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晶硅生产精馏工艺的新型反应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38957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6 18: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晶硅生产精馏工艺的新型反应柱,属于多晶硅生产技术领域,包括内部中空的柱体,所述柱体底部设有气相入口;下部设有液相入口;上部设有液相出口,所述柱体上还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柱体内固定有盘管,盘管下部通过进料口连接恒温物料进管,盘管上部通过出料口连接恒温物料排出管,柱体内的盘管间填充有聚氯硅烷裂解树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含树脂催化剂的反应柱对高沸副产物进行催化裂解,存在运行时反应温度等条件不好控制,导致反应效果出现较大的波动,产物不稳定的问题。稳定的问题。稳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晶硅生产精馏工艺的新型反应柱


[0001]本技术属于多晶硅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多晶硅生产精馏工艺的新型反应柱。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多晶硅生产领域的还原工序中,还原炉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六氯二硅烷及六氯二硅氧烷等高沸物,该两种副产物的传统处理方式为直接排出系统。
[0003]近年来,为有效利用此部分副产物硅烷,国内厂家开始使用催化裂解的方式处理该副产物。催化方式主要有树脂催化、有机催化剂催化等。采用有机催化剂对此部分副产物硅烷进行催化反应,对整个生产系统来说,此方法引进了新杂质,且从目前的技术来看,该杂质不好处理;而采用树脂催化剂对该部分副产物进行催化时,主要难题在于:运行时反应温度等条件不好控制,导致反应效果出现较大的波动,产物不稳定,同时对设备要求较高。
[0004]如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21年1月8日公开的申请号为“CN202020682780.3”,名称为“一种多晶硅生产副产氯硅烷高沸物的裂解系统”,公开了:一种多晶硅生产副产氯硅烷高沸物的裂解系统,包括:过滤单元(10),用于对多晶硅生产副产氯硅烷高沸物进行过滤得到净化高沸物;裂解单元,所述裂解单元包括裂解反应器,所述裂解反应器具有依次连通的下部进料段(31)、中部填料段(33)和上部进料段(35),所述过滤单元(10)与所述上部进料段(35)相连用于向所述裂解反应器提供所述净化高沸物,所述中部填料段(33)填充有固体碱负载催化剂,所述固体碱负载催化剂为大孔树脂负载有机胺催化剂;氯化氢供料单元(20),与所述下部进料段(31)相连用于向所述裂解反应器提供氯化氢。提到了采用含树脂催化剂的反应柱对该部分副产物进行催化裂解,也存在运行时反应温度等条件不好控制,导致反应效果出现较大的波动,产物不稳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含树脂催化剂的反应柱对高沸副产物进行催化裂解,存在运行时反应温度等条件不好控制,导致反应效果出现较大的波动,产物不稳定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多晶硅生产精馏工艺的新型反应柱,包括内部中空的柱体,所述柱体底部设有气相入口;下部设有液相入口;上部设有液相出口,所述柱体上还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柱体内固定有盘管,盘管下部通过进料口连接恒温物料进管,盘管上部通过出料口连接恒温物料排出管,柱体内的盘管间填充有聚氯硅烷裂解树脂。
[0008]进一步地,所述柱体内盘管的上下端均设有带孔的隔离网。
[0009]进一步地,所述柱体内设有与液相入口连接的分布器,分布器上设有多个水帽。
[0010]进一步地,所述柱体内设有与液相出口连接的分布器I,分布器I上设有多个水帽。
[0011]进一步地,所述盘管通过拉杆和扣件固定安装在柱体内。
[0012]进一步地,所述盘管对应部位的反应柱上、中、下部均设有温度传感器。
[0013]进一步地,所述盘管为无焊缝的直径为DN80的微管。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5]一、本技术中,采用本新型反应柱,可以解决现有树脂催化剂型的反应柱用于多晶硅生产中高沸副产物进行催化裂解时,存在运行时反应温度等条件不好控制,导致反应效果出现较大的波动,产物不稳定的问题。通过向盘管内通入恒温物料,保证新型反应柱中的反应温度,结构巧妙,设计合理,便于监控设备中运行状态。
[0016]二、本技术中,所述柱体内盘管的上下端均设有带孔的隔离网,用于将拦截、固定聚氯硅烷裂解树脂,保证反正在一定空间内稳定运行。
[0017]三、本技术中,所述柱体内设有与液相入口连接的分布器,分布器上设有多个水帽,便于液相高沸物进入分布器后,通过水帽将液相充分地分布于柱体中,水帽上有滤网,可以拦截液相中的部分固相,使进入的液相杂质更少。
[0018]四、本技术中,所述柱体内设有与液相出口连接的分布器I,分布器I上设有多个水帽,分布器I用于固定水帽,水帽上自带有隔离网,可以防止新型反应柱内部的隔离网损坏后导致聚氯硅烷裂解树脂进入后端系统。
[0019]五、本技术中,所述盘管通过拉杆和扣件固定安装在柱体内,可以起到减震的作用。
[0020]六、本技术中,所述盘管对应部位的反应柱上、中、下部均设有温度传感器,分别检测反应柱中的反应温度,保证反应温度在55

60℃进行。
[0021]七、本技术中,所述盘管为无焊缝的直径为DN80的微管,防止气液冲刷造成盘管的泄漏。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图2的A部放大图。
[0025]图4是图2的B部放大图。
[0026]图5是图2的C部放大图。
[0027]其中,1、柱体;2、气相入口;3、液相入口;4、液相出口;5、进料口;6、出料口;7、盘管;8、恒温物料进管;9、恒温物料排出管;10、隔离网;11、分布器;12、水帽;13、分布器I;14、拉杆;15、扣件;16、温度传感器;17、压力表。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29]实施例1
[0030]一种多晶硅生产精馏工艺的新型反应柱,属于多晶硅生产
,包括内部中空的柱体1,所述柱体1底部设有气相入口2;下部设有液相入口3;上部设有液相出口4,所述柱体1上还设有进料口5和出料口6,柱体1内固定有盘管7,盘管7下部通过进料口5连接恒温
物料进管8,盘管7上部通过出料口6连接恒温物料排出管9,柱体1内的盘管7间填充有聚氯硅烷裂解树脂。
[0031]参照图1,使用时,将恒温物料从恒温物料进管8、进料口5输入盘管7内,再通过出料口6、恒温物料排出管9排出恒温物料,保证盘管7所在位置的反应柱的柱体1内温度稳定在一定范围内,将含高沸物的还原副产物(含六氯二硅烷、六氯二硅氧烷质量分数在2%

5%的四氯化硅物料)从液相入口3进入至反应柱柱体1中,将氯化氢从气相入口2通过至柱体1中,气相和液相进入稳定温度范围的聚氯硅烷裂解树脂层进行充分反应,最后得到裂解后的产品液从液相出口4排出。
[0032]实施例2
[0033]本实施例是较优的一种实施方式,一种多晶硅生产精馏工艺的新型反应柱,属于多晶硅生产
,参见图2

5,包括内部中空的柱体1,所述柱体1底部设有气相入口2;下部设有液相入口3;上部设有液相出口4,所述柱体1上还设有进料口5和出料口6,柱体1内固定有盘管7,盘管7下部通过进料口5连接恒温物料进管8,盘管7上部通过出料口6连接恒温物料排出管9,柱体1内的盘管7间填充有聚氯硅烷裂解树脂,所述柱体1内盘管7的上下端均设有带孔的隔离网10。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晶硅生产精馏工艺的新型反应柱,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中空的柱体(1),所述柱体(1)底部设有气相入口(2);下部设有液相入口(3);上部设有液相出口(4),所述柱体(1)上还设有进料口(5)和出料口(6),柱体(1)内固定有盘管(7),盘管(7)下部通过进料口(5)连接恒温物料进管(8),盘管(7)上部通过出料口(6)连接恒温物料排出管(9),柱体(1)内的盘管(7)间填充有聚氯硅烷裂解树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晶硅生产精馏工艺的新型反应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体(1)内盘管(7)的上端、下端均设有带孔的隔离网(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晶硅生产精馏工艺的新型反应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体(1)内设有与液相入口(3)连接的分布器(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垒罗周向春林王世棋杨加平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永祥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