发光二极管照明器,具有一玻璃壳体,前述玻璃壳体内设一金属散热组件,其具有一径向朝外延伸出多散热鳍片之本体及一设于该本体内之容置部,该容置部形成有一容置空间,其内设有一发光二极管,可在通电后发光,其运作所产生热量可通过上开结构有效散热,且其外形小巧,并以玻璃取代传统金属壳体以降低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照明器,尤其关于一种髙散热低 成本的发光二极管照明器。
技术介绍
请参阅图11至图13,分别揭露现有发光二极管照明器的立体图、 立体分解图、以及仰视角度立体分解图。其包括有碗形壳体(91),是由金属制成,其具有容置空间,且形成有开 口 (未标号),于其底部则形成有通孔(911);其中在该开口内缘等 分设有多个螺孔(911);底板(92),设置于所述壳体(91)的容置空间中,其上可供设 置连接有至少一个电子元件的电路(图中未示),且设置有一对导线 (921),该导线(921)可供向外电连接至外部电源(图中未示);散热组件(93),是由金属所制成,其具有圆盆形本体(931)且 形成有容置空间,该本体(931)主要具有圆筒部,以及封住该圆筒部 的一个开口的底部所构成,该底部上形成有多个穿孔(未标号);并且,所述本体(931)的圆筒部的另一开口径向向外延伸出圆屏 板(932),并且从所述本体(931)的圆筒部的外周壁径向向外延伸 有多个散热鳍片(933);所述散热鳍片(933)露出于所述壳体(91) 的开口外,以利于所述散热鳍片(933)发挥散热效果;该散热组件(93) 螺固于所述壳体(91)开口内缘的螺孔(911)上;基板(94),具有顶面与底面,其设置于所述散热组件(93)的 容置空间中,所述底面与所述散热组件(93)本体(931)的底部相对, 所述基板(94)上设有电路(图中未示),该电路与所述导线(921) 形成电连接;发光二极管(95),设置于所述基板(94)顶面上,并且与所述 基板(94)的电路形成电连接,并通过所述导线(921)供电而发光。通过上述结构,该发光二极管C95)发光时所产生的热量将通过所述散热组件(93)散发排除。然而,由于所述碗形壳体(91)与散热组件(93)均由金属制成, 整体成本极高,可能降低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由于所述发光二极 管(95)是以树脂材料封装发光二极管芯片的结构,使该发光二极管(95)所产生的热量不易向外传达,也不易有效地进行散热。因此当 该发光二极管(95)采用高功率的发光二极管芯片时,可能因为不能 有效散热而发生故障。此外,为使所述散热组件(93)发挥散热效果而使其露出于壳体(91)开口外的结构设计使该现有发光二极管照明器体积变大,从现 代以小巧精简的工业设计风潮的观点看来,也可能有碍于其产品的竞 争力,而实际使用时也可能因其较大的体积带来使用上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上述现有发光二极管照明器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 于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照明器,其具有高散热效果,外形小巧并且能 够降低制造成本。为达成上述创作目的,本技术所采取之技术手段系令该发光 二极管照明器包括有一玻璃壳体,具有一碗形容置空间,且形成有一开口; 一散热组件,是由金属所制成,其具有一圆筒形本体,且于该本 体内部另设有一同为圆筒形且与该本体同轴之容置部,该容置部形成 有一容置空间;于该本体外周壁上径向朝外延伸出多散热鳍片,且所 述散热鳍片所构成之外形系匹配于前述玻璃壳体之容置空间,使之可 被装设于其中,以縮小本技术之外形;又由于前述玻璃壳体本身 亦得传热,因此所述散热鳍片在散热时可通过该玻璃壳体得到更好的 散热效果,无需露出于该玻璃壳体之外即可有效散热;由于玻璃壳体 成本较金属壳体为低,该结构有助于降低本技术总体之成本;一发光二极管,系设置于前述散热组件之容置部所形成的容置空 间中,可接受电力而发光;该发光二极管除可采用包括有至少一封装 于一树脂材料之发光二极管芯片之结构外,亦可令之形成为以高导热且高透光之塑料、PC材或玻璃材料包埋至少一发光二极管芯片之结构, 以进一步加强其散热效果,而得以配合高功率发光二极管芯片之应用 而获得更好的发光照明效果。由上述可了解本技术主要结构,通过该结构本技术得确 实达成高散热效果,同时兼具外形小巧以及降低制造成本之优点。当 配合采用以高导热且高透光之塑料、PC材或玻璃材料包埋至少一发光 二极管芯片所构成之发光二极管时,则进一步加强了散热效果与发光 照明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侧剖面图。图3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体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仰视角度立体分解图。图5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散热组件立体图。图6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散热组件侧剖面图。图7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一可行实施例的散热组件侧剖面图.图8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散热组件立体图。图9是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IO是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侧剖面图。图11是现有发光二极管照明器的立体图。图12是现有发光二极管照明器的立体分解图。图13是现有发光二极管照明器的仰视角度立体分解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 玻璃壳体(11) 连通部 (20)散热组件 (22)散热鳍片 (231)穿孔 (30,)基板 (32,)导线(IO')玻璃壳体 (111)通孔 (21)本体 (23)容置部 (30)基板(32) 导线(33) 中央孔(40)发光二极管(40,)发光二极f(41)散热柱(42)接脚(42,)接脚(50)镜片(60)散热组件(61)本体(62)散热鳍片(63)容置部(64)凸出部(70)散热组件(71)本体(72)散热鳍片(73)容置部(75)散热组件(76)本体(761)连通空间(77)容设部(78)散热鳍片(79)基座(791)衔接空间(792)该透孔(793)止滑件(794)连接部(795)套座(91)壳体(911)通孔(92)底板(921)导线(93)散热组件(931)本体(932)圆屏板(933)散热鳍片(94)基板(95)发光二极管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分别揭露有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侧剖面图、以及立体分解图。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系一发光二极管照明器,具有一玻璃壳体 (10)。该玻璃壳体(10)具有一碗形容置空间,且朝前方形成有一 开口 (未标号)。请配合参阅图4,在本实施例中,该玻璃壳体(10) 之底部另向后延伸有一连通部(ll广,该连通部(11)上设有至少一 通孔(111)。于前述玻璃壳体(10)的容置空间中设置有一散热组件(20)。 该散热组件(20)是由金属所制成,由一圆筒形本体(21)及设于该 本体(21)外周壁上的多散热鳍片(22)所构成。该本体(21)外周壁上的多散热鳍片(22)系径向朝外延伸而出,且所述散热鳍片(22)所构成的外形匹配于前述玻璃壳体(10)的容置空间,使所述散热鳍片(22)可被装设于前述玻璃壳体(10)的容置空间中。由于前述玻璃壳体(10)本身由玻璃材质构成,因此亦具有得以 传热之性质。当前述散热鳍片(22)进行散热时,可通过该玻璃壳体 (10)向外散热而得到更好的散热效果。因此就本实施例而言,前述 散热鳍片(22)无需为了散热效果而'设置成露出于该玻璃壳体(10) 之外的实施例,可如前述装设于前述玻璃壳体(10)之容置空间中, 让本实施例之发光二极管照明器不但能有效散热,且令其总体外形更 为小巧精致。又由于玻璃材质所制成之玻璃壳体(10)成本低于金属 制成之壳体,上述结构亦有助于节约经费、降低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二极管照明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玻璃壳体,具有一碗形容置空间,且形成有一开口;一散热组件,是由金属所制成且形状匹配于前述玻璃壳体,其具有一圆筒形本体,且于该本体内部另设有一同为圆筒形且与该本体同轴之容置部,该容置部形成有一容置空间;于该本体外周壁上径向朝外延伸出多散热鳍片;一发光二极管,系设置于前述散热组件之容置部所形成的容置空间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守仁
申请(专利权)人:张守仁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