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阀、多联阀、液压系统和工程机械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346694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2: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再生阀、多联阀、液压系统和工程机械,再生阀包括:再生阀体;负载保持阀,包括第一单向阀、与第一单向阀的出口端连通且设在再生阀体上的保持阀进口和用于引入使第一单向阀反向导通的液压流体的保持阀控制流体口;第一控制阀,包括设在再生阀体上的第一控制阀腔、第一控制阀芯、第一控制阀进口、第一控制阀出口和第一控制阀控制流体进口;第一电磁阀,包括第一电磁阀进口和第一电磁阀出口,第一电磁阀出口与第一控制阀控制流体进口和保持阀控制流体进口分别连通;第一单向阀腔由再生阀体的第一表面朝内部延伸,第一控制阀腔由再生阀体的第二表面朝内部延伸,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相交。与第二表面相交。与第二表面相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再生阀、多联阀、液压系统和工程机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再生阀、多联阀、液压系统和工程机械。

技术介绍

[0002]液压挖掘机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工程机械,挖掘机结构主要包括下车、回转装置和工作装置,液压挖掘机的工作装置包括动臂阀芯、斗杆阀芯、铲斗阀芯以及相应的执行机构。由于液压挖掘机在每一次工作循环中执行机构都要经历一次往复运动,且动臂及斗杆动作时需要高压大流量,因此动臂和铲斗消耗了液压挖掘机大部分的能量,两者所消耗的系统能量之和超过主泵总输出能量的50%。普通的液压挖掘机并没有对动臂下落及斗杆内收时的能量加以利用,致使这部分能量在主阀芯节流口处以热能的形式耗散,导致系统油液温度升高,引发气穴,损害液压挖掘机的液压系统,降低液压挖掘机的使用寿命。
[0003]目前,国内外一些工程机械企业已在液压挖掘机流量再生及能量回收方面做了相关的研究,有一种液压挖掘机通过加大节流口宽度及阀芯直径,增大油液的过流面积,以达到减小压力损失降低能耗的目的,但该方案只是对液压挖掘机主阀进行了一般性优化,动臂下落及斗杆内收时的能量并没有得到合理利用;还有一种液压挖掘机主阀通过在主阀内部或阀芯内部增设再生油道实现阀内再生或阀芯内再生。但这种设计会增加主阀的加工难度和加工成本,并且再生量并不乐观,工况适应性较差。
[0004]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中,针对挖掘机主阀流量再生及能量回收的问题,现有技术通常通过在主阀内部或阀芯内部增设再生油道实现阀内再生或阀芯内再生。
[0005]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存在一下的缺点或不足:
[0006]1、在主阀内增设再生油道会造成主阀结构复杂,增加加工难度;
[0007]2、在主阀内增设再生油道会增加主阀体积,限制主阀安装空间,增大制造成本;
[0008]3、在阀芯内再生中,由于再生油道在阀芯内部,会降低阀芯刚度;
[0009]4、在阀芯内再生中,由于阀芯刚度降低,会影响阀芯与阀芯孔的配合精度,增加动臂阀芯的加工难度与加工成本;
[0010]5、在阀内与阀芯内再生中,由于油道直径已经设定,再生量低,并且无法独立控制调节,工况适应性较差;
[0011]6、阀芯内再生,由于需要在阀芯开设再生油道,会影响阀芯台肩设置,降低阀芯的通流能力;
[0012]7、在阀内及阀芯内再生中,由于再生油道设置受到空间限制,势必会使再生压损增大,降低再生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13]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再生阀、多联阀、液压系统和工程机械,以改善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液压系统的控制主液压执行元件的主控制阀的结构复杂的问题。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再生阀,再生阀包括:
[0015]再生阀体;
[0016]负载保持阀,包括第一单向阀、与第一单向阀的出口端连通且设在再生阀体上的保持阀进口和用于引入使第一单向阀反向导通的液压流体的保持阀控制流体口,第一单向阀包括设在再生阀体上的第一单向阀腔和设在第一单向阀腔内的第一单向阀芯;
[0017]第一控制阀,包括设在再生阀体上的第一控制阀腔、设在第一控制阀腔内的第一控制阀芯、与第一单向阀的进口端连通的第一控制阀进口、用于输出液压流体的第一控制阀出口和用于引入使第一控制阀进口和第一控制阀出口导通的液压流体的第一控制阀控制流体进口;以及
[0018]第一电磁阀,包括第一电磁阀进口和第一电磁阀出口,第一电磁阀出口与第一控制阀控制流体进口和保持阀控制流体进口分别连通,以使第一单向阀反向导通的同时第一控制阀进口和第一控制阀出口导通;
[0019]第一单向阀腔由再生阀体的第一表面朝内部延伸,第一控制阀腔由再生阀体的第二表面朝内部延伸,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相交。
[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再生阀还包括被配置成连通第一单向阀的进口端和第一控制阀进口的第一流道,第一流道设在再生阀体上,并连通第一控制阀腔和第一单向阀腔。
[0021]在一些实施例中,再生阀还包括第二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的进口端与第一控制阀出口连通,第二单向阀的出口端被配置成输出第一单向阀反向导通时输出的液压流体,第二单向阀包括由再生阀体的第二表面朝内部延伸的第二单向阀腔,再生阀还包括连通第二单向阀的进口端和第一控制阀出口的第二流道,第二流道位于第一控制阀腔和第二单向阀腔之间,并连通第一控制阀腔和第二单向阀腔。
[002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单向阀腔与第一控制阀腔平行。
[0023]在一些实施例中,负载保持阀还包括被配置成使第一单向阀反向导通的状态控制阀,状态控制阀包括:
[0024]状态控制阀体,其上设有阀腔和保持阀控制流体口;
[0025]第一孔道,连通第一单向阀腔和状态控制阀的阀腔;
[0026]回流口,被配置成排出液压流体;
[0027]状态控制阀芯,设在状态控制阀的阀腔内,并被配置成在保持阀控制流体口引入的液压流体的驱动下移动,以使回流口和第一孔道导通。
[0028]在一些实施例中,状态控制阀安装在再生阀体的第一表面上。
[0029]在一些实施例中,再生阀体为矩形板状结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中的一个位于再生阀体的长度方向的一端,另一个位于再生阀体的宽度方向的一端。
[003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控制阀还包括盖设在第一控制阀腔在第二表面上的开口上的第一控制阀端盖,第一电磁阀安装在第一控制阀端盖外,端盖上设有连通第一电磁阀出口和第一控制阀控制流体进口的通道。
[0031]在一些实施例中,再生阀还包括:
[0032]第二控制阀,包括设在再生阀体的背对第二表面的第三表面上的第二控制阀腔、设在第二控制阀腔中的第二控制阀芯、与第一单向阀的进口端连通的第二控制阀进口、用于输出液压流体的第二控制阀出口和用于引入使第二控制阀进口和第二控制阀出口导通
的液压流体的第二控制阀控制流体进口;以及
[0033]第二电磁阀,包括第二电磁阀进口和第二电磁阀出口,第二电磁阀出口与第二控制阀控制流体进口和保持阀控制流体进口分别连通,以使第一单向阀反向导通的同时第二控制阀进口和第二控制阀出口导通。
[0034]在一些实施例中,再生阀还包括被配置成连通第一单向阀的进口端和第二控制阀进口的第三流道,第三流道设在再生阀体上,并连通第二控制阀腔和第一单向阀腔。
[0035]在一些实施例中,再生阀还包括第三单向阀,第三单向阀的进口端与第二控制阀出口连通,第三单向阀的出口端被配置成输出第一单向阀反向导通时输出的液压流体,第三单向阀包括由再生阀体的第三表面朝内部延伸的第三单向阀腔,再生阀还包括连通第三单向阀的进口端和第二控制阀出口的第四流道,第四流道位于第二控制阀腔和第一单向阀腔之间,并连通第二控制阀腔和第一单向阀腔。
[0036]在一些实施例中,
[0037]第二控制阀和第一控制阀对称地布置在第一单向阀腔的两侧。
[0038]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多联阀,多联阀包括权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再生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再生阀体(12);负载保持阀(3),包括第一单向阀(301)、与所述第一单向阀(301)的出口端连通且设在所述再生阀体(12)上的保持阀进口(303)和用于引入使所述第一单向阀(301)反向导通的液压流体的保持阀控制流体口(308),所述第一单向阀(301)包括设在所述再生阀体(12)上的第一单向阀腔和设在所述第一单向阀腔内的第一单向阀芯;第一控制阀(4),包括设在所述再生阀体(12)上的第一控制阀腔、设在第一控制阀腔内的第一控制阀芯、与所述第一单向阀(301)的进口端连通的第一控制阀进口(403)、用于输出液压流体的第一控制阀出口(404)和用于引入使所述第一控制阀进口(403)和所述第一控制阀出口(404)导通的液压流体的第一控制阀控制流体进口(402);以及第一电磁阀(1),包括第一电磁阀进口(101)和第一电磁阀出口(102),所述第一电磁阀出口(102)与所述第一控制阀控制流体进口(402)和所述保持阀控制流体进口(308)分别连通,以使所述第一单向阀(301)反向导通的同时所述第一控制阀进口(403)和所述第一控制阀出口(404)导通;所述第一单向阀腔由所述再生阀体(12)的第一表面朝内部延伸,所述第一控制阀腔由所述再生阀体(12)的第二表面朝内部延伸,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相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被配置成连通所述第一单向阀(301)的进口端和所述第一控制阀进口(403)的第一流道(9),所述第一流道(9)设在所述再生阀体(12)上,并连通所述第一控制阀腔和所述第一单向阀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单向阀(6),所述第二单向阀(6)的进口端(601)与所述第一控制阀出口(404)连通,所述第二单向阀(6)的出口端(602)被配置成输出所述第一单向阀(301)反向导通时输出的液压流体,所述第二单向阀(6)包括由所述再生阀体(12)的所述第二表面朝内部延伸的第二单向阀腔,所述再生阀还包括连通所述第二单向阀(6)的进口端(601)和所述第一控制阀出口(404)的第二流道(8),所述第二流道(8)位于所述第一控制阀腔和所述第二单向阀腔之间,并连通所述第一控制阀腔和所述第二单向阀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再生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单向阀腔与所述第一控制阀腔平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保持阀(3)还包括被配置成使所述第一单向阀(301)反向导通的状态控制阀,所述状态控制阀包括:状态控制阀体(311),其上设有阀腔和所述保持阀控制流体口(308);第一孔道(307),连通所述第一单向阀腔和所述状态控制阀的阀腔;回流口(Dr3),被配置成排出液压流体;状态控制阀芯(304),设在所述状态控制阀的阀腔内,并被配置成在所述保持阀控制流体口(308)引入的液压流体的驱动下移动,以使所述回流口(Dr3)和所述第一孔道(307)导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再生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控制阀(311)安装在所述再生阀体(12)的第一表面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阀体(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威肖刚彭乐乐
申请(专利权)人: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